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颖 《传媒》2011,(4):46-49
伴随中国影视产业从萌芽到成熟的发展历程,中国影视产业集聚区逐步走向市场。作为"事业体制,企业管理"的产业实体,中国影视产业的集聚效应和发展模式呈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路径选择和阶段特征。  相似文献   

2.
董潇潇 《传媒》2016,(15):42-44
网络影视作为生长于互联网的一种视听形态,具有与传统影视不同的风格和特点。自2014年,以网络影视为代表的网生内容发展迅猛,表现为资源、人才、用户快速聚集,数量、质量、成熟度飞速提升,生产模式、营销模式、商业模式频繁创新。在短短3年的时间里,网络影视已经逐步摆脱对传统影视内容的依附、追随状态,开始拥有独特的内容形态和独立的市场地位。与此同时,网络影视在发展演变中也不断影响着传统影视行业,重构着我国视听产业的格局,并对相关管理政策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广播影视版权交易的渠道不畅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建立常态的版权交易平台十分必要.广播影视版权交易平台是典型的市场创造型双边市场,平台的双方具有组间网络外部性.本文研究了广播影视版权交易平台如何采用恰当的市场策略,拓展版权产品的推广范围,同时降低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4.
海洋生物资源是支撑我国蓝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海洋生物产业,需要政府引导、科技主导、产业创新,需要构建能够贯通三者的示范性产业服务平台.本文对海洋生物产品服务平台的构建与应用进行阐释.该平台采取"线上信息集成"和"线下服务对接"的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整合市场、企业、专家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帮助客户准确把握所...  相似文献   

5.
张雷  史梦琳 《视听界》2014,(6):40-44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民营影视制作产业已经步入规模化发展的轨道,产值规模已逾国内影视产业的半壁江山,光线传媒、博纳影业、万达影业、华谊兄弟等制作公司已经成长为业界翘楚。随着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小微型民营影视制作公司也在积极寻找市场空间,探寻差异化的生存之道,其发展势头和前景并不逊于大型企业。本文以网络热播剧《万万没想到》的制作方万合天宜公司为例,剖析其以产品创新为驱动的成功发展模式,以启发我国民营影视业的多样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郑雷  郑立波  江苏佳 《传媒》2017,(24):72-76
新型文化业态是指基于文化产业内部价值链和外部产业链的分化和融合、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间的融合,依托信息科学、生物科学、材料科学、认知科学等形成的企业、行业和产业的组织形态.基于科技发展的VR技术、基于新旧业态融合的艺术品微拍和基于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的影视众筹是当前新型文化业态中较有代表性的形式,它们在内容形式、交易方式、产业组织和市场空间、用户主体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代表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7.
莫林虎 《中国出版》2012,(18):36-40
苹果公司自其创始之初就坚持技术创新为先导、产品与服务创新为依托、市场创新为抓手的发展战略,从数字出版产业赖以发展的IT技术入手,在10多年的时间里,介入到了数字出版产业的数字音乐、数字影视、数字报刊、电子图书等多个领域,并且以其电子设备硬件加应用程序加数字内容商店的商业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音乐、影视、报刊、图书产业的发展格局,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美国数字出版产业格局的形成与走向。研究苹果公司在数字出版产业拓展中的经验,对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陈斌 《编辑之友》2013,(1):60-63
我国传媒产业市场结构失衡主要表现在,传媒产业市场规模巨大,但大型传媒集团的控制力和竞争力不强,区域分割和媒介同质竞争现象较为明显。传媒产业的政府制度、市场进入与退出壁垒、媒介产品的创新策略等因素对市场结构产生较大的影响。为了优化我国传媒产业市场结构,需要适度调整传媒产业市场进入退出壁垒和媒介组织结构,实施媒介产品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9.
2010年,中国电影产业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和变化。 一,电影企业上市融资,资本市场将促进行业规范化 影视企业上市是2010年电影产业的关键词汇之一,华谊兄弟、华策影视等成为国内首批上市的影视文化企业。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万达、华谊兄弟、乐视等企业开始将目标市场投向海外。本文主要对影视传媒企业的海外布局模式进行了归纳梳理,分析了其选择出口进入模式、契约进入模式和投资进入模式等市场进入方式进行海外布局的原因,并指出中国影视传媒企业国际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1.
薛捷  张振刚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20):110-117
以为知识网络是知识在创新网络中转移和流动的一种具体体现。通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东莞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中的技术知识网络、管理知识网络和市场知识网络。实证结果表明:三类知识网络既密切相关又具有很大的差异,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在合作中除了交流技术知识,同时也进行着市场知识和管理知识的交流。整合技术、市场和管理知识的能力对于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创新网络的研究视角,也为创新网络理论的发展提供本土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2.
由于受长时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传统的发展模式而形成的组织结构的影响,日新月异的广播影视事业的管理系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散、滥二字上,并呈现出调控弱化、结构松散、良莠不齐、竞争无序、资源浪费等问题。要克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我国广播影视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从调整和优化组织结构入手,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运行机制,给组织注入新的活力,使之成为畅达的宣传媒体,培育出优秀的广播影视人才,建立起雄厚的广播影视产业,生产出精湛的广播影视产品。一、调整组织结构的必然性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是高…  相似文献   

13.
中国技术创新理论前沿知识图谱:作者共被引视角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用科学计量学中的作者共被引分析方法及可视化技术,对中国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19个代表性期刊进行科学计量分析.研究得出当前中国技术创新理论研究存在5个主流学术领域,其研究主题主要分别围绕"产业组织、企业理论、风险投资、信息经济学、供应链管理、发展经济学"、"国家、产业、企业的竞争优势与核心竞争力,知识管理"、"产业、企业技术创新"、"组织学习、人力资源管理、和谐管理理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产品创新、创新网络治理,技术资源整合"等方面,并且对研究结果进行讨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14.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特定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邻近、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和相关法人机构,并以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补性相联结。浙江是文化产业大省,影视产业发达,影视基地数量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浙江海洋资源丰富,海洋影视基地发展状况良好,涌现出宁波、舟山、温州、台州等一批海洋影视基地,具有打造海洋影视基地集群的可能性。本文从产业集群概念出发,在梳理浙江海洋影视基地的现状基础上,结合《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提出打造国家级海洋影视基地的构想,阐述了海洋影视基地集群的发展模式与目标定位,并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有关规定,文化产业是按照工业化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①所谓"影视文化产业",是指通过影视艺术产品的工业化生产及流通、服务等渠道,在服务于大众的同时获取利润的行业群体.首都影视文化产业不仅仅是北京这一地域概念的行业指称,而是具有广泛的包容性,既代表着国家影视政策的特点与发展变化,又可直接影响其他地区的欣赏趣味和市场状况.  相似文献   

16.
影视产品的品牌化,是近年来世界影视市场的发展趋势。当今的影视市场,是由品牌化主导的市场,没有品牌的影视产品,很难在市场中有着较大的获利与发展,也没有其影响力。世界影视产品的品牌化发展,在现阶段具有商业化、优势化、时尚化、垄断化、包装化的特点,这也是影视品牌的生命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17.
构架主流信息产品企业的整体产业方向明确市场经营体系营销导向的市场模式 采用国际最新企业营运体制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影视浙军”产业集群的异军崛起,成为全国重要的影视产业中心,其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市场、企业三位一体高度融合集聚发展.政府主动转变服务影视业发展的理念,形成了良好的鼓励国有和民营影视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雄厚的民营资本为浙江影视产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不断创新的经营理念和勇于开拓的市场意识为浙江影视产业发展拼搏出一片天地.要保持“影视浙军”产业集群的竞争力,需要在影视产业规制不断变革的大背景下在培育龙头企业和提升作品质量上付出更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9.
陈忠东 《大观周刊》2011,(43):44-45
虚拟企业是为响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利用多种现代信息技术组建起来的动态联盟.是适应敏捷制造模式的一种全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因而必然有着与传统企业大相径庭的新特征。虚拟化了的产品生产过程质量管理是虚拟企业健康发展和扩张的关键。因此,应从经营理念、管理创新、团队组织等方面加强和改善质量管理。本文根据虚拟企业质量管理的特点.提出了针对虚拟企业的质量管理的创新和改进内容,并提出了虚拟企业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中国影视文化产品“走出去”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影视文化产品"走出去”面临重大机遇,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是中国影视文化企业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中国影视文化产品的出口现状,指出当前中国影视文化产品"走出去”面临的机遇,并从企业培育、国际市场调研、影视配音、人才培养、拓宽和选择合适的发行渠道及建立影视品牌、开发影视产业链等六个方面给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