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何可  林宇阳  张毅  蔡爽 《传媒观察》2023,(3):97-104
当前,国际传播正处于从过去基于大众媒体的自上而下范式,向以全球一体化互联网为基础、自下而上全局性范式转变的关键时刻。无论是从世界格局演变、传播业态发展,还是中国国际传播实践来看,我们都迎来了构建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体系的重要时机。回顾2022年,中国国际传播研究迎来井喷式增长。围绕国际传播基础理论创新、国际传播范式转变、话语权与国家形象研究、媒介渠道延展策略以及国际传播海外研究等议题,形成了精彩纷呈的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2.
方彬 《传媒》2023,(5):86-88
中国高校海外新闻宣传在推动“双一流”大学建设、塑造海外形象和增强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还需在整体设计、队伍建设、内容创新、传播渠道等方面进行完善,要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加强海外传播战略意识,突出自身特色,吸收海外传播成功经验,注重运用社交媒体,善于借助国内外专业媒体进行传播等办法和途径,实现提升中国高校海外新闻宣传国际影响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在打造品牌栏目的过程中,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媒体双行线》注重渠道拓展、内容建设创新、栏目定位包装和栏目规划。通过多种合作方式,拓展传播渠道,利用对象国主流媒体播出平台的"杠杆效应",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在增强国际传播能力的同时,有效提升了在俄罗斯、中东欧地区的传播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当前,一场深刻的变革正在传统的广电业中发生,这就是媒体融合。媒体融合,即在数字化平台上,内容生产高度集中,通过对资源的个性加工,生产出不同形式的资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传播渠道(电视、广播.网络.报纸、手机等)传播给受众。广电的媒体融合主要发生在传统媒体(电视、广播)和新兴媒体(网络电视、IPTV、手机电视)之间。  相似文献   

5.
陆地  李怡波  杜伊凡 《传媒》2023,(14):13-16
近年来,云南跨境民族在周边传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地方各级政府和媒体也很努力,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资源整合,传播范围和传播效果一直受到制约,亟须建立一个完善的周边传播体系,充分整合各种资源,在政府与社区或家庭、公共媒体与私人媒体(公民媒体)、中外家庭之间,建立多种联系和传播渠道,优化传播内容,以期获得更好的周边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重大国际形势变化、海外外交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下,我国面临的国际舆论环境更加复杂.展望2022年的国际传播,需要理解并贯彻国家政策,密切关注国内国际热点和社会关切问题,打造多元化传播内容与主题.以建设新型主流外宣旗舰媒体为主导,拓展海外主流媒体、国际社交媒体等传播渠道,深化国际网红传播实践,加强国...  相似文献   

7.
何蓓蕾 《新闻知识》2005,(11):31-33
传、受、内容和渠道是“传播”过程中几个最基本的要素。而传受双方也正是通过内容和渠道连接起来的,在媒体市场化运作日趋发达的社会里,内容和渠道都是传播(媒体)的商品,媒体的竞争优势是这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西方发达国家,传媒业以各种方式的兼并与合作扩大集团化发展,也无不是试图将内容与渠道的结合达到一个更加完美的境界,从而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取得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8.
何蓓蕾 《新闻传播》2005,(10):68-69
传者、受者、内容和渠道是“传播”过程中几个最基本的要素。而传受双方也正是通过内容和渠道连接起来的。在媒体市场化运作日趋发达的社会里,内容和渠道都是传播者(媒体)的商品,媒体的竞争优势是这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西方发达国家,传媒业以各种方式的兼并与合作扩大集团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牛晓民 《新闻战线》2023,(11):50-52
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是海南的重要工作,也是开展国际传播工作的最大特色。海南成立主流媒体运营的国际传播中心,发挥体系、机制、人才、平台、渠道、话语等综合优势,充分体现“因地制宜、大胆创新、特色鲜明”等特点,努力讲好中国特色自贸港故事,为省级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了“海南样本”。  相似文献   

10.
无线网络、视频平台和智能终端等新媒介迅速应用普及推开了大众媒体新时代大门,带来受众获取渠道和媒体传播语境的变化,记录、再现现实和历史的表现方法发生改变,这都需要大量简短精炼的视听影像来填补满足市场需求。微纪录片因此应运而生并得以蓬勃发展。究其根由,从历史与时代双重视角审视,微纪录片因其沿承内地纪录影像创作意识、满足民众个体话语表达场域需求,并成为主流媒体投合新时代传播环境、新兴媒体增强影响力的最佳载体之一。  相似文献   

11.
提高学术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是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媒体国际传播内容或服务具有公共文化产品属性,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与资金支持.当前,我国学术媒体国际传播资助政策体系存在一定局限性,主要表现为资助模式单一,资助对象长期收支平衡能力差;被资助者大多为传统媒体,用户服务平台尚未成为资助的核心;资助对象、内容、渠道、平台较分散;资助效果评价不完善,资助效果不理想等.文章就此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谢劢 《传媒》2023,(16):41-43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省级广电媒体格局不断被重塑,内容传播呈现多介质、传播效果叠加、用户碎片等特征,媒体间竞争越发激烈。本研究认为当前省级广电深度融合面临以下五大困境:机制过于陈旧,效率不高;功能定位不明晰;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用户单一;融媒体人才极度缺乏;平台和渠道技术依赖性强。目前标杆性的省级广电如湖南广电集团等已进入融合深水区,但总体来看全国省级广电发展不平衡,可充分利用移动平台带动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以内容为王推进媒体深度融合,从制度、体制顶层设计层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3.
作为我国走出去战略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央企业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的重要性、必要性日益突出。中央企业开展国际传播具有鲜明的特色优势,也面临着不容忽视的现实挑战。我国正在加快推进的媒体深度融合,在内容建设、渠道拓展、生态构建、信任强化等维度上,为新时代中央企业以创新国际传播模式为突破口,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提升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提供了坚实支撑。  相似文献   

14.
夏康健 《传媒》2023,(9):57-59
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内容,体系化是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特征。有别于以往的“体系”概念,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体系不仅强调新闻媒体在国际传播上的组织与协作,更强调各种国际传播理念、国际传播手段的融合。体系化将中国故事、话语体系、媒体集群、国际话语权等内容紧密联系起来,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变化和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的实施,媒体外交日益受到重视,实践日益增多。本文通过梳理我国以媒体为外交行动者进行的外交实践,提炼媒体外交定义与特征认为,媒体外交是媒体行业作为国家整体系统的一部分,在国家外交战略下以自身为行动主体进行的外交活动,具有外交性强、主动性强与规格高的特征。以媒体为行动主体的媒体外交是媒体进行国际传播的重要渠道,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进民心相通,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有力支撑与补充。  相似文献   

16.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新型主流媒体是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当前,传媒业变革驶入深水区,媒体融合转型进入爬坡过坎期,在内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传播渠道拓展、传播能力提升、媒体经营等方面都面临着不少挑战,也催生新的机遇。2020年9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吹响了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新号角。  相似文献   

17.
颜斌  黄晓辉 《新闻战线》2023,(23):35-38
伴随短视频热潮,国际传播呈现出移动化、视频化、社交化趋势,这为地方主流媒体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和路径方法。湖南日报社通过全媒体传播体系赋能国际传播,不断提升国际传播的话语能力、中国故事的讲述能力、沟通世界的连接能力,积极探索地方主流媒体在国际传播中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加快国际传播模式的深度转型过程中,我国不但要把强化传统媒体战略地位放在突出位置,而且要把发展新媒体传播平台作为关键抓手,利用新媒体在国际传播新环境中的传播优势,完善和提升传媒渠道在国际传播格局中的整体实力。目前,我国已完成了依托国家级媒体机构的新媒体建设规划的基础任务,初步构建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战略新格局。  相似文献   

19.
自从以网络媒体为主要代表、以互联网为主要传播渠道、以传播的内容多元化、传播的范围全球化等为主要特征的第四媒体出现以后,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步入了多媒体时代。一些狂热的网络媒体的信奉者和追随者。互联网将取代和整合传统媒体”(这里,他们把一、二、三等媒体一统视为传缆媒体)的叫器言犹在耳,网络媒体和“传统煤体”的博弈却以双方达成和谐共存、比邻而居的局面而告结束。  相似文献   

20.
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2002年8月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西安6个城市的居民调查显示,半年内接触过国际信息类媒体的人群占调查总体的48.8%。6城市居民接触国际时政类信息的主要传播渠道是电视,80.3%的居民通过电视来了解国际社会发生的一切动向;报纸也是居民获得国际时政信息的重要渠道,45.9%的居民是从报纸的国际新闻报道来接受相关的信息;互联网是仅次于报纸的传播国际时政信息的渠道,约有32.5%的居民通过上网来获知这方面的信息;18.5%的居民选择听广播了解国际时事。国际时政类信息的传播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