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8 毫秒
1.
编委点击     
正张宝富,1958年8月生,汉族,中共党员,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现任廊坊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2005年7月任廊坊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以来,在他的带领下,廊坊日报社不断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成功创办了《廊坊都市报》、廊坊传媒网、《廊坊云报》,并开通廊坊云报屏全新移动媒张宝富河北省廊坊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  相似文献   

2.
2014年11月,在长沙举行的中国品牌媒体大奖揭晓会上,廊坊日报社一举获得三项创品牌大奖,即廊坊日报社第五次荣获“中国品牌媒体百强——地市党报品牌十强”、廊坊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张宝富荣获“2013—2014中国品牌媒体影响力人物”、廊坊日报社党委副书记、总编辑孟繁彪荣获“2013—2014中国品牌媒体杰出经营人物”。此外,2014年12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地市级党报“十强”、“十佳”颁奖大会上,廊坊日报社同样获得“第三届中国地市报管理创新十强”、“十佳社长”、“十佳总编辑”三项大奖。2014年10月在温州举行的首届中国报业新媒体发展大会暨2013-2014中国报业融合发展创新奖颁大会上,廊坊日报社社长张宝富一举获得“2013-2014中国报业融合发展十大创新人物奖”称号。2012年张宝富社长获得“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相似文献   

3.
正《廊坊日报》创刊于1956年5月1日,是中共廊坊市委机关报,由中共廊坊市委主管主办。廊坊日报社拥有《廊坊日报》、《廊坊都市报》、《廊坊传媒网》、《廊坊云报》、《新闻视野》,已形成平面、网络、移动媒体相互配合的"新闻联合舰队"。现代报业集团的框架。如今的廊坊日报社已经从2005年的报纸发行总数不足4万份,发展到现在的8.8万份,其中日报5.1万份,都市报3.7万份,连续七年实现党报百人拥有量全省第一;报社总体收入由不足2000万元,发展到总体收入突破8000万元。廊坊日报社连续两届进入全省十强报社,先后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状先进集体"、"河北省文明单位",《廊坊日报》在河北省报纸质量综合评比中摘金夺银,先后获得总分第二、第一和七个单项全部获奖的好成绩,报纸质量已经实现越级攀升,成为河北省、环渤海地区乃至全国的一流地市级党报。  相似文献   

4.
时斌 《出版广角》2021,(11):81-83
为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履行法治媒体普法责任,法治日报社携手国内科技企业,在全国多地推出"法治融屏",以动态户外大屏取代静态宣传展示,是一次普法基础设施升级的重要尝试.目前,"法治融屏"已在全国20余个市(县)级以上城市人流密集场所安装落地,由指挥中心指挥,每天固定时间段循环播放普法宣传节目,为人们带去多种多样的法律知识干货."法治融屏"是法治日报社作为中央一级主流法治媒体,履行普法教育宣传职责,做好法律知识传播表率,弥补基层法制宣传资源空缺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5.
随着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增长,移动终端设备已经成为我国居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在网络融合以及5G技术等因素的助力下,我国已经顺利进入了多屏时代。电视重大主题报道是电视媒体报道的重要领域之一,如何利用多屏联动提升电视重大主题报道的传播效率,是现阶段广大电视媒体人必须重视的问题之一。基于此,本文围绕电视重大主题报道的多屏传播路径进行了研究,期望能够丰富我国电视重大主题报道的多屏传播路径,为广大电视媒体人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廊坊日报》是中共廊坊市委机关报,由中共廊坊市委主管主办,创刊于1956年5月1日,是廊坊主流必读纸质权威媒体。2005年7月报社新的领导班子组建以来,确立了"办报立社、管理兴社、经营壮社、发展强社"的兴社理念和"新闻立报、副刊活报、服务兴报、广告强报"的办报理念,形成了"一、二、三、四、五、六"的工作思路体系,连续打造"理顺关系年"、"奠定基础年"、"务实发展年"、"加快崛起年",实现了各项事业的全新突破。廊坊日报社拥有《廊坊日报》、《廊坊都市报》、《都市周末》、《廊坊传媒网》、《廊坊手机报》、《新闻视野》六大媒体,已形成平面、网络、移动媒体相互配合的"新闻联合舰队",进入了报网融合,立体发  相似文献   

7.
葛洪波 《新闻界》2012,(1):21-23
媒体的发展催生了新的营销传播模式,以社会化媒体为主导的新的营销平台逐渐建立,并向综合化方向发展。本文分析了"三屏联动"的社会化媒体营销传播模式的特点和作用,探讨了新的营销传播模式下的一些应对措施,尝试为"三屏联动"在社会化媒体应用方面提出可参考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董军华 《传媒》2023,(9):41-43
移动媒体时代下,传统广电纷纷介入竖屏传播,推进竖屏内容的专业化制作。广电媒体的竖屏转向由多方因素协同促成:短视频平台的普及和支持、媒介技术的革新升级、受众定位和消费场景的转变,以及轻体量的内容转型。竖屏传播机制下,媒体需要多维切入营造沉浸感:建立针对竖屏的制播流程,优化用户的操作空间和交互性,注重界面视觉美学的整体性,并打造系列化的竖屏内容矩阵。广电媒体要不断激发竖屏表达的创造力,不断提高传播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依附于技术与智能手机而兴起的竖屏视频符合碎片化时代大众接收信息的需求,因其独特的构图与视觉体验,成为各大媒介平台竞争的新蓝海。针对竖屏视频的发展成因及其传播特性,分析因其传播特性所带来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0.
当前,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传播主渠道。以微信、微博、抖音、B站、小红书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和高度的用户黏性,是各类网络舆论和社会思潮生成、交互的主阵地。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传统电视媒体要保持良好的竞争力,就要适应移动互联网新环境,创新公共传播话语体系。善于利用移动小屏的传播优势做文章,反哺大屏,持续提高电视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相似文献   

11.
哈瑾 《出版广角》2016,(9):64-65
21世纪以来,随着智能电视、平板电脑、手机等终端的普及,我们进入了多屏环境的时代.多屏环境使电视节目传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种新的传播环境下,人们对电视节目传播的研究也在更新.本文通过分析多屏环境下体育节目的传播特点,对体育节目传播提出了一些改革策略,以期促进体育节目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移动客户端的发展,使用手机浏览互联网的人数比例远远超过观看传统电脑获取资讯的人数,人们越来越习惯于手机竖屏获得资讯,用户使用客户端的习惯迫新媒体与传统媒体都在推动竖屏时代的发展。今天为了实现手机便携式传播目的和效果,新兴的竖屏剧迎合受众观感,逐步从实验短视频一步步发展到日常观看的电视剧综艺电影等,竖屏影视剧运用新鲜的故事机制,结合沉浸式的传播方法,论证了新媒体的"沉浸感"与竖屏时代新的传播策略,加强视听交互性,而竖屏剧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电视剧及电影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贾小霞 《今传媒》2024,(1):40-43
在融媒体环境下,优化电视新闻传播效果、构建电视新闻新型传播机制,已成为电视新闻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本研究以此为背景,探讨了“大屏+小屏”电视新闻互动传播机制的价值,分析了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的发展方向以及“大屏+小屏”电视新闻互动传播机制的实施路径,旨在为广大电视新闻工作者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发端于美国次贷问题的世界金融危机,沉重打击了全球的金融和经济,我国也出现了企业不景气、消费需求萎缩、居民消费趋于谨慎等"连锁反应".在危机面前,新闻媒体特别是党报究竟应该如何作好经济新闻报道?报道应当采取什么样的主题、角度、尺度和精神?这些问题不仅困扰着业界的编辑记者,也吸引了研究者的关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与嘉兴日报社合作成立了国内首家"党报经济新闻传播创新基地",并于2008年11月29日举办了"2008党报经济新闻传播创新论坛".来自长三角地区二十多家媒体和高校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探讨经济金融危机大背景下党报经济新闻传播的应对思路和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5.
2005年7月,廊坊日报社组建了新的领导班子,从那时报社确立了“办报立社、管理兴社、经营壮社、发展强社”的兴社理念,提出了“一份报纸,两报功能;党报晨刊,相融共生;服务机关,满足家庭”的报纸定位,明确提出了“与时俱进办好日报,不遗余力创办晚报,发展事业办成集团,建设实力报社、效率报社、和谐报社”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6.
传播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媒体边界的消融,推动了传媒的生态重构。作为电视媒体的重要内容产品,电视剧呈现出跨屏传播、跨媒体营销、融合发展的制播新业态,是传媒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媒介技术的内在驱动。本文分析了当前媒介融合环境下,电视剧跨媒体流动和营销的内在驱动力,并归纳出电视剧跨媒体营销传播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媒体融合加速,跨屏传播、多屏收视成为大势.在重大政治事件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平台共同参与,交叉互动,融合传播效果明显.然而在部分网络突发事件中,传统媒体表现吃力,大量议程割裂现象出现.传统媒体究竟该如何改变,才能有效实现议程融合?传统媒体跨屏传播中的议程割裂现象.目前传统媒体的跨屏传播方式主要有多平台、多终端直播,跨屏互动,短视频移动传播.在传统媒体的跨屏传播实践中,尤其是应对网络突发公共议题时,存在大量的议程割裂现象,表现为议题重要性判断割裂、议题报道取向割裂、议题属性割裂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面对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对传播速度、深度、广度有了更高要求,地方党报必须探索媒体融合的有效手段,发挥多媒体"大合唱"的优势,增强传播力,提高引导力,扩大影响力。本文以池州日报社在2016年抗洪救灾新闻报道中,利用手机移动终端的平台优势,打造直播"微"平台,迸发新闻传播"加速度"的成功案例,对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抗洪救灾新闻报道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詹晨林 《今传媒》2016,(6):130-132
手机、PC、电视……随着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不同屏幕介质的阻隔不再,即时跨屏互动在直播节目中频频出现。在这类中,观众的参与成为推动节目进程必不可少的元素,直播节目形成了一种新的开放语境。本文通过对典型跨屏互动模式节目的研究发现,主持人传播模式较单向传播时发生明显变化,呈现出结构扁平化、效果几何式放大等新特点,由此对主持人的传播能力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杭州日报》的新媒体实践较早。最近几年该报的新媒体实践主要体现在融媒体建设、新闻的"滚动"与"实时"传播、采编队伍的全媒体转型以及开展"报、网、屏"互动活动等方面。《杭州日报》的新媒体发展路径在地方党报中比较具有代表性,可以为其它地方党报探索新媒体的发展路径提供一定的启示。在传统报业普遍不景气的背景下,"报、网、屏"融合发展是地方党报发展新媒体无法回避的一条正确道路,在移动互联网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趋势下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