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这里说的“有偿新闻”,泛指以记者通过受礼、拿红包,或接受被采访对象提供的采访便利(报销远程车、船、机票,甚至报销游山玩水的票据)为前提做出的新闻。说白了,这样的稿件是含了“金”的,含了被宣传单位的支出,也含了被宣传单位的用意。新形势下,有偿新闻的形式又有所变化和“发展”,有的编辑记  相似文献   

2.
记者编辑这行当是令人神往的职业.改革开放以来,全国报业大发展,记者编辑队伍也越来越壮大.人们把他们当“秀才”,是有学问的文化人.可是在繁荣发展的新闻队伍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一些滥竿充数的.他们在公共场所说话不文明、或词不达意,常常闹些笑话,尤其县(市)级新闻单位的这类人突出.  相似文献   

3.
队伍是事业的保证。确保县市报新闻队伍的相对稳定和必要的流动,使这支队伍充满生机与活力,是促进县市报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办好县市报急需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稳”与“动”是一对矛盾,是县市报队伍建设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偏废。没有队伍的相对稳定,县市报人走马灯似的调动,就谈不上县市报地方特色和  相似文献   

4.
巧配头条     
县市报由于记者少,通讯员业务素质不高等原因,责任编辑和组版编辑常常面临这样的困境:临近截稿时,记者交来的是会议新闻,通讯员来稿中又没有象样的,谁“坐”头把交椅?节假日或编辑部有其他活动,责任编辑把稿件筛来选去,更难找到重头稿件、头条稿件,尽管这样,报纸还得按时出,头条不能空着,这就需要责任编辑和组版编辑巧妙配合,灵活处理。近年来,我们《随州报》在这方面做了些尝试,也积累了不少经验,现总结出来,与同行共勉。 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 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我  相似文献   

5.
对于地市报来说,要想增强报纸的生气与活力,增强新闻的时效性和可读性,采发“昨日新闻”,是一种很好的途径。昨日新闻具有极强的时效性。顾名思义,昨日新闻即昨天发生的新闻.对于晚报而言,刊发昨日新闻,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而对于地市报来说,就不那么容易了。它要求记者能闻风而动、善于发现和抓取新闻,并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采访、写作、发送等任务;要求编辑能及时编发,保证稿件第二天见报。这对地市报记者、编辑、出版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及其相互之间是否协调,是一个很好的考验。所以,采发昨日新闻,对于提高采编、印刷、发行队伍的业务素质。  相似文献   

6.
队伍是事业的保证。确保县市报新闻队伍的相对稳定和必要的流动,使这支队伍充满生机与活力,是促进县市报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办好县市报急需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稳”与“动”是一对矛盾,是县市报队伍建设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偏废。没有队伍的相对稳定,县市报人走马灯似的调动,就谈不上县市报地方特色和风格的形成与延伸,也谈不上报纸质量的提高和改进。反之,县市报人没有必要的流动,长期铁板一块,死水一潭,不能新陈代谢,这支队伍就会缺乏生机与战斗力,同样不利于县市报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力求达到  相似文献   

7.
作为与基层最接近的地市报,在“走、转、改”中承栽着百姓更多的期待,如何避免模式化、同质化,克服可能出现的疲惫状态,把地市报联系群众、深入基层的传统发扬光大?首先,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从战略高度把“走、转、改”作为培养人才、锻炼队伍的必经之路,让基层意识、群众理念融入编辑记者的血液并成为价值理念,使编辑记者的职...  相似文献   

8.
编辑的误区     
作为一位记者和通讯员,在新闻采写中可能有漏报新闻或出现报道失实等失误,作为以稿件为主要工作对象的编辑来讲,也同样免不了有自己的误区。编辑工作是使新闻稿件传播出去的必经一关。编辑对稿件润词句,饰文采,精心修改,使之圆满、和谐,达到刊出水平,同时还要进行标题制作、版面编排处理,等等。这一系列活动全是在编辑部进行的,不像记者那样贴近实际生活,这其中的一个“误区”就是改稿、编稿时容易犯主观想当然的错误,以致造成新闻失实。一家市报发表了这样一则消息:“市机电局向老企业技术改造要经济效益,在开发新产品、新材料、采用新工艺,新技术上获大面积丰收”。而事实是机电局只是在技术改造、开发新产品等方面做了些基础性工作,谈不上取得大面积丰收,而编辑在改稿时加  相似文献   

9.
通讯员园地     
敢和记者“抢”新闻 近年来,随着新闻单位体制的改革和记者队伍的日益壮大,新闻竞争也异常激烈。许多处于基层的通讯员愈来愈感到“新闻稿件难写,更难发”。 通讯员在采写新闻时固然没有新闻记者的优势多,但也大可不必为此而灰心,应注重发挥通讯员的自身优势。根据多年的经历.笔者简要地谈几点体会。 一是要树立敢于与新闻记者抢新闻的竞争意识。同一个新闻,记者与通讯员采写的角度不同,撰写出的稿件质量也不同。只要通讯员写作立意新、角度新,就有可能成为一篇优秀稿件,编辑在选择记者和通讯员的稿件时,自然会对优秀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10.
如果我们把新闻单位的记者、编辑称为在编人员的话,那么,为新闻单位提供稿件而不享受除稿费外其它报酬的通讯员就可称为“新闻队伍的编外大军”了。这支队伍凭借分布广、基层情况熟等众多的优势,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为共和国的新闻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无可代替的特殊一族。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客观上为通讯员们提供了更多的用武场地,然而,就在新闻事业日益繁荣的同时,为新闻单位撰写稿件的通讯员这个行业却成了——  相似文献   

11.
县市报作为一种新闻媒介,在波澜壮阔的十年改革中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它面向基层,接近群众,触及实际,党委、政府运用起来得心应手,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在我国报界以其浓酽的乡土气息显示出盎盎生机。与县市报同期诞生的办报队伍,雄心勃勃,他们在小报上粘耕细作,育出了累累硕果。由于县市报受诸多条件的制约,编辑记者具备“多功能”的素质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以为,当一名称职的县报编辑记者,应当具备以下五个“须是”: 须是“诸子百家”。县市报因受地域限制信息源不广,发行量不大,加上办报条件差,一般部只是每周  相似文献   

12.
稿件是新闻单位的“原料”。稿件的数量直接影响到宣传质量,稿件多,选择的余地就大。而增加稿源就要充分保护通讯员的投搞热情,让他们多写稿、多投稿(特别是县广播站专职记者比较少,大部分稿件要靠他们采写)。为了保护通讯员投稿热情,就要认真对待和慎重处理通讯员的稿件,尤其是通讯员的第一篇稿件。通讯员刚写稿、投稿的热情是脆弱的,业余通讯员更是如此。他们往往带有试探性,采写新闻稿件多数是由于新闻事件触发了“灵感”和责任感,他们绝大部分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初写新闻稿件,可能从内容到形式不符合或者不完全符合新闻写作要求,这就需要编辑人员: ——不要轻易地“否决”。对编辑人员来说,每篇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新闻战线就记者的职业道德和诚信等问题,先后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学习教育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有少数记者不守“规矩”,在社会上、在被采访对象当中留下了不是太美的形象。具体有以下几种表现:一是“拿”的水平高。有少数记者不尊重业余作者,经常将人家的稿件“拿”来,使得不少业余作者碍于情面、有口难言。如某单位办公室的冯主任是个新闻爱好者,曾有不少新闻稿件见诸报端。不久前,他热情接待了两家媒体的记者,并把自己写好的新闻稿件呈了上去,几天以后稿件果然陆续发表。然而,面对稿件他却是哭笑不得,明明是自己的大作,而…  相似文献   

14.
一名市报编辑,只算得新闻工作岗位上的小兵,转眼就是二十八个春秋了。如今两鬓飞霜,行将老矣。想起这二十多年的历程,总觉得趣味无穷。这正是“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人们常称呼编辑为“编辑老爷”,其意是面南而坐,一支红笔坐操稿件“生死”大权,对记者和通讯员来说,编辑的确算得“老爷”了。特别是通讯员的稿件,经过编辑的精心加工,见报后,往往要跑到报社来,对我们备加赞扬:“编辑同志花了工夫,把我的稿子改活了,使我从中学到不少东西……”这样,功  相似文献   

15.
泌阳县有一支活跃的农民通讯员队伍,他们分布在全县24个乡镇的偏僻乡村,共有110多人。他们在辛勤劳动之余随时随地把身边发生的好人好事写成新闻稿件,或传播政策、经济信息,为乡亲们排忧解难,家乡老少爷们亲切地称他们是“土记者”。泌阳县一直重视农民通讯员队伍建设。县委县政府领导认为:农民通讯员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之余,抽时间为新闻单位写稿,具有缺纸少笔、熬夜、采访难等各种困难,理应受到尊重、支持和关心。县委为报道成绩突出的“土记者”订了《新闻爱好者》或《新闻出版报》;县、乡党委政府的重要会议及时通知农民通讯员列席;县委宣传部、县广播电视台经常将农民通讯员请到县城,互通信息、  相似文献   

16.
县市报是面对基层的广大读者,怎样沟通县市报新闻工作与读者的心,便成了目前搞好“三贴近”优势,提高报纸质量的主要工作。 就目前的很多情况看,某些县市报搞媚俗取悦,不求务正务实的现象日趋严重。新闻不实引起官司;广告虚假、对簿公堂;滥竽充数、文风低俗等现象屡见不鲜、屡禁不止。真正想面对现实、刹歪扶正的编辑、记者甚至被吓得也只好“失职反省”自己,重新“塑造”自己的形象,“修正”一下职业道德了! 曾见到这样一句自记者内心发出的正义之声:记者——不但有正义的笔,而且也应有正义的行为和灵魂!这正好是目前县市报搞好“三贴近”、充分发挥地方优势的灵丹妙药,敢于匡扶正义、打击邪恶,就地取材,务好自己的一畴之地。既然你敢乱打幌之,胡作非为,那么我为何不敢钻到你的幌子底下或  相似文献   

17.
县市报作为一种新闻媒介,在波澜壮阔的十年改革中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它面向基层,接近群众,触及实际,党委、政府运用起来得心应手,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在我国报界以其浓酽的乡土气息显示出盎盎生机。与县市报同期诞生的办报队伍,雄心勃勃,他们在小报上精耕细作,育出了累累硕果。由于县市报受诸多条件的制约,编辑记者具备“多功能”的素质显  相似文献   

18.
最近,北京几家报纸的总编辑为自己的报纸连续写了若干篇新闻和通讯报道。报社领导写新闻,是新风,也是老传统,有助于鼓舞士气,带好新闻队伍。新闻单位有个好传统,当新闻“官”的不是光靠指挥,还得自己动手写稿编稿;对报社的领导不以官衔相称,而是直呼其姓或名,让人感到亲切和平等。记得当年自己刚参加新闻工作队伍时,常有这样情况,记者采写稿件回来,需配评论的,夜班总编辑当即在班上写出发排。编辑部门无论是领导还是普通编辑记者,都要练笔,而  相似文献   

19.
张全 《新闻采编》2003,(1):40-41
二十一世纪的报业竞争 ,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改变报社传统用人机制 ,满足县市报对人才的需求 ,乐清日报社从1996年起开始组建流动记者队伍。之所以冠名“流动” ,是报社希望通过这支见习记者队伍的纵横驰骋 ,冲击一下僵化的传统用人体制 ,更快更多地获取本地新闻资源 ,增强报纸的活力。实践证实了这一做法的可取性。“流动记者”的组建 :大势所趋机遇成熟县市报处于最基层 ,一般发行量有限 ,广告源受地区性限制 ,相对于大报 ,待遇等条件相对差点 ,没有很强的吸引力 ,采编骨干容易跳槽。新闻院校毕业生愿到县市党报…  相似文献   

20.
我是在基层从事新闻工作10年了的老通讯员,有650多篇各类新闻稿件被地级以上的新闻单位采用。我深知,通讯员的稿件与记者的稿件是有区别的。记者的稿件,就象大型国营企业的产品一样,有包销单位,本编辑部的编辑非看不可;而通讯员的稿件,就象乡镇企业的产品一样,没有包销单位,完全靠自身的质量赢得“市场”。所以,通讯员的稿件首先要打动编辑;然后才能通过编辑的劳动进而打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