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广播宣传的出发点与着眼点,就是唤起听众兴趣,作用于听众心理,从而产生最佳收听效果。实践证明,凡是能够适应听众心理特点的广播宣传,影响比较深远;反之,则往往为听众所拒绝,即使勉强收听了效果也差。因此,  相似文献   

2.
天津电台自1988年以来,每年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一到二次节目收听率和听众收听目的、收听心理、收听行为的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十多年来积累了大量珍贵的资料,已成为天津电台的一笔宝贵财富。这批珍贵的资料,对了解听众需求,提高节目质量,改进广播宣传,更好地满足听众的收听需要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如何根据理论广播的特点和规律来搞好理论广播中的经济建设宣传?我的看法是:坚持共性和个性的统一。这里所说的“共性”,既包括经济建设的共性,又包括广播宣传的共性,还包括理论广播收听听众群的共同需要这个共性;这里所说的“个性”,是指理论广播宣传的内容既要符合理论广播必须姓“理”的宗旨,体现理论广播的个性,又要符合理论广播各层次听众的各自特殊需要,体现听众的个性。理论广播中的经济建设宣传要坚持共性和个性的统一,首先是因为经济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经济,而且  相似文献   

4.
广播评论是新时期广播宣传新亮点。广播评论贵在贴心,因为只有与听众贴心,听众才会收听你的评论,从而接受你的见解和意见。广播评论要做到贴心,就必须平等地对待听众,真诚地爱护听众。必须用听众的语言,说听众关心的事。  相似文献   

5.
台湾当局开放广播频道申设以来,台湾已成为全世界广播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广播业竞争激烈,听众地位相应提高。但听众占总人口比例并无相应提高。这与台湾听众对广播的使用满足度密切相关。本文根据台湾广播媒体调查与研究资料整理出台湾听众的整体特点,分析了台湾听众收听行为和收听心理的基本特点。这对大陆电台的听众研究颇具启发意义。尤其对大陆对台广播机构而言,研究台湾听众特性更是提高传播效果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叶帆 《中国广播》2011,(9):57-58
广播的收听与使用方式正在发生着史无前例的变化——从半导体、随身听、MP3到“网络广播”和“应用程序(如音乐生物钟)”,从汽车广播的车内移动收听,到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随意移动收听,“听广播”已日趋发展演变为“用广播”。听众对广播音乐的消费需求已逐渐走向多元。  相似文献   

7.
办广播的目的,就是要让自己的节目得到听众的承认,受到听众的欢迎,收到预期的宣传效果。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重视对听众收听心理的了解和分析,以加强宣传的针对性,使广播节目办出特色,增强感染力和穿透力。  相似文献   

8.
广播应如何为听众服务,满足不同听众的要求和爱好?如何安排丰富多彩的广播节目?广播怎样更好地为这个欣欣向荣的伟大时代服务?研究这些问题,就要对听众的心理机制进行深入的探计。一、听众的收听心理广播听众心理学是研究广播听众收听动机和行为的心理规律的科学。它的任务是对听众由于受到外导  相似文献   

9.
2011年广播听众总人数、总体接触率、人均收听时长等主要指标稳中有升;车上收听量、收听比重的迅速上升进一步优化听众的结构;中央和省市电台的改版、改制直接影响广播市场的竞争格局;长期以来存在的全国收听市场南北差异、区域差异依旧明显。本文通过赛立信媒介公司的调查数据对2011年广播收听市场作全景式的回顾和分析。一、广播收听市场整体状况2011年,全国听众总体规模与去年相当;人均收听时间、接触率则略有提升。数据显示,通过车载收音系统收听广播的受众人数增多。可以推测,新增的车上收听群体  相似文献   

10.
频率包装与广播品牌的树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播专业频率包装是指广播专业频率适应电子媒体发展规律和听众收听需求,根据频率特点和节目具体内容,采用鲜明个性化的形式,对频率进行整体介绍和宣传,并  相似文献   

11.
梁洪 《传媒》2012,(6):39-41
目前,广播受众的媒介接触习惯出现了新的变化:一是选择性收听,这类听众对广播的忠诚度不高,其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也非广播一种,只是因为对某电台、某栏目或者某位主持人的节目感兴趣而收听。二是伴随式收听,这类听众把广播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他们不但从广播获取信息,还从广播得到娱乐和享受。三是移动收听,这是汽车产业发展给广播带来的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2.
刘琦 《中国广播》2009,(7):25-26
广播新闻的语言速度直接关系到听众收听新闻节目的质量和效果。如何使新闻播音的语速更易于听众接收接受、便于听众理解、符合听众收听心理和收听需要呢?关键是要把握好“度”。笔者从听众构成与语速、听众层次与语速、收听方式与语速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蔡静 《声屏世界》2004,(3):34-35
广播是声音的艺术,运用有声语言是广播的主要宣传手段,作为专业化的交通广播也不例外.交通广播主要面向开车人和乘车人,他们都在移动中收听节目,根据这样的特点,交通广播节目主持人在主持交通特色节目时怎样塑造声音形象,怎样进行语言表达都应该充分考虑到听众的收听环境和收听特点.  相似文献   

14.
曹毅 《中国广播》2016,(2):51-55
2015年广播收听市场总量小幅下降,区域市场表现不一;由于车载听众驱动的结构性增长,广播收听市场总体相对稳固,大规模听众流失并未出现;而市场增量空间的收缩带来的竞争压力,以及广播媒体在互联网平台上的价值拓展需求,推动了广播收听测量新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赵泽新 《中国广播》2007,(11):22-23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民族语言广播既担负着对国内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宣传的任务,又担负若“反渗透”、“反西化分化”的重任,在某些少数民族语言领域,中央台民族语言广播填补了我国对外宣传的“空白”。中央台民族语言广播的贴近性,可听性大大增强,不但国内民族地区听众收听踊跃,而且在与我国相邻的朝鲜,韩国、日本、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圳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等十多个周边国家的听众中影响力越米越大,来信、来电越来越多。随着党和国家“西新工程”的实施,广播发射功率增强、覆盖面积扩大、收听效果改善,中央台民族语言广播将越来越成为宣传我国改革开放丰硕成果、树立我国良好形象的有力阵地。  相似文献   

16.
正受众群细分化——媒体市场的发展趋势广播类型化就是分众的产物,交通广播的出现及快速发展是适应我国汽车加速进入家庭这一变化的必然结果。随着这几年有车群体以几何级数增长,加上新媒体的冲击,广播的居家收听听众规模不断萎缩,而车载收听听众规模迅速扩大,这使得车载收听需求多样化,面频次,可分为稳定听众和不稳定听众。按照广播频率明确的传播对象,又可分为核心听众和边缘听众。近年来,随着广播频率数量不断  相似文献   

17.
论浅听时代如何保持听众的收听黏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燕 《中国广播》2014,(11):54-56
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兴起,改变了人们接收信息的习惯,受众不知不觉间进入到了浅阅读时代,具体到广播领域就是浅听时代,人们不再专注、完整地收听一期节目,而是在碎片化收听的状态下拥有了更多参与、分享内容的意愿和更为强烈的互动需求。广播人需要研究听众的心理状态和收听习惯,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持听众的收听黏性,让广播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社会信息极大丰富的情况下,"新、快、活"是各新闻媒体所普遍追求的,尊重听众的收听习惯,吸引听众收听兴趣,充分发挥广播的快捷、音响等优势,已成为新闻部每名记者的追求。口播新闻应强化新闻的现场感,更好地发挥广播新闻快捷的优势,满足听众在早间生活快节奏的状态中乐于相伴广播新闻,对所关心关注信息预知先知的享受。  相似文献   

19.
米明 《中国广播》2012,(11):20-22
2012年初,云南电台进行了广播听众收听行为大调查,完成的《研究报告》对云南广播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梳理与总结。研究数据和结论,不仅对云南电台有用,也有助于其他广播从业者了解广播,有针对性地办好广播媒体,特别是对当前听众收听行为的调查及趋势的分析,对广播未来走向有一定的预判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从听众的角度来看,广播无处不在,听众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局限,不受地点和收听工具的约束,这种可以在流动中收听是广播的特点和优势,广播媒体因此被称为移动媒体。在传媒行业的激烈竞争中,广播媒体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实力,随着DAB和CMMB等新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