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比起国力强盛的汉唐两代,史学家不无嘲讽地称赵宋王朝为"弱宋"。而南宋王朝更弱,它以1126年金人入侵南迁始,至1279年又在蒙古铁骑践踏下宣告灭亡。战争的阴霾始终笼罩着南宋政权,而统治集团内部的和战之争亦始终没有停息过。生活在南宋前期的张孝祥和张元干同被视为开辛弃疾爱国词派先声的重要的爱国词人,但值得注意的是,张孝祥  相似文献   

2.
通过考察谢谔《垂访帖》、张孝祥《关辙帖》、杨万里《清和帖》、王淮《上恩帖》、陈存《新秋帖》所载宋代制度,重新考证了五帖的创作时间。谢谔《垂访帖》当作于淳熙十五年三月。张孝祥《关辙帖》的投寄对象当是方滋,创作时间是方滋担任知建康府期间即乾道二年十月至乾道三年九月。杨万里《清和帖》作于淳熙十四年四月廿二日。王淮《上恩帖》作于乾道四年六月。陈存《新秋帖》作于度宗咸淳七年七月。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出土的张同之夫妇合葬墓及两方墓埋铭,一直没有很好地加以研究利用。因其涉及南宋爱国词人张孝祥的后裔问题,故有必要重新对《埋铭》加以考证和解读。本文并对张孝祥的家室子息问题附带提出新的见解,以求证于方家。  相似文献   

4.
杨柏岭先生"近代上海词人及词籍考略"一文(载《文献》2004年第4期,以下省称杨文),对近代沪上部分词人的生卒年作了考释,此有助于词学研究和文献整理。惟若干词人生卒年份尚可进一步推敲。今撰订补,以求教于作者。  相似文献   

5.
南宋著名词人张孝祥有《赠震山主》诗云:“震公住山年,与我共壬子。”(《于湖居士文集》卷五)用这种句法表年岁,已见于前人文集,如王宗稷《东坡先生年谱》引谱主《赠长芦长老》诗云:“与公同丙子,三万六千日。”《东坡七集》《前集》卷十四《送沈逵赴广南》诗云:“嗟我与君皆丙子,四十九年穷不死。”《后集》卷七有诗,题曰《永和清都观谢道士,童颜须发,问其年,生于丙子,盖与予同,求此诗》,均说明苏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岁次丙子。张诗句法与苏诗同,意谓震公长老始住持震山寺之年,与己之生,同在壬子,即岁次壬子的高宗绍兴二年;与《于湖居士文集》附录《宣城张氏信谱传》所言“绍兴甲戌,廷试擢进士第一,时年二十有三”相符,知孝祥生年为绍兴二年(1132)无疑。 徐鹏先生校点之《于湖居士文集》,一九八○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此前,《宣城张氏信谱传》传播未广,而《宋史·张孝祥传》未载传主生年,故有关论著于张孝祥生年,大都存疑或有误。《信谱传》随《文集》得广传后,有关论著大都对张氏生年作了审订,但仍有一些论著未予订正,订正了的也未引用可作为内证的上述诗,故略志于此。  相似文献   

6.
王国维自沉前一日即一九二七年六月一日,清华国学院举行导师与毕业生的叙别会。王国维应邀为学生扇面题录韩偓、陈宝琛之诗,学界多以此为王氏明示殉身之举。笔者最近发现的《和愚金创词梦花魂(落花)》则表明,王国维在一九二七年二月赴天津为溥仪生日祝嘏归来,已有末路之叹和自沉之念,此词可谓绝命之作。  相似文献   

7.
"做好""作好";"作为""做为";"作出""做出";"当作""当做";"做贡献""作贡献";"作决定""做决定";"所作""所做";"做表面文章""作表面文章";"做进一步的探讨""作进一步的探讨";"作保证""做保证";"作了""做了"……每组词的搭配是前者对还是后者对,这些词的用法是非此及彼,还是可以通用?  相似文献   

8.
9月21日,笔者就20日《城市晚报》3版“综合副刊”刊发的《南乡子》词的格律、意境、写作方法等问题,在报社评报栏进行评论。不久,有不署名者在评报上作眉批道:“致煋:不懂词,不敢乱谈,但此迂腐之评不要再有了,白话文都开始百年了,还谈什么词不词的。没劲!”笔者无从知晓作眉批者的身分,但笔者认为,如果仅仅是不懂词,并不要紧,因为有知与无知是相对而言的。即如韩愈所说:“闻道有  相似文献   

9.
在宋代词人中,以“寻常语”入韵是李清照词的一大特色,其中不少仍活在今山东方言中。弄清这些方言口语词的确切涵义,不仅有利于正确把握李清照词的思想内涵以及深入理解其词的语言特色,而且也为近代汉语的研究提供一些材料。鉴于此,在前辈时贤研究的基础上,把李清照词中仍保留在今山东方言中的几个宋时口语词,作一梳理。  相似文献   

10.
"舆论监督"一词在1987年被写入党的十三大报告后,又连续出现在党的十四、十五、十六大的政治报告中.学界和业界这几年围绕此话题讨论的文章也颇多.可是在什么是舆论监督,如何认识舆论监督方面说法不一,本文试图从舆论学视角对新闻媒介与舆论监督的关系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中国有着近五千年的文明史,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出现文化历史断层的国度。170万年前就开始有人类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从最早时期的简单语言到结绳记事再到殷商时期甲骨文的出现,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岁月中以现在看似简单的方式,完成了智慧的原始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