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岸传播交流延续不断20世纪末台湾朝阳科技大学主办了一场名为“两岸传播媒体迈入二十一世纪”学术交流。来自海峡两岸五十多位学者齐聚一堂 ,为二十世纪的媒体现象下了精辟的批注 ,同时展望二十一新世纪媒体的前景。此研讨会已堂堂迈入第三届 ,初始由台湾朝阳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的传播学者提议举办。第一届研讨会在台湾朝阳科技大学举行 ,由于研讨会圆满成功 ,海峡两岸的学者因此倡议每年都应有机会相互交流 ,彼此了解两岸之媒体发展。于是 ,第二届由上海交通大学及南京大学于1999年10月举办 ,来自两岸的学者在传播…  相似文献   

2.
11月6日至7日,“两岸新闻媒体迈向21世纪学术研讨会”在广东省汕头市汕头大学举行。本次研讨会由汕头大学新闻信息传播系主办,台湾朝阳科技大学、台湾铭传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及南京大学协办。本次会议围绕网络传播研究、新闻传播学理及实务研究和新闻传播教育研究三个主题安排了主题发言及分组讨论。一、网络传播研究本专题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命题:加入世贸组织后给两岸传媒带来的冲击;网际网络与新闻传媒的控制问题;网际网络是一种平台还是第四媒体及文化帝国主义等问题。童兵教授在会上指出,加入世贸…  相似文献   

3.
继去年在台湾朝阳科技大学举办的第一届两岸新闻传播学者研讨盛会后,今年10月30日,由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系和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两岸传媒迈向21世纪”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开幕(后半段在上海交通大学)。海峡两岸学者共提交40余篇论文,就传播发展、传播教育、传播手段等专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会场气氛轻松、热烈又严谨。关于网络传播及其带来的方方面面的变革成了与会代表关注的焦点,大家站在理性的、为人类幸福和社会进步着想的立场上,思考着新的传播理念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对新世纪的新闻传播教…  相似文献   

4.
世纪之末,千年之交,总结既往、展望未来成为社会各方的热门话题。作为社会变迁的先锋,传媒业在即将到来的对世纪无疑将因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而有重大改变。那么届时传播制度、传播者将出现怎样的转化?受众的地位是否会截然不同于以往?与之相应的新闻传播教育将如何跟上?为了充分交流关于这些课题的看法、集思广益,继1998年11月在台湾朝阳科技大学举办的“第一届两岸传媒迈向对世纪学术研讨会”之后,今年10月30日至11月4日,由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科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研讨会在南京、上海两地召开。本届研讨会…  相似文献   

5.
王韵 《现代传播》2007,(4):135-136
2007年6月8日至9日,由台湾艺术大学应用与媒体艺术研究所、传播学院、育成中心共同主办的"2007媒体/科技/美学理论与应用两岸学术研讨会"在台湾艺术大学多功能厅隆重举行.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与台湾艺术大学、政治大学、世新大学、淡江大学、文化大学、交通大学、昆山科技大学的传媒专家、学者围绕媒体、科技与美学的主题,包括电视节目生产与制作新动态、电影文化与产业、新媒体科技与美学等诸多领域展开深入研究与探讨,发表了精彩的专题演讲.  相似文献   

6.
戴轩 《现代出版》2008,(2):48-48
为加强两岸大学出版界交流,促进版权贸易,由10家大学出版社12人组成的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代表团,于2008年1月21日~30日赴台湾作访问交流。在1月23日举行的“两岸大学出版与学术传播研讨会”上,五南图书出版公司董事长杨荣川、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理事长陈恩泉、台湾图书发行协进会秘书长张丰荣先后致辞,热烈欢迎大陆大学出版社同仁.期待通过学术交流促进两岸大学出版业的发展。研讨会上,  相似文献   

7.
访台杂谈     
何光珽 《新闻界》2001,(3):40-41
去年11月下旬,应台湾朝阳科技大学的邀请,我赴台参加了"第三届两岸传播媒体迈向21世纪"学术研讨会。时间过去快半年,却有朋友打电话问我,这么久了,为什么不把访台见闻给大家报告一下?这件事我本想既然没有任务,那么,得偷懒时且偷懒──况且,说得冠冕堂皇一点,那就是所谓编务太忙。现在朋友命题作文,躲不过去了。要说访台感想,我得从飞机到达台北桃园机场,办理入台手续的地方说起。当我扛着行李四处寻觅,突然,一处地方赫然写着"大陆同胞……"敬请读者原谅我的昏庸,是入台签证处呢,还是什么手续办理处──我现在记不得了,"…  相似文献   

8.
李文 《图书馆学刊》2019,(10):23-27
为适应教学模式的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高校图书馆有必要构建多元化学习空间。对台湾地区朝阳科技大学图书馆学习空间--iSpace不同区域的功能特点和特色化服务进行分析和评价,总结了iSpace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其在规划理念、特色服务、设施配备、科技引入、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值得大陆高校图书馆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9.
《图书情报工作》2001,45(2):94-94
由台湾中华图书资讯馆际合作协会主办的“第三届海峡两岸图书资讯研讨会”于2001年1月9~10日在台南市成功大学召开。来自台湾和祖国大陆的24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由中国科技情报学会组织的祖国大陆代表团共11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这次大会主题是:海峡两岸数据库与信息服务的交流与合作。分主题是:两岸中文资讯系统的交流与服务;两岸中文资讯系统的交流与服务;两岸工商、产业、学术资料库和数据库的交流与应用;中文资讯和信息交流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10.
闫聪 《编辑学报》2012,24(4):344-345
对海峡两岸在信息领域常用科技名词术语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两岸的科技术语存在着音义、简繁体不同进行了分类对比。认为可以将两岸科技名词术语按对比的类型,采用术语库形式予以存储。这既能促进两岸在科技、文化和语言上的相互融合,又能方便两岸对科技名词术语的使用和计算机查询。  相似文献   

11.
论文在分析海峡两岸科技信息资源的分布及特点和资源共建共享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两岸科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设想,即建设海西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然后将该平台与我国台湾地区"科技政策研究与资讯中心"网站平台进行对接,实现两岸科技信息资源的共享,进而促进两岸相关领域的科技信息资源的共建.  相似文献   

12.
<正>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著名学者和教授。他生命历程中最光辉的时期是在大学里度过的。从1918年起,李大钊先后受聘为北京大学、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朝阳大学、中国大学等五所大学的教授,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李大钊任教的五所大学中,除北京大  相似文献   

13.
侯明 《现代出版》2004,(1):62-64
早在2000年,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第一次举办两岸大学出版交流活动,邀请大陆名的大学出版社负责人到台湾,介绍大陆大学出版社之宗旨以及运作模式,引起了台湾大学校院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4.
<正>一、辽宁省科技特派员模式三个发展时期探索期(2002—2006):2002年,辽宁省借鉴福建省南平市开展农村科技特派活动的经验,在辽阳县率先开展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从2004年开始,陆续在沈阳、大连、抚顺、本溪、丹东、锦州、营口、辽阳、朝阳、盘锦等市的22个县(市、区)开展科技特派员活动,初步取得成效。发展期(2007—2010):2007年4月,辽宁省科技厅等五部门联合组成了省科  相似文献   

15.
<正>2019海峡两岸大学生篮球赛(CCBA)热血高校,耀青春!以篮球为载体,以运动为媒介,旨在促进两岸大学生体育交流,为增进两岸青年之间的相互了解建立友谊桥梁。赛事由中国篮球协会、福建省委宣传部、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福建省体育局指导,海峡卫视、福建篮协、体育频道共同主办。本次赛事为期8天,主办方共邀请了两岸16支顶尖大学球队参加,代表了两岸高校篮球的最高水平。其中大陆地区8支参赛球队包括了2019年CUBA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总冠军北京大学、亚军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建设中图书馆科技服务的方向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总结朝阳地区公共图书馆科技服务的一些实例,对公共图书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科技服务的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写稿如用药     
本人是学医出身,当金华日报通讯员九年来,深感写稿用药之同理。 1991年6月24日我在《金华日报》“科技”版发表了一篇稿子《神奇的苦丁茶》,以武义县某村项××一家人长期饮服苦丁茶后身体健康为  相似文献   

18.
去年9至12月,我应台湾云林科技大学邀请,赴台湾讲授"文化遗产保护",同时也应邀赴台湾"故宫博物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台湾文化资产保护研究中心、台南艺术学院等单位作学术报告.这是我第三次踏上祖国宝岛,与前两次相比,虽没有方方面面宴请、迎送等"礼遇",但却更深体会了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挚情.  相似文献   

19.
《新闻实践》2009,(6):F0004-F0004
今年7月1日,《浙江科技报》将迎来45周岁生日。 45年来,《浙江科技报》肩负“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技政策、普及科技知识、推广科技成果”的使命,在科技宣传与科学普及这块希望的土地上辛勤耕耘,把科技的种子撒在了东海之滨、钱江两岸。  相似文献   

20.
在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新形势下,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于7月8日-11日在广州隆重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加强新兴产业合作,提升两岸竞争力",两岸工业、科技、能源、环保产业界代表人士,及文化、教育、体育,新闻界的专家学者,共计400余人参加,围绕促进新能源产业合作、加强节能环保产业合作及深化两岸经济合作三项议题进行研讨,并举办文化教育专题座谈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