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线战地显峥嵘梁益堂(1902-1974),字德粼,笔名即晓.陕西三原人。早在1927年就参加了共产党,曾任地下省委秘书长。1928年参加清华起义。抗日战争开始,甫由南京获释的梁益堂回陕.先在以李子健任社长.原政庭任总经,陈翰伯任主笔的《西北文化日报》(初为陕西绥靖公署机关报,系杨虎城将军移交财产.陈子坚、宋绮云曾负责主办)任编辑、记者.旋即臣同联坚白(炳光)以战地记者身份.携带八路军西安办事处伍云南处长的介绍信,赴西线战地(第二战区一晋东南)十八集团军采访。他以朗晓的笔名,在(西北文化日报》连续发表了引人醒目…  相似文献   

2.
梁益堂1902年出生于陕西省三原县一个中农家庭.1925年1月西北大学政治经济系肄业后,即开始了漫长的以从事新闻工作和教书为掩护的革命生涯. 1925年,梁益堂在渭南县赤水农校任教,于当年冬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按照党的指示,在赤水一带领导农民成立农民协会和红枪会等群众组织,参与组织和参加了著名的渭华暴动.曾担任过中共渭南县委宣传部长,陕东特委委员,陕南特委书记、陕西省委视察员.  相似文献   

3.
梁益堂1902年出生于陕西省三原县一个中农家庭。1925年1月西北大学政治经济系肄业后,即开始了漫长的以从事新闻工作和教书为掩护的革命生涯。  相似文献   

4.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3):F0002-F0002,I0001,I0004,I0005
陕西卫视于1997年3月18日正式开播。2001年,陕西电视台与陕西有线台两台合并后,陕西卫视被定位为主打频道,重  相似文献   

5.
高质一 1943年8月生,陕西神木人。1962年考入陕西师大中文系,课余爱好翻检报刊,撰文投稿。1967年分配到陕西日报社工作,先在汉中、榆林地区驻站当记者,后在评论部、工交部做编辑。1983年任陕西农民报副主编,1985年创办农家信使报,1987至1990年任陕西省新闻出版局报刊处处长、1991年任省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处长至今。近30年来一直从事新闻宣传工作。职称为主任编辑。  相似文献   

6.
韩潇筠 《兰台世界》2012,(19):21-22
张凤翙(huì惠)是近代陕西著名历史人物。他1881年出生在陕西咸宁(今属西安市),青年时代曾留学日本,接受了革命思想的熏陶。回国后领导了陕西辛亥革命,不仅扩大了武昌起义的影响,也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在西北的统治。张凤翙在辛亥革命之后出任民国首任陕西都督,致力于陕西经济、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建设,为陕西近代发展作出了开创性贡献。但这样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却鲜有学者进行介绍和研究,本文试介绍和分析张凤翙在辛亥革命和近代陕西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7.
高岩 《新闻知识》2007,(3):14-16
陕西卫视于1997年3月18日正式开播。2001年,陕西电视台与陕西有线台两台合并后,陕西卫视被定位为主打频道,重新调整了频道发展思路,并对落地覆盖工作进行了前所未有的财力、物力投入。陕西卫视现覆盖28个省会城市,240多个地级城市,收视人口、收视率在西北地区名列首位。全国收视人群持续保持着“三高”特性(高学历,高岗位水平,高  相似文献   

8.
陕西人民广播电台是全国建台最早的省级电台之一,1949年元月,陕西人民厂播电台的前身——西北新华广播电台的电波,伴着新中国黎明的曙光,响彻了革命圣地延安的上空。迁至西安后,西北新华广播电台正式更名为陕西人民广播电台。经过60年风雨历程和几代广播人的共同努力,作为传统主流媒体之一的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在传达党的声音,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及促进陕西经济建设等方面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任波 《新闻窗》2008,(1):93-94
2007年10月,陕西村民周正龙自称在陕西镇坪县神州湾一处山崖旁,用胶片和数码照相机同时拍摄到了一组野生华南虎照片,并称这些照片能够证实已经灭绝21年的野生华南虎在中国陕西镇坪县的存在。消息经陕西省林业厅发布后,迅速演化为2007年底最受公众关注的事件,并引发了网络和传统媒体的集体轰炸,由此也引发了关于“华南虎照片真伪”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新闻实践》2013,(5):77-78
新华社3月26日电:陕西日报传媒集团3月25日宣布:1940年3月25日诞生于战火延安的陕西日报,采用国际前沿AR技术,成为“会动的”视频化省级党报。视频化党报是陕西日报传媒集团利用二维码技术链接陕西传媒网,让陕西日报的重点栏目新闻“动起来”。读者利用自己手机扫描到陕西日报版面上的二维码后,就可以在手机上直接看到、听到“会动的”“直观的”视频化陕西日报新闻。陕西日报全面视频化的第二步,是在前期受众终端读者适应基础上,适时运用可以模拟真实现场景观的AR技术,让陕西日报上所有稿件的内容直接、直观、声形并茂地显示,使传统报纸从平面媒体升级为全息媒体。  相似文献   

11.
《陕西档案》2005,(3):9-10
1、杨虎城(1893-1949)陕西蒲城人。曾参加辛亥革命。1916年后,历任陕西陆军营长、陕西靖国军第五游击支队司令、第三路第一支队司令和第三路司令、国民军前敌总指挥、第三军第三师师长、国民联军第十军军长、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二十一师师长。1930年任国民党第十七路军总指挥,不久兼任陕西省政府主席。1932年任西安绥靖公署主任。1936年12月,在中国共产党影响下,和张学良一起发动著名的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逼蒋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被蒋逼令离军出国。抗战爆发后,要求回国抗日,1937年11月在南昌被国民党特务软禁。1949年9月17日重庆解放前夕,被蒋介石指使特务杀害。  相似文献   

12.
陕西的“黄碟事件”虽不如甘肃的荆爱国案骇人听闻,但陕西频发的警察丑闻,已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陕西公安干警的整体形象。一年后,本刊记再赴延安,对陕西黄碟事件进行再调查,探究“执法经济”的存在背景。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由陕西日报传媒集团承办的2012年度"感动陕西"人物评选活动,在2012年12月18日揭晓十大当选人物名单后成功落下帷幕。这次评选活动,是在党的十八大之后陕西省组织开展的第一次有规模、有影响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充分展示了陕西新近涌现出的一批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和高尚品德,生动诠释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 陕西解放前后出版发行过许多报纸,需要研究和介绍,李根才同志等在注意做这方面的工作,是应该欢迎的,希望能坚持下去。但是,我读了他在1988年第2期《新闻知识》上发表的《解放后的陕西报业》一文,发现所谈事实与实际情况有多处不相符合,需要加以澄清。比如说李文题为《解放后的陕西报业》,却把1940年创刊的延安边  相似文献   

15.
《今传媒》1995,(Z1)
陕西早期的医学期刊文/姚远陕西最早的医学期刊为陕西省立医院于1933年1月创办的《西京医药》月刊,出版10期之后于1934年9月改为《西京新医药》季刊,出版两期后于1934年12月停刊.政府医疗卫生机构也创办了一些医学期刊,陕西省防疫处于1935年1...  相似文献   

16.
1916年陕西督军陈树藩礼聘名绅宋伯鲁领衔续修陕西通志.1934年陕西省通志馆修成《续修陕西通志稿》224卷,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亲自为续修通志撰写序言。此外,杨虎城将军在陕西执政期间为图书馆事业作出的贡献,无不体现了他对陕西教育事业发展的忧虑及期望。  相似文献   

17.
作为陕西日报记者,我连续五年随陕西“两会”代表团赴京采访,亲历全国“两会”新闻战,可谓是“惊心动魄”,那种紧张激烈的“高速连轴运转”,常常令我在每次大会结束后好多天还缓不过劲来。 回想静思,在每次“两会”间的十几天里,我平均每次接待来陕西代表团采访的国内外记者都在三百多人次以上,其次还加班向陕报写新闻稿二十篇左右。尤其是今年会上涌起的西部大开发热,陕西代表团成为众多新闻媒体关注的“热点”,来团采访的各路记者达六百多人次,陕西代表被采访的报刊、电台、电视台频频刊播,形成“西部热”带来宣传“陕西热”…  相似文献   

18.
赵跃飞 《档案》2013,(5):37-40
三、兵燹流寇之祸陈万里在陕西潼关看到的满街鸦片生意,主要消费群就是兵丁。而潼关满大街晃荡的兵卒,大多系镇嵩军。镇嵩军的底子是军阀刘镇华统帅的豫西绿林军,辛亥革命后主要盘踞在以嵩山为根据地的豫西22县,大本营在嵩县,故得名"镇嵩军"。1925年3月7日陈万里在陕西潼关看到的,正好是镇嵩军跟国民第二军胡景翼的部队在陕豫交界血拼的乱象,镇嵩军在陕西灞桥、渭南跟陕军刚刚发生了两次冲突。  相似文献   

19.
白群力 《新闻知识》2006,(12):18-19
2006年,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广告创收超过1亿元大关,这是陕西电台建台57年来最辉煌的收获,也是陕西广播人的骄傲。在陕西这个地处西北、经济欠发达地区,作为地方传统媒体的陕西电台,跃身于全国电台“第一方阵”的现象和成就,引起媒体同行的高度关注和思考。就此,我想从内在原因上作以下分析。一、陕西电台始终坚持了“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本世纪初,陕西电台有4套节目,1000多万固定资产,广告增收仅够当年全台费用。时间仅仅过了5年,陕西电台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新一届台委会领导班子在摸清底子和省内广播听众实情…  相似文献   

20.
陕西蓝田县57岁的农民通讯员贾清民倒在了业余新闻采访的路上,结束了他年轻的生命,也结束了他长达 20年的农村业余新闻报道生涯;留下了3个无依无靠的孩子,也留下了当地农民、陕西西安新闻界、通讯员对他的怀念,更留下了一些令人思考的话题。贾清民去世后,陕西新闻界给予了大量报道,陕西日报社总编杜耀峰同志得知贾清民去世后,下了夜班立即赶赴蓝田,向贾清民的遗体告别,并慰问贾清民留下的3个孩子。回来后立即成立了“清民基金”,捐助贾清民的遣孤,在新闻界、社会界引起了强烈反响。陕西日报、西安晚报、西安电台等媒体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