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读完沈峥嵘的人物通讯,第一个强烈的感觉是这种人物通讯报道的时代感。也就是说,作为省委机关报的人物报道,在奏响时代主旋律的同时,其节奏与旋律又与这个时代是合拍的。这就是这些人物通讯的特色。从这些人物通讯的选题上看,沈文找到了上与下的较好结合点。即上符合党中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下贴近老百姓日常生活的轨迹。  相似文献   

2.
人物通讯,是我国新闻报道体裁中的一个独特品种。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人物通讯的报道对象、报道方式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就是由小人物彰显大境界,用小故事描写大生活和以小情节刻画大情感的“三小”与“三大”。  相似文献   

3.
人物通讯,作为报纸大观园中的一朵奇葩,近年来越开越娇艳了。特别是随着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等节目的推出,全国各地报纸特别是都市类、晚报类、副刊类报纸也相继推出相似的栏目,一大批英雄、模范、先进人物乃至普通老百姓活跃在报纸版面上。这些通讯报道弘扬了社会正气,拉近了报纸与读者的距离,起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但是瑕不掩瑜,随着报纸上人物通讯出现频率高了,采写短平快了,个别人物通讯也难免出现瑕疵。要使人物通讯更加生动感人,必须注重“三要三忌”。  相似文献   

4.
人物专访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新闻体裁。它兼有人物访问记、人物特写和人物通讯的性质,是把三融为一体的一种报道形式。笔墨春秋20年,我采写了300篇人物专访和人物通讯特写。这些人物中,既有省会名流,又有在省会驻足的国内外新闻人物。如世界第一位深入南极腹地的女地质学家金庆民。我国名中电脑专家、“五笔字型”发明王永民教授,名电影艺术家孙道临等。  相似文献   

5.
倪恩泉 《视听界》2006,(2):96-97
广播人物报道目前主要有两类:一是人物新闻,以消息的形式报道典型人物;一是人物通讯,以专稿形式报道人物事迹。前者大都在新闻节目中播出,后者在专题节目中播出。由于用处和采访要求不同,两类人物报道写作的创新突破点也就不同,但基点是一样的,就是要“三贴近”。一、人物新闻的创新广播新闻节目总长度一般在20分钟到30分钟,这就决定了典型人物报道的长度一般控制在3分钟左右。用3分钟左右时间写活、写像、写好一个典型人物相当难。与人物通讯相比,它就是一个“瞬间的艺术”,通过小片断、小浪花来反映人物,使之成为超越时间、引人思索的“长…  相似文献   

6.
宋淑芳 《青年记者》2007,(16):60-60
长期以来,人物通讯一直是党报人物报道的主要方式,并且在报道对象类型和行文方式上形成了一定的模式。在新闻人物成为当前各类媒体竞相  相似文献   

7.
在人物通讯中,“根”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要素。正确地把握和表现它,对于搞好人物通讯,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何为人物通讯的根所谓人物通讯的根,就是作者在采写过程中,对被报道人物思想行为的心理依据的把握和表达。形象地说,如果把一件人物通讯作品比作一棵树,作品中对所报道人物“做了什么事”、“怎样做的”方面的表述,相当于树的枝干的话,那么对“为什么这样做”方面的把握和表述,则相当于树的根。根据作者对人物根的处理方式,可将根分为“明根”和“潜根”。所谓“明  相似文献   

8.
一说到人物通讯很容易联想到魏巍脍炙人口之作《谁是最可爱的人》。查阅当年的新闻报道和相关资料发现,抗美援朝时期的人物通讯报道是中国典型报道的一次集大成者,但是有关这方面的研究非常少。回顾历史,审视现在,展望未来,通过研究抗美援朝时期的人物通讯报道,能更好地为新时代写好典型报道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人物专访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新闻体裁。这引起人们的兴趣。它兼有人物访问记、人物特写和人物通讯的性质,是把三融为一体的一种报道形式。笔墨春秋20年,我采写了300篇人物专访和人物通讯特写。这些人物中,既有省会名流,又有在省会驻足的国内外新闻人物。现将采写过程中的两点体会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10.
写人物通讯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想写好却不容易。笔认为在采写过程中,“第三”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这里的“第三”是指熟悉主人公的其他人。在人物通讯写作时,要注重以他们的语言和视角来介绍和评价主人公。在人物通讯的采写过程中,“第三”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人物通讯是我国新闻事业独特而又传统的报道形式,但是,人物通讯本身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成为影响其传播效果的藩篱。 根据新华社“舆论引导有效性和影响力研究”课题组的问卷调查显示,68%的被调查者认为人物通讯的主要问题是“都是优点,没有缺点”,61%的被调查者认为“模式化、概念化”,50%的人认为“空话、套话多”,39%认为“对人物的个性特点挖掘不够”。这些问题不仅是人物通讯“老”模式的致命伤,也使受众对主流媒体的典型人物宣传产生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12.
李琳 《新闻传播》2009,(11):105-105
人物报道,简而言之是围绕人物展开的专题报道。在平面媒体上,人物报道的形式,又区分为人物新闻、人物通讯、人物专访、人物特写等。人物报道,因围绕人物发生的不同事件、人物本身凸显的不同性格与特质而受关注。在采访和写作的全过程中,推近视角,精细化操作,将为人物报道增色添彩。  相似文献   

13.
人物通讯是用来报道特定人物的一种通讯体裁。报纸上的人物通讯主要是报道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与先进思想。那么,怎样才能写好报道先进人物的通讯呢? 宣传先进人物,反映时代精神 宣传先进人物是我们社会主义报纸的一项重要任务,正如列宁所指出的:“用生活中的生动的具体事例和典型来教育群众”,“是报刊在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的主要任务”。(《论我们报纸的性质》)列宁还指出:“要使大家熟悉并大力宣传任何一个多少有点出类拔萃的地方工作人员,使他们成为大家的榜样。”(《列宁读报),苏联《新闻工作者》1980年第…  相似文献   

14.
王洁 《青年记者》2007,(14):87-87
由来已久的典型报道理论仍然深深影响着今天的人物新闻,这种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人物通讯就是抓典型塑造典型,塑造典型就意味着免不了“拔高”。在信息多元、价值多元的当前环境下,一个典型红遍天下、一个典型包治百病的时代已过去了。在平等自由意识、人本意识越来越普及的前提下,过于神圣化的形象已很难在人们心头站住,  相似文献   

15.
司彦文 《军事记者》2006,(10):13-14
海军“哈尔滨”舰主机技师兼燃气轮机班班长朱桂全的典型报道,在军报赵险峰副总编指导下,由我和军事部主任李选清、编辑徐双喜等共同担纲完成,于七八月间陆续推出,受到了各方面好评。首篇人物通讯《朱桂全:好一个专家士官》与接下来的“朱桂全告诉中国士兵什么”系列报道:《一支军队的转型与一名士兵的重塑》、《一支军队的使命与一名士兵的担承》、《一支军队的辉煌与一名士兵的奉献》,均被评为好稿。“专家士官”朱桂全,是新军事变革大潮中的“弄潮儿”。写好这个人物的关键,是把他的事迹放到我军转型的历史大背景下去解析,让人物的性格在…  相似文献   

16.
人物专访兼有人物访问记、人物特写和人物通讯的性质,是把三者融为一体的一种报道形式。其特点在一个“专”字,重点是一个“访”字,它既强调新闻性、政治性,又要强调其可读性、可听性,所以给采写都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成功的人物专访,常给人一种“近距离交流”的效果。那么,如何做好人物专访?  相似文献   

17.
曹仁义 《中国广播》2009,(12):63-64
人物报道,包括人物消息、人物通讯(人物专稿、人物专题)。人物消息就是用消息这种短小简洁的形式报道人物;人物通讯篇幅要比人物消息长,它要求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四种手法把人物写活。  相似文献   

18.
论企业重大典型与人物通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典型就是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建立企业文化最简单最直接或者说最深刻的办法,就是树典型。 典型宣传离不开传播手段。利用新闻媒体宣传先进典型,体现“三个代表”精神。具体说来,在企业报宣传当代企业先进典型人物,人物通讯是最主要的手段之一。 通讯是详细和形象化了的消息。通讯重在写人,而人物通讯  相似文献   

19.
刘雪红 《新闻窗》2011,(5):32-33
相对于消息而言,通讯是新闻体裁中的"重武器"。通讯按报道题材分,一般分为人物通讯、工作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四大类。人物通讯,顾名思义就是写人,即具体、形象地报道人物事迹、经历的通讯。人物通讯可写一人,也可写一群人。一般多写正面人物,如先进人物、英雄人物、有突出贡献的人物等;也可写反面典型;可写大人物,也可写凡人百姓。  相似文献   

20.
人物通讯的平民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众观念与媒介生存情境的变化导致新闻报道理念的改变,平民化成为人物通讯作品新的价值标准与发展趋向,传统政论说教的话语形态逐渐让位于大众、平民、个性化的“纪实”语言叙事;报道对象从精英人群向平民阶层“渗透”,报道风格也开始向平实自然与人文忧患意识的方向回归。本文对人物通讯中的平民化倾向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