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层有芳香的泥土、美丽的露珠,更有鲜活的新闻,新闻工作者只有深入基层,脚踏实地,心系群众,贴近生活,才能发现有价值的新闻,写出让人民群众爱看、想看、必看的报道。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就是最广阔的基层。农村,既是地市报新闻的宝地,同时也是地市报最大读者群的所在地。过去、现在和将来,农村都有着写不完的新闻。河北秦皇岛市有2265个村庄、200万农民,每天在他们身上发生着许许多多的新闻,这里就是一个新闻富矿,采之不尽,用之不竭。  相似文献   

2.
书评     
《愿你走上新闻路》同心出版社贾瑞生著2005年5月定价43元这是一本基层新闻工作者撰写的新闻专著。作者贾瑞生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多年,采写了大量稿件。在作者的经历中,他接触了大量基层新闻爱好者,了解他们的热情,指导他们的不足。在本书中,作者结合自己的新闻实践,对一些新闻基础理论、采访技巧、新闻写作方法等进行了诠释,着眼于实用性、可读性、工具性,通俗易懂,明了实用,特别适用于新闻初学者和基层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3.
赵辉 《记者摇篮》2012,(7):10-11
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各新闻单位高度重视,精心安排,扎实推进。广大新闻工作者在掌握基层情况、反映群众意愿、建立普遍联系、推动实际工作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赞誉。同时也应看到,一些地区活动进展还不很平衡,少数新闻单位活动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个别人思想行动还不尽统一,这与中央"不断深化、持之以恒、务求实效"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距离。我们一定要把"走转  相似文献   

4.
基层战士报道员能够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并干出一番业绩,大多得益于新闻干事的传帮带。可以说,新闻干事就是他们走上新闻路的启蒙老师。新闻干事的风和作风,对他们新闻路上的成长进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此,我们新闻干事要严格要求自己,切实负起责任,当好基层战士报道员的领路人,当好他们新闻路上的第一任老师。  相似文献   

5.
基层,是新闻报道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群众,是新闻工作者毕生学习的最好老师。2011年8月,全国新闻战线开展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各级媒体的新闻从业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学校厂矿,与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他们的所思所盼,反映他们的所愿所求。"走、转、改"活动的开展,让广大新闻工作者懂得了肩负的神圣使命和光荣职责,领悟了"接地气"工作才能有"底气","接地气"稿件才会有灵气,"接地气"记者才能有"人气"的新闻真谛。笔者结合工作实际,  相似文献   

6.
自去年8月中央号召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中央电视台的"走转改"已经走过整整一个年头。在这一年时间里,中央电视台累计派出近800路、超过2800人次记者,后方编辑力量投入超过2000人次,深入一线"走基层";新闻中心播出的  相似文献   

7.
2011年8月9日,全国新闻战线开展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立即派出多路记者,率先推出了"走基层"电视新闻报道,并在《新闻联播》、《朝闻天下》、《新闻30分》等栏目中集中播出。笔者以央视新闻频道的"走基层"报道为例,对其特点进行了总结,即:报道的常态化,采访、播发的规模化和表现手段的纪录片化。并在此基础上,对"走基层"报道可能引发的新闻理念革新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8.
"群众在哪里,基层就在哪里;走近群众,就是走近基层。"这是《人民日报》2011年9月6日在头版发出的声音。基层不完全是个地理概念,哪里有民生、民情,哪里就是基层,走入群众的生活圈子,真切地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倾听他们的诉求,才会抓到生动鲜活、富有价值、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活  相似文献   

9.
对于真正的新闻人来说,"走基层"原本就不是什么任务,而是一种职业选择。新闻不分"高层""基层",有新闻的地方,就应有记者的身影。但不得不承认,过去很多年,比如农村等我们通常认为是基层的地方,新闻出现的几率或所受关注度和城市相比,的确有很多不足。经过这几年"走基层"的强调和纠偏,有更多新闻工  相似文献   

10.
王勇 《中国出版》2012,(15):53-54
关注民生,是新时期我党对新闻工作"三贴近"的具体要求,而作为服务对象为广大职工群众的工人报,其记者一贯有"平民记者"之称,这给他们写出精彩的民生新闻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但前提是必须植根于基层的肥沃土壤。在全国新闻战线深入持久地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之际,适逢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全国各级工会组织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两项活动的目的不同,其宗旨却殊途同归,这给工人报记者提供了关注民生、展示才华的舞台。深入基层是记者新闻职业生涯的新起点,这  相似文献   

11.
我生活在基层,喜欢与一些通讯员聊天,发现他们中有一个"水浅无鱼"的误区:总认为自己生活的天地小,该写的都写了,有点"江郎才尽"了。其表现:一是"先进即新闻"。把眼光只盯着劳动模范、标兵、先进工作者;二是不会运  相似文献   

12.
林振明 《东南传播》2013,(5):105-106
由中宣部等五部门部署开展的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全行业深入实践,已现成效。基层是"走转改"的实践方向,"走基层"为新闻采编指明了实践途径;在新闻采编中,"转作风"与新闻源主体、新闻传播主体、新闻收受主体等三个主体产生关联,或直接或间接影响到这三个主体的作风转变;而"改文风"则涵盖两个层面的改变。围绕"走转改"这一采编实践和理论探讨,厦门卫视努力探索有特色的"走转改"之路。  相似文献   

13.
罗惠妍 《新闻窗》2014,(3):17-18
随着基层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与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基层人民精神需求日益增强。基层新闻机构是基层文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基层记者则是基层新闻机构工作开展的直接实施者,他们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基层新闻机构的工作效能。基层记者必须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提升新闻采编能力,将基层新闻工作推向一个新的起点。  相似文献   

14.
在新闻竞争中,有些基层通讯员的稿路越来越窄了,与记者同挤一班车,抢新闻总处于下风.如何避免这种现象?变思路、拓稿路是一种明智选择.只有拓宽投稿渠道,才能充分发挥通讯员身在基层、生活在群众中的长处.近些年,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稿件质量和采用率明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在新闻竞争中,有些基层通讯员的稿路越来越窄了,与记者同挤一班车,抢新闻总处于下风.如何避免这种现象?变思路、拓稿路是一种明智选择.只有拓宽投稿渠道,才能充分发挥通讯员身在基层、生活在群众中的长处.近些年,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稿件质量和采用率明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一批"80后"的新记者进入采编队伍,他们大多受到专业新闻教育,思想活跃,长于发现,对新闻队伍素质的提升起到了不小作用.相较而言,他们缺的是实践经验,以及在实践中体现"三贴近"的本领.对年轻记者来说,与老记者一起到基层从事新闻实践活动,是难得的学习机会.新形势下,这种传帮带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17.
常听一些基层通讯员感叹:“在基层,整天和人民群众在一起,哪有什么新闻啊!”这真是身在宝山不识宝,错把优势当劣势了。和那些国家通讯社和省以上报纸的记者相比,我们基层通讯员也有自己的优势,我们的优势在于身在基层,在于整天和人民群众在一起。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产生新闻的主要源泉,无数取之不竭、写之不尽的新闻素材,蕴藏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之中。联系群众,是记者和通讯员必须  相似文献   

18.
基层有新闻,最精彩的新闻来源于基层。曾有一位年轻的记者问新闻界的老前辈穆青"记者怎样才能尽快成才?"穆青告诉他,成才没有捷径也没有秘诀,记者只有把根扎在人民群众之中,才能成就一番事业。穆青认为,做记者决不能高高在上,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一旦脱离了,记者的职业生命也就完结了。联系新闻战线深入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记者认为,新闻工作者更应当加强和基层群众的联系,积极到新闻一线去、到基层去,释放自己的正能量。一、带着责任走基层走基层是一个"苦旅",或者说是一个"苦差"。因此,有的记者不喜欢走基层,认为到基层采访又苦又累,有可能走了基层之后依然是没有成效、两手空空,还不如  相似文献   

19.
自"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新闻战线启动以来,新闻工作者脚下接地气,心中有底气,笔下添灵气,报道显生气,一时间"走转改"成为当下社会各阶层关注的热点话题。基层是新闻的富矿沃土,"走基层",单纯下去不是目的,而是要从基层获取鲜活的新闻素材,写出有影响力、有震撼力的报道。新闻工作者在"走转改"时,怎样才能  相似文献   

20.
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坚持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宗旨、履行新闻工作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是落实"三贴近"要求、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和感染力的重要途径,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工作者综合素养的有效举措。"走转改"对广播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有哪些方面的改变呢?走基层:做接地气的新闻走基层是"走转改"最基础的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