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挝作为东盟的资源优势国,在开展面向东盟地区的对外传播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各国青年作为国际传播的重要力量,在跨文化传播中发挥的功能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综合25位老挝青年的访谈内容,从老挝青年的媒体使用情况及其互联网数字依附现象、接触中国文化的语言和媒介障碍等方面,对中国文化在老挝青年群体中的传播过程进行分析,从而考察数字依附在国际传播中的效用。  相似文献   

2.
谌怡秋 《传媒》2024,(2):59-61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随着中国与东盟经济共同体建设的推进,媒体在面向东盟国际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形势下,如何构建面向东盟国际传播的发展新格局,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总结广西日报面向东盟国际传播的做法,探讨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媒体合作方面的实践经验,为服务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3.
广西对东盟的传播实际上是一种跨文化传播现象,其本质是塑造中国广西在东盟国家受众中的文化认同,进而提升广西在东盟地区的区域影响力,为广西加强与东盟地区的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各方面的合作提供持久的动力。本文阐释了文化差异与认同的学理,分析了广西文化特征的解构性、广西与东盟文化差异的表现以及广西对东盟的文化传播现状,从而提出广西对东盟的文化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4.
陈戈 《新闻前哨》2023,(3):53-55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成功建立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正式签署,我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各方面联系都在增强,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我国部分省区和东盟各国家具有相近的地缘关系,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加快了这些省区的国际化进程,也使得部分省区城市广电媒体努力将业务向国际化传播进行推广,并且取得了傲人成绩。因此,从地理视角理解和认识我国与东盟的关系,基于地缘关系优势确立城市广电媒体对东盟的传播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闻的跨文化传播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骋  陈然 《传媒观察》2011,(11):26-27
广西卫视因其具有地缘性和跨国覆盖的优势,承担着面向东盟对外新闻报道的重任。广西卫视面向东盟的新闻报道,实际上是一种力图超越不同文化差异与障碍的跨文化传播。广西卫视的中国——东盟新闻报道路径分析自2006年年底以来,广西卫视的播出频道定位为"东盟的、民族的、时尚的",全面强化广西卫  相似文献   

6.
李庆林  万卉英 《传媒》2022,(3):45-47
近年来,广西广播电视台通过合作传播的方式拍摄了一系列面向东盟的专题纪录片,逐渐探索出了一条对外传播的特色之路.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分析广西广播电视台做好面向东盟周边传播中的实践经验及启示,旨在为中国电视节目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中国-东盟博览会作为我国西部地区加强广西与东盟的经济、文化、科技等层面的合作与交流平台,日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众媒体在东盟博览会的报道及推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能否将整合各种媒体资源优势,塑造强大的对外传播效果成为当前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着重阐述了新的媒介语境构成要素并结合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的传媒语境,分析了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媒体报道策略,以期为其报道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引。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经典传播模式的基础上,尝试设计出具有通用性的会展中政府形象传播模型,并结合该模型对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广西政府国际形象的塑造与传播进行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9.
余锐 《传媒》2023,(20):41-43
电视栏目《典籍里的中国》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围绕青年受众主体地位,创新传统文化大众表达,展现中华典籍思想传承,凸显传统文化时代价值,满足青年群体多元需求。《典籍里的中国》依托丰富的新媒体平台,通过多媒体互补、联动,实现多渠道立体传播,进而提升传播效能,强化青年群体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为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效传播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以来,地方媒体特别是一些西部媒体立足自身区位条件,努力把地缘传播劣势转变为区位传播优势,在对外传播实践中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2009年1月,云南卫视关注东盟动态的国际新闻述评栏目《东盟新视野》开播(2009年3月栏目名改为《新视野》,增加南亚方面的消息);2010年初,广西电视台面向中国和东盟地区的经济新闻专栏节目《中国-东盟新观察》开播;2011年初,全国首个以“大中亚”为报道对象的国际新闻述评栏目《中亚观察》在新疆卫视与观众见面,充分利用区域的现实条件与特色资源,与国家的整体传播相辅相成,走特色传播之路.  相似文献   

11.
在面向东盟的国际传播中,广西具有地理区位、民俗文化、人文往来等特殊性,被赋予国际传播的重要使命。需以特色、精准、立体思维提升面向东盟的国际传播效能,实现从“大众”到“特色”的本土化传播,做好从“泛化”到“精准”的浸润式传播,构建由“平面”到“立体”的现代化全媒体传播格局,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是网络媒体的时代,网络传媒在广西对东盟的信息传播中发挥着生力军的作用。如何突出东盟特色,优化和提升信息传播能力?应从以跨文化传播视角更新传播理念、打造有共同价值的亲近性报道文本、加强受众定位和心理研究、加大专业性人才队伍的培养四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丁骋  陈然 《新闻通讯》2011,(11):26-27
广西卫视因其具有地缘性和跨国覆盖的优势.承担着面向东盟对外新闻报道的重任。广西卫视面向东盟的新闻报道,实际上是一种力图超越不同文化差异与障碍的跨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14.
构建中国-东盟自贸区网络传播平台的必要性 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签署了"10+1"自由贸易区一揽子框架协议,这是我国立足亚洲,参与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中具有战略意义的一步棋.  相似文献   

15.
五四时期,各类社会思潮争相涌动,而一批组织严密的知识分子、进步青年和产业工人等社会群体,通过创办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共产主义小组和工人学校,以及发动联合爱国运动等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的方式,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深刻而广泛的传播,并逐步融进了中国革命的历史大潮中,成为挽救中华民族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6.
2015年11月21日,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主办,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及北京青年报社承办的首届中国青年传播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内外100多名学界及业界专家学者参加论坛,并围绕“改变未来:传播创新与青年发展”的主题展开探讨,共同探索媒体转型与青年发展的新变化、新动向、新问题和新趋势.  相似文献   

17.
黄露  魏庆豪 《青年记者》2017,(8):120-121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往来日益密切,双方在政治、经贸、文化等多领域合作不断加深,硕果累累.尤其在文化领域方面,中国与东盟山水相连、文化相近,为双方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更便利、更广阔的空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保持本国原有文化特色的同时,更深更广地进行双方文化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民族元素的相互融合与传播占据其中重要的位置.广西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其作为中国-东盟合作的桥头堡,如何利用其地域民族元素做好对外传播,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语境下,主流媒体已经不再局限于早期的困惑和探索,而是积极拥抱大数据时代,以积极的心态融入新媒体环境,并在新媒体空间开辟自己的阵地.本文从广西日报新浪微博平台入手,考察地方主流媒体对东盟信息的传播情况,从而发现广西媒体关于中国-东盟信息传播力与影响力问题.  相似文献   

19.
《广西日报》抓住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契机,加强"中国内容、国际表达"的尝试,服务国家战略,为边境省区的国际传播探索新路。  相似文献   

20.
广西对东盟信息传播加深了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度,增强了互信和合作。但从整体效果看,还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需要。如何提高传播效果和能力,需要研究科学有效的传播途径,应从以下方面找到对策:拓宽媒体传播渠道,坚持发挥文化传播的力量,提高传播的针对性,开拓网络和新媒体的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