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淑辉 《兰台世界》2023,(1):142-145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郡县制以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又通过“书同文“”车同轨”等举措为统一公文体制在全国的推行扫清了障碍。秦始皇大力推进公文改革,统一公文文种、区分行文方向,制定并完善公文行文规则,形成了崇尚实用的公文文风。由秦始皇主导的秦朝公文改革,推进了我国古代公文的规范化发展,并奠定了我国古代公文的基本体制与形态。  相似文献   

2.
为匹配现代报刊体例,晚清官报中的通行公文在版面格式要素上进行了精简,并新增公文标题这一形式要素。在通行公文的体式建构上,《北洋官报》和《内阁官报》并不统一,《内阁官报》创立了专门的通行公文体式,《北洋官报》则继承传统的文体分类,采用了多种文体融合的体例。通行公文的诸多形式改变充分反映了清廷精简文书、提高效率的意图,且这些改变也成为民国公文改革的先声。晚清官报中有关公文标题的探索也为后来实体公文标题的确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50多年来行政公文文种的增删变化,明确指出其"增"着眼于公文工作的需要与方便,其"删"源于文种功能重复及使用频率过低.概言之,实用与否是行政公文文种得以"递补"或"出局"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
从文件名称和结构、公文写作、公文办理和管理方面,将新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与《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进行了比较,探究其中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5.
文本要素分析及其格式规范构建是各类文体研究最为重要的基础理论工作。本文针对公文理论此方面研究滞后及其造成的公文处理、教学实践中诸多难题,紧紧抓住公文正文这个关键,在揭示公文文体的本质特性主要为意志心理的反映的基础上,提出一整套以"主旨、依据、分旨"三大要素为核心概念,以"公文正文格式规范"为归宿的公文文本要素与格式理论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之后,党政公文的阅读主体范围、内容性质、接受主体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针对这种变化,在公文写作中应该采取相应的策略,即"序进"策略、"把关"策略和"短实新"策略。  相似文献   

7.
2012年4月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条例》第一次统一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的规范标准,具有首创性特点;《条例》减少了党政机关公文的种类、简化了"会议纪要"的文种名称、精简了公文处理程序,体现出鲜明的简约性特点;《条例》对公文的格式要素进行了调整、规范公文格式要素的应用、进一步规范了行文规则、强调和重视公文拟制三个环节的程序规范,体现出鲜明的规范性特点;《条例》取消了公文主题词标注,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8.
受国家政治制度频繁变化的影响,民国时期公文文种一直处于不断变化和调整的过程中。从文书学的角度看,这些变化与调整也真实地反映出现代公文理念的形成过程。随着对公文认识的逐步清晰,民国时期的公文文种设置体系渐趋合理,其探索过程对我国现代文书学理论和文书工作实践也有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9.
依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对选定期限内《国务院公报》刊载的国务院批复类公文进行统计,分析"批复"和"函"作为批复类公文的使用频率、文种选用、结构特点和语言要求,对"通知"能否作为批复类公文进行商榷,引导和推动对批复类公文处理规范化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公文的多功能性质的概念,并从公文的功能、公文的性质入手对其含义进行了分析,对其表现形式:公文文种的多功能性质和公文内容的多功能性质进行了详细论述,指出深入探讨公文的多功能性质对公文写作实践和公文写作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公文编号原来只是勘合类文书才具有的一个标记,主要的作用是示信防伪,民国时期公文改革后又赋予它统计和代指作用,并使之成为所有公文必备要素;公文记时原来也是出于示信需要,但在民国时期法律意义极为突出,并且出现了书写方式等方面的重要变化。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南京临时政府、北洋政府、国民政府《公文程式令(条例)》颁布背景及变化的历史考察,认为民国时期公文程式的频繁变化,是对当时政治体制不断更迭的回应,这也导致社会各界从不同视角对其内涵及变化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3.
谢维丽 《兰台世界》2004,(10):30-31
在《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简称《条例》)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简称《办法》)中,以对公文标题的成分和要求作了明确的规定。笔者学习了《条例》和《规定》,按照现有公文标题作了归纳和分析,提出了公文标题的七种类型及其成分和格式,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湛若水在《格物通·慎言动》中集中探讨了政令公文问题。他以儒家心学视角,用"言"的概念,对历代公文言论进行摘疏。通过湛若水的片断式阐释,本文从公文制作、审核、运转及执行等角度,对其片断式公文思想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和评价。  相似文献   

15.
文种是公文标题三要素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同一名称的所有公文即构成一个文种,如"通知"、"通报"、"请示"等,都各是一个文种.  相似文献   

16.
王凯 《兰台世界》2007,(10X):24-25
本文分析了50多年来行政公文文种的增删变化,明确指出其“增”着眼于公文工作的需要与方便。其“删”源于文种功能重复及使用频率过低。概言之,实用与否是行政公文文种得以“递补”或“出局”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古汉语中的谦敬词语于古代公文撰写中极为常用.公文中的谦敬用语属于公文的事务性用语,它反映着公文的行文对象和工作程序.本文以<南齐书>为考察对象,撷取<南齐书>公文中常用的谦敬用语:"伏"、"谨"、"蒙"、"仰"、"窃",分析古代公文中的谦敬用语运用的基本规律及其对当前公文撰写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祖宗家法"作为北宋帝王尊崇不辍的治国原则,对北宋政治发展影响深刻。本文在对大量史实和宋代公文原典考查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以北宋公文的机构设置、制度拟定为切入点,细析"祖宗家法"精神内涵对公文运作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9.
政府信息公开在一定程度上涉及相关公文内容的公开.而公文密级不明确加剧了公文信息"公开"与"保密"的矛盾,从而影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顺利实施和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公文密级确定与标识存在的缺憾,对如何完善公文标密促进政府信息公开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自"康德元年"起,伪满各省公署中的总务厅掌管机密事项及文书事项,系各省负责公文撰制与文书处理之中枢机构,总揽文牍,位殊权重。伪满中央政府先后颁行的《暂行公文程式令》、《公文程式令》、《关于训令及其他公文程式之件》以及地方公署实施的《锦州省文书处理规程》、《文书编纂保管规程》等公文法令,钩织了伪满各省级公署细密而殖民化的文书制度。各省使用的"省令"、"训令"、"批"等属下行文体,所用"呈"属上行文体、"公函"等属平行文体、"布告"属泛行文体,其公文文体功能复杂、体系繁密。而收受与分配、判行与发送等程序,则构成了伪满各省级公署公文处理的收发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