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般情况下,现在普通公民对政府的信息公开,基本上还不属于刚性需求.河南南阳公民王清向全市181个政府部门申请信息公开,要求获知."三公"消费--公款吃喝招待、公车消费和公费出国的有关信息,想搞清楚政府把纳税人的钱都花到哪了,这在目前确实还属于一种"特殊形态".  相似文献   

2.
杜哲 《新闻世界》2013,(6):170-171
信息技术的革新,带来了公民网络参与的繁荣。形式诸多的网络应用中都渗透了公民的态度与观点,这些言论似乎成为了现阶段民主的一种有力表达形式。那么公民网络参与对于中国民主进程的推进究竟影响如何?是推动力还是阻力?本文就此作出讨论。  相似文献   

3.
收视率导向批判——民主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视率导向之所以值得批判的原因在于:收视率导向将收视率强调到了对节目的去留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地步,使收视率从测量节目的手段变成了节目存在的目的。商业逻辑置入文化领域,收视率掌控传媒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文化同商品等同,公民同消费者混一,消费能力代替文化品位,受众的文化选择遭到了极大的限制。与其说收视率是规范的民主,倒不如说是金钱的暴政或群氓的狂欢。  相似文献   

4.
吴志宏 《新闻世界》2007,(10):I0006-I0006
对于家庭或个人,算得上大众消费的恐怕就是房子和车子了。相比较而言,房子的购买决策相对简单,无非市口便利、环境、房型、物业管理、产权办  相似文献   

5.
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公民新闻,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其在"重构事实真相"方面的优势。公民新闻是由非专业新闻工作者报道第一手新闻资料,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闻民主,打破了传统新闻媒体对新闻报道权的垄断。公民新闻本身在很多方面具有优势,但公民新闻的发布并非不需要"把关人","公民记者"的素质水平关系着公民新闻的整体发展,与此同时,专业公民新闻发布平台的构建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公民新闻”(citizen jounalism)在汶川大地震的报道中大放异彩,意义深远。本文从“公民新闻”的概念界定入手,剖析了公民新闻盛行的原因,探讨了公民新闻在地震报道中凸显的问题,最后指出公民新闻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语境下的现代启示。  相似文献   

7.
技术革新推动着新媒体的发展与普及,新媒体的不断兴盛为公民表达意见、抒发情感等提供了平台,满足了公民的表达需求。公共领域是话语民主实现的重要条件,但这种公共表达由于公民个人情绪、媒体引导等因素使得话语民主成为一种幻象。  相似文献   

8.
付玉  陈丝丝  范曦 《新闻世界》2013,(9):152-153
技术革新推动着新媒体的发展与普及,新媒体的不断兴盛为公民表达意见、抒发情感等提供了平台,满足了公民的表达需求。公共领域是话语民主实现的重要条件,但这种公共表达由于公民个人情绪、媒体引导等因素使得话语民主成为一种幻象。  相似文献   

9.
新闻评论者的民主意识是指评论者所具备的有关民主的观念和认识,它包含两个层次。第一,评论者在公民身份主导下对民主内涵及相关意义的认知。评论者首先是国家公民,民主意识是公民最基本的意识要求。第二,评论者在新闻评论实践者身份主导下对民主内涵及相关意义的认知。  相似文献   

10.
公民参与有利于推进社会民主政治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参与是一种广泛的参与,包括公共的文化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等.传统的投票、竞选、结社、集会、游行、宣传等,是公民参与的常用方式.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一些新的公民参与形式如网络论坛、政府网站、官员博客,手机短信等,正日益成为公民参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传媒促进公民参与、形成管理的公共领域,是构建我国公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传媒呈现出参与公民的议题表达、参与非政府组织合作、推动政府部门和公民合作三种形式促进公民参与的实践状态。推进公民参与,我国传媒需要开展公共新闻运动、促进社区媒体建设以及建构社交媒体理性的公共领域建设。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17,(7):63-72
公民意识是社会文明进程的内驱力,在中国探讨公民意识总是不可避免地需要与互联网联系在一起。文章以CGSS2013为数据来源,研究互联网使用、社会资本与公民意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群体因素对公民意识的政治态度和民主意识均存在显著性影响,互联网使用正向影响公民政治态度和民主意识。此外,社会资本、心理因素对公民意识也具有重要意义,二者从多个方面对公民意识产生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向的影响,但并不会削弱互联网使用对公民意识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郭平 《青年记者》2006,(7):69-71
美国“公共新闻”运动自上世纪90年代在堪萨斯州兴起以来,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但这些研究大都是从新闻角度出发的。事实上,欧美国家一贯以古希腊的公民社会为其参照,因此,本拟从政治传播的角度,以古希腊的公民意识特征为基础来考察“公共新闻”运动兴起的背景和美国“公共新闻”运动对现代美国公民意识的培育和推进,从而更深层次探讨“公共新闻”运动对美国现代政治民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公共图书馆与民主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图书馆是民主政治的产物.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个人权利是民主政治的基本精神."获得教育的权利"是公民合法的个人权利.公共图书馆是保障公民"获得教育的权利"的必要设施.实施民主政治需要多方面条件.向公民提供信息和教育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基本条件之一.公共图书馆是向公民提供信息和接受社会教育机会的公共设施,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基本条件之一.我国图书馆界应该重视"公共网书馆与民主政治"关系问题的研究.表1.参考文献14.  相似文献   

15.
新闻评论者民主意识的建立最初来源于一种自发的社会民主政治心理,这种心理是公民的基本政治心理素质之一,表现为对民主的一种体验和感性认识,评论者作为公民自然拥有这样一种建立在客观政治环境基础上的直接经验性的意识。但从一种自发的民主心理上升到一种理性的民主意识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民主意识的培养不  相似文献   

16.
事实证明,媒体在推动我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时期,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在这个特殊时期,政府决策、公民心理与新媒体发展速度失衡的可能性。本文从政府和公民这两个角度来探讨怎样合理利用新媒体促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7.
事实证明,媒体在推动我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时期,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在这个特殊时期,政府决策、公民心理与新媒体发展速度失衡的可能性。本文从政府和公民这两个角度来探讨怎样合理利用新媒体促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8.
我国档案开放立法的缺陷及其修改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志成 《中国档案》2006,(10):13-15
档案向社会开放的程度是一个国家民主程度的反映。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国家及时有序地依法向社会开放档案,不仅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同时也有利于公民权利的保护,鼓励公民依照宪法的规定参与管理国家事务。但是,我国法律关于国家档案开放的规定以及实际开放的事实,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给信息公开和满足公民实现知情权带来不可逾越的障碍。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成功转轨和经济的发展,中国正在步入一个公民参与的时代,从而培育着一个公民社会的成长。而公民社会正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0.
柳帆 《现代视听》2013,(3):75-76
从我国目前的政治文明建设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开展来看,新媒体无疑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浪微博作为新媒体媒介传播形式的重要代表,给公民和政府提供了联络的桥梁,促进公民和政府的交流和我国的民主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