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特征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记忆的根,是民族文化的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世界意义。正如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所指出的那样:“非物质文化遗产担负着保持民族文化独特性和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双重职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的独特思维方式,是捍卫国家文化主权和维护国民文化身份的基本依据。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培育民族精神、建设先进文化、全面推动人类文明对话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2.
民族专业图书馆的建设及事业发展,体现了对民族文化的尊重与保护,近半个世纪来这一文化设施功能作用的发挥,透视出人文精神处处之所在,昭示着与时俱进是其永葆蓬勃生机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而今苗族、侗族传统文化面临着遥渐消失的危机,作为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图书馆在抢救、保护与传承苗、侗民族文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黔东南州苗、侗民族民间文化面临的状况,以位于黔东南州的凯里学院图书馆对苗、侗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为例,阐述其在保护与传承苗、侗民族文化工程中的重要举措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进入20世纪以后,生活方式不断发生变化。娱乐方式趋向多样,很多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危机,传统文化后继乏人,这方面的文字材料很少,亟待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挟持和保护。本文分析了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重大意义,以及它的保护现状,强调了培养会说民族语言、会写民族文字、具备民族心理素质的少数民族人才是一项特殊的十分重要而又迫切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张政法 《新闻界》2006,(2):89-90
语言与文化共生且相互促进,一种语言总是和特定的文化母体有着血肉关联。民族的传统文化、思维方式、思维习惯、社会心态、风土人情、审美情趣等,首先在语言文字上有充分的反映。无论语言如何演化、变异和发展,蕴藏于语言深处的文化内核仍将保持强大的生命力;无论其使用者在意识形态、价值取向、生存方式、传播目的上存在何等差异,只要是把它作为母语并长期使用,其思维程式、心理习惯、审美倾向、表述方式仍将保有民族文化的基因。忽视了这一点,语言研究会失去方向,语言实践就很难成功。播音亦是如此。  相似文献   

6.
NHK纪录片《敦煌莫高窟美的全貌》通过镜头语言将西部民族文化呈现出来。在大众传播时代,利用现代影视手段,对于更好地保护、传承传播西部民族文化,发掘利用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田霖 《中国编辑》2007,(6):70-72
“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精神生成语言。当语言代代相传的时候,民族的全部文化、精神内涵也就附着在语言之上了,语言趋向文明的过程是不同民族精神趋向文明最过硬的指标,而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共同支撑起社会的文明进步。当今社会是一个以知识经济为主导,高科技、高信息化、思想和文化日益多样化的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促使人们的思想文化观念不断发展变化,语言就成为包括思想、文化、观念等在内的一切社会变化的最为敏感的显示器。它能够迅速捕捉和反映社会时尚的变化及人们文化心态的变迁。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的时代,"信息爆炸"的时代,大众传播全面而深刻的影响着不同民族共同体,达斡尔民族也不可避免受其影响。本文通过对齐齐哈尔市洪河达斡尔族聚居村的问卷调查和分析对其进行阐述。着重分析大众传播对达斡尔族语言、民族艺术和宗教的影响,并提出保护达斡尔民族文化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9.
卓么措 《兰台世界》2012,(35):95-96
民族文化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正成为民族文化现代传播和未来传承的主要推动力量。文章基于民族文化数字化保护的理论基础、技术支持的梳理,进一步探析了民族文化数字化保护的利弊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0.
祝菲 《现代出版》2013,(4):51-53
民族出版承担着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使命,但民族文化流失、出版业转型、文化功能单一使我国当代民族出版面临困境。当前做好民族出版工作需充分调动各方面社会力量、应用新技术手段并优化出版业务。  相似文献   

11.
王华 《新闻爱好者》2011,(3):152-153
中国画的笔墨语言是中国画家在对生活的体验中,长期积累和提炼出来的艺术符号。这种艺术符号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并蕴涵着深厚的民族文化精神。因此,中国画的发展潜在地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2.
一言 《云南档案》2007,(4):19-21
在许多西方国家,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内的历史照片、纪念物随处可见,保护完好,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之中真切感受、了解、理解并热爱民族历史文化,启迪思想,培养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将爱国主义教育寓于日常生活之中。在每年的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到来之际,我不禁联想到我国的抗战纪念物现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提升文化竞争力,这是贵州发挥民族文化生产力的核心要求。民族文化竞争力是文化竞争力所衍生的一个概念,指民族文化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积极价值。文章分析了贵州民族文化传承的困境、保护的难点和创新方面的问题,反思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贵州民族文化生产力的提升要靠加强民族文化保障力、激发民族文化创造力、拓展民族文化吸纳力、提升各项政策导向力以及重视民族文化生产力等现实和理论想相结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李佳妍 《兰台世界》2016,(19):49-51
本文从五大类型研究民族文化变迁背景下的德昂族历史档案,分析民族文化变迁对德昂族历史档案保护的影响,以期更好地了解新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德昂族历史档案及其保护工作的新情况,促进德昂族历史档案在新形势下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5.
守护精神家园——谈档案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的主要载体,它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实现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政府已向全世界承诺“将保证文化遗产的保护和适度利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表明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已经被中国政府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作为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它的保护工作已经被日益重视。  相似文献   

16.
文化多样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是世纪初国际社会变革中的重要事项,我国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的同时,还鼓励地方社区利用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机会,担负起文化多样性及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在现有的以社区为主体的保护框架中,建立乡村社区图书馆,使图书馆在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以及对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工作中作出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李佳妍 《兰台世界》2016,(16):152-154
本文研究民族文化变迁背景下的德昂族历史档案保护现状及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民族文化变迁背景下的德昂族历史档案保护机制,推动变迁下德昂族历史档案保护工作更快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8.
吴雪  金美丽 《云南图书馆》2003,(4):73-74,77
民族文献作为云南各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真实地再现了历史,客观地反映了各种民族文化现象,是云南各民族文化智力资源的结晶。云南民族文献作为云南传统民族文化的载体,将其收集整理,经过规范标准的格式化、数字化处理,变成网上资源,让世界了解云南,让云南走向世界,宣传云南民族文化,这本身就是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的基本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在关于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民族文化建设的战略性任务,赋予了文化工作以新的历史使命,为文化艺术事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为文化艺术档案工作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和平台。档案工作是~项记录历史的工作,是人类活动的真实反映,那么,文化艺术档案工作如何记录我区民族文化建设这一宏伟的历史过程,如何保护、传承和延续我区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艺术传统,如何加强各项基础业务工作,发挥文化艺术档案的作用,为现实服务,是文化艺术档案工作及每一个艺术档案工作者应认真思考并身体力行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张广才 《兰台世界》2015,(2):147-148
鄂伦春民族文化是北方特有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档案的研究、开发、利用,对于鄂伦春民族文化事业发展,对于鄂伦春文化保护与传承,对于鄂伦春聚居地文化环境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多元文化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