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分析论述了当前农民工子弟成长现状及前景、农民工子弟知识贫困状态,提出了图书馆进行知识援助的措施、图书馆对农民工子弟知识援助的制度保障、图书馆对农民工子弟实施知识援助的基本内容和做法。  相似文献   

2.
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为农民工实施知识援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西部地区农民工知识匮乏的现状、农民工对知识需求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西部地区高校图书馆为农民工实施知识援助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针对农民工子女这一特殊群体,少儿图书馆有责任为其提供必要的知识援助,论文论述了少儿图书馆为农民工子女实施知识援助应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并从实际出发,多方面提出为农民工子女服务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如何对农民工子女实施知识援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我国目前处于严重物质及知识贫困状态的农民工子女这一弱势群体,论文论述了图书馆对农民工子女实施知识援助应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应以先进的制度建设为保障,实施有的放矢的服务,真正实现知识援助的长效化与实效化.  相似文献   

5.
公共图书馆知识援助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建设和谐社会公共图书馆知识援助的必要性,新时期公共图书馆提供知识援助的对象是社会弱势群体,知识援助就是利用图书馆的文献信息优势,开办盲人阅览室,建立农民工阅览室,举办影视展播,开展送书下乡活动,举办多种职业技能培训班和专题讲座等形式,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知识帮助。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或在乡镇企业就业,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全社会关注农民工、帮助解决农民工问题的今天,图书馆应为农民工提供知识援助服务。在简述我国农民工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图书馆为农民工服务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图书馆为农民工服务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武汉市农民工知识能力及图书馆需求调查报告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为向农民工提供有效知识援助,图书馆需了解他们的知识素养与知识需求。2006年夏调查组对武汉市495名农民工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工信息知识能力在整体上依然比较低下,获取信息知识的渠道比较传统。虽然他们对信息知识作用的感知是良好的,求知欲望也很强,但业余时间少、经济收入低是农民工阅读难的主要原因,而地理位置远等则是图书馆利用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农民工知识能力及对图书馆需求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了解农民工的知识素养与知识需求,有助于图书馆向其提供有效知识援助。2006年夏,课题组对北京市188名农民工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从事简单劳动、体力劳动的农民工,信息知识能力在整体上比较低下,获取信息知识的渠道比较传统。他们中的大多数因业余时间少、经济收入低等原因阅读匮乏,但他们求知欲望也很强,渴望走入图书馆。而对图书馆的不了解、图书馆收费等因素,是阻碍农民工利用图书馆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青少年弱势群体的界定、开展青少年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的必要性和公共图书馆实施青少年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的具体措施方面进行了有益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作为社会公益性机构的公共图书馆,应履行对弱势群体进行知识援助的神圣职责,根据弱势群体的差异需求为他们提供专门性服务,通过创新知识援助方式,不断拓展对弱势群体实施知识援助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1.
以图书馆为农民工提供知识救济为切点,结合长兴县图书馆的实践,对知识救济之于农民工读者的意义与作用、方法与路径作了分析,并指出此乃公共图书馆职能之拓展.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关注农民工的文化生存——来自宁波农民工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时农民工利用图书馆的内容、目的和存在困难调查表明,农民工精神生活贫乏,多数农民工认为有必要经常去图书馆,目的比较明确.图书馆的服务要更有针对性、持续性和加强基层文化服务网络建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以知识管理理论和创新能力管理理论为基础,研究知识基的演变与创新能力关系,设计基于知识基的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路径。[方法/过程]通过对知识基和创新能力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回顾,以知识创造与整合为起点,分析知识基的动态演变过程,根据知识基演变与创新能力的关系,探究区域创新系统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路径,并提出保障措施。[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创新能力与知识基的存在形式有较大关联,知识基可演变为3种不同的存在状态,不同知识基对创新能力的影响不同,知识创造与整合是知识基演变的主要方式。基于知识基的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路径包括知识基分解、知识基整合与知识价值转化3个方面,知识基分解强调企业从区域获取的各种知识基的分解,知识基整合强调外部获取知识基与企业原来知识基的融合,知识价值转化强调知识的应用。同时,基于知识基的企业创新能力提升需要一定保障措施。基于知识基的企业创新能力的研究,不仅为知识管理理论研究提供新视角,而且对企业创新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郭艳秋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13):49-52,58
知识嵌入性是学科化服务的基本特性。学科化服务的要素,如馆员、任务、技术、服务流程等,是知识的载体,或称为知识的嵌入对象。学科馆员知识、用户知识、组织(图书馆)知识(资源)与网络知识等组成知识网络,不同性质与层次的知识网络共同构成学科化服务的知识环境。学科化服务在知识网络和知识环境中运行。有知识的存在就有知识嵌入。知识嵌入理论为进行学科化服务研究、开展学科化服务评价提供理论基础,开辟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组织与知识社会化过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The socialized courses of the knowledge contains 4 links:the production of the knowledge,theorganization of the knowledge,the exchange of the knowledge and the using of the knowledge.Thework of the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gives attention to both the organ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面临巨大的挑战。图书馆员要胜任当今知识管理工作和搞好知识传播服务,必须树立全新的职业理念,具备全新的知识基础,扮演好知识的发现收集和增值者、把关人和导航员等社会角色,才能在知识经济时代站稳脚跟得以生存,实现自身的变革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论学科知识网络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文献调研和归纳演绎的方法,对照理论基础的涵义及其作用,诠释了知识场理论、知识生命周期理论、知识链接理论和知识地图理论完全具备作为学科知识网络理论基础的客观条件;指出知识场理论演化形成学科知识场域,知识生命周期理论演化形成学科知识发展网络,知识链接理论演化形成学科内主题知识链接网络,知识地图理论演化形成学科知识图谱;得出学科知识网络的理论基础为知识场理论、知识生命周期理论、知识链接理论和知识地图理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 结合公安行业领域知识服务的实践,探讨知识链视角下的嵌入式知识服务体系,尝试在依赖嵌入式知识服务平台之"傻瓜式"工具的基础上,改变行业领域一线人员的实务操作习惯,增强知识管理领域以及情报分析领域之学科情报服务人员的职业自信与职业价值。[方法/过程] 从知识资源链和人力资源链角度,分析知识链视角下面向公安行业领域的嵌入式知识服务的构成框架及知识服务内容,通过知识获取、知识整理、知识重组、知识分析、知识关联、知识咨询等环环紧扣的知识链条,将知识资源优势转化为决策优势与情报竞争优势,从而提出知识仓储嵌入服务、知识挖掘嵌入服务、知识决策嵌入服务之"融入一线,嵌入过程"的知识服务模式。[结果/结论] 面向行业领域的嵌入式知识服务突破了图书馆学服务领域和服务范围的瓶颈,针对行业图书馆、学科专业信息服务机构及科研决策部门依托"傻瓜式"平台开展贯穿行业领域实务操作全过程的嵌入式知识服务进行了新的尝试与探索。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探索领域知识网络中的核心知识涌现有助于揭示知识发展的内在机理,对于掌握领域知识发展脉络以及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复杂网络的思想为基础,基于关键词的邻接关系构建领域知识网络。采用Hub涌现的分析方法,对领域知识网络从时间序列上进行动态跟踪与分析。从知识节点的度序列分布、熵值分析、特定节点涌现3个方面对领域知识网络的知识涌现现象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领域核心知识涌现过程中随机性与非随机性交互影响;领域核心知识涌现在总体上呈现由随机性主导到结构性主导的演进趋势;领域中涌现出的核心知识并非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的知识转移机制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知识、知识分类和人类社会的知识转移机制,探讨了图书馆在社会知识转移过程的功能与作用,图书馆知识转移的社会性和中介性,以及图书馆协助用户提高知识转移效率和效果的服务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