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898年,中国的青年知识分子开始赴日本留学,到1904年前后,留日学生已有3000人之多,1906年更增至10000多人。这些留学生在日本形成了一个具有政治见解的知识阶层,“他们比任何人都热心地追求那号召他们为自由而斗争的理想”。他们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而创办的华文报刊,就充满了这种对革命理想的热烈追求。这种华文报刊累计达六七十种,这使得日本成为当时革命报刊活动的重要基地。本文拟对20世纪初中国留日学生创办的华文报刊的历史与作用作一概述。一1.同盟会成立前留日学生创办的华文报刊由留日学生创办…  相似文献   

2.
清末留日学生历来是学界关注的焦点。《湖北学生界》是清末湖北留日学生创办的第一份以省命名的刊物,其出版发行模式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研究其出版发行状况,有助于掌握近代留学生刊物及其思想传播的主要途径及其影响力,进而理解此时期刊的出版历史。  相似文献   

3.
在河南新闻史上,《豫报》是创办较早的报刊之一。不过,《豫报》并不办在河南,而是河南旅居日本的留学生在东京创办的,由日本运到国内发行。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被列强瓜分的危险更加严重。国内各省一些具有初步资产阶级民生革命思想的爱国青年知识分子纷纷负笈东渡,到日本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当时,同盟会对河南籍留日学生十分重视。孙中山亲自接见了河南籍留日学生,并向他们进行了革命思想教育。在革命派的影响和帮助下,河南籍留日学生筹集资金,于一九○六年十二月办起了带有河南地方性的政治刊物《豫报》。《豫报》第一号上刊出的《豫报公启并简章》中说:“本报以改良风俗、开通民智,提倡地方自治,  相似文献   

4.
常江  杨奇光 《青年记者》2016,(28):24-25
国人讲述中国故事的话语实践其实可以追溯到清末时期.据学者考证,1909年由王慕陶等人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创设的远东通信社是国人在海外最早创办的通信社.①民国时期,又有留日学生创办东京通信社、华瀛通信社,留欧学生创办巴黎通信社.尽管受资金、人员等限制性因素的影响,这些海外通信社难以形成较大的规模和影响,但国人早期创办海外通信社的实践,对打破当时国外通信社对国际舆论的操控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我国的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5.
19世纪末期,外国传教士与维新派在传播西学方面作出的努力,以及20世纪初的出国留学潮,改变了中国知识界对于西学的态度。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大力介绍西方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历史,号召人们推倒清朝统治,当时先进的知识分子,纷纷以平等、自由、博爱的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物竞天择”的进化论。考察现状,总结历史,探求救国救民的方案,新书报竞相创刊发行,如从1899年到辛亥革命前,仅留日学生创办的革命刊物就有30多种,并渐以东京和上海为轴心,形成了介绍西方社会科学的报刊网,大量刊载相关的译著。“自1902至1904年,几乎一半翻译书籍与历史和制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叶建 《中国出版》2012,(19):60-62
19世纪末期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大批中国青年赴日留学,并在日本逐渐形成了一股政治、学术力量。20世纪初,晚清留日学生创办了大约97种学生期刊,[1]并通过多种渠道将期刊销售到国内外华人世界中去,进而影响了晚清的政治、学术格局。关于晚  相似文献   

7.
2021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这场革命,所传播的民主共和的理念,深刻影响着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包括中国女性命运的变革.文章通过对辛亥革命前后,上海创办的《女学报》《女报)》《女子世界》《妇女杂志》《新女性》《女子月刊》等6种女性期刊的介绍,梳理近现代以来中国女性期刊发展的脉络,展现其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所担当的社会责任,及其在舆论层面所起到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早期科技学术期刊的传播学思想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张惠民 《编辑学报》2005,17(2):81-83
以清末民初创办的几种期刊为例,剖析中国早期科技学术期刊的传播学思想.认为:期刊这种新的大众传播媒介,在当时社会得到广泛应用和重视,它在宣传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和传播国内科技研究成果等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编辑们在做好把关人、优化传播媒介、注重传播效果的研究诸方面都有很好的尝试;这些办刊经验为我国现代科技学术期刊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社办期刊,想说爱你不容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办期刊,顾名思义,是由出版社主办或主管主办的期刊.离开出版社之母体,就毋庸谈什么社办期刊.近几年出版社关注期刊、创办期刊,几成热潮,这无疑与国内出版环境和形势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0.
徐颖 《兰台世界》2013,(13):142-143
<正>《河南》杂志是清末留日学生创办的以省命名的刊物,作为同盟会河南支部的机关报,《河南》以其活跃的革命言论、巨大的发行量和庞大的销售传播网络在留日学生后期创办的革命报刊中有显著特点,研究其出版发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一、《河南》创刊:河南留日先智者唤醒  相似文献   

11.
1905年12月下旬,为抗议日本文部省发布<取缔清国留学生规则>,辍学回国前摄于日本东京照相馆(时年三十一岁) 编者按:时值辛亥革命90周年之际,我们特选编此组图片纪念近代民主革命烈士秋瑾女士. 秋瑾(1875-1907)字璿卿,号竞雄,自号鉴湖女侠.浙江山阴(今绍兴)人.1904年(光绪三十年)赴日本留学,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次年先后加入光复会和同盟会.  相似文献   

12.
辛亥革命前,陕西地方政府创办学堂教育体系,给陕西地方带来了新气象。辛亥革命后,民国肇兴,陕西亦着力推行新式学校教育体系,"求学入士"与"求学入仕"并存。辛亥革命前后的陕西学校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独特的地方性。  相似文献   

13.
辛亥革命前,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国内外创办了很多刊物,这些刊物疾呼推翻腐朽的清王朝,同时宣扬了民主革命的思想。《秦陇报》和《关陇》《夏声》就是在这一时期由陕西旅日学生在东京创办的杂志,《秦陇报》最先创办,但存活时间也最短,只出版了一期。之后由于旅日学生来自不同学校分成两派,分别创办《关陇》和《夏声》,这两份杂志与《秦陇报》既有传承也有沿革,本文从三份期刊的文本内容分析《秦陇报》至《关陇》《夏声》的宗旨变化。  相似文献   

14.
高峻 《出版史料》2003,(2):92-95
综合性自然科技期刊是期刊的重要种类之一。它的创刊标志着自然科学期刊与哲学社会科学期刊的分开。同时,它也表明学科虽越分越细却又是无法分割的,整体上有交叉综合化发展的趋势。中国人自办最早的综合性自然科学期刊是辛亥革命时期杜亚泉办的《亚泉杂志》。1900年创办的《亚泉杂志》在较广泛的学科领域中,较系统地介绍了西方最新  相似文献   

15.
林章碧 《编辑学报》2021,33(1):114-118
通过分析国外综合开放存取(OA)期刊的发展历程,为我国创办OA期刊提供借鉴.以《PLoS One》和《Scientific Reports》为例,分析国外大型综合OA期刊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我国创办同类型OA期刊的意义,并提出3种运作模式.我国创办大型综合OA期刊可缓解国内期刊资源不足与发表需求之间的突出矛盾、确保科技首发权、减少科研经费外流、培养良好的学术风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可考虑3种不同的运作模式:纯商业、公立型和混合型,并设立相应OA期刊的管委会,为期刊的良性发展保驾护航.我国应吸取国外综合性OA期刊的经验和教训,将期刊质量放在首位,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型综合OA期刊的多模式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思考留学生力量对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会发现留日学生与同盟会革命党的紧密联系;取缔《规则》运动的兴起;诸多革命报刊的出版,这些运动与抗争都不同程度地为推动革命起到了相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丁健 《兰台世界》2012,(6):16-17
在清末复杂的国际国内背景下,有三股政治势力备受瞩目,它们在当时都非常有影响.但辛亥革命后,掌握政权的理应为革命党,可为什么政权最终却转移至北洋集团手中?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选择《林业科学》为研究对象,对其2011-2015年刊载文章的参考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作为我国林业优秀期刊,《林业科学》引文率100%,篇均引文量远高于国内期刊篇均引文量;引文类型是期刊、学位论文和图书等,期刊类引文占比最大;英文引文在逐年增加;引文中期刊类的来源前8位均为国内优秀期刊.分析表明,优秀学术期刊引文量大、质量高,重视引文,刊发文章信息量大,信息价值高.  相似文献   

19.
辛亥革命时期著名“报人”范鸿仙不仅参与创办当时影响巨大的“竖三民报”,而且还是著名记者和评论家。他的为民办报,做民众的喉舌,重视评论和漫画的功效等新闻思想及对新闻事业无限热爱忠诚具有恒久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尤其是抗战前,是中国图书馆事业及图书馆学发展史上的一个兴盛阶段,与此相适应的是中国图书馆学期刊家族的迅速崛起。据不完全统计,整个民国时期,中国图书馆界共创办各类期刊130余种,其中图书馆学专业期刊达近百种,占总数的70%。这个庞大的图书馆学期刊家族的兴起,不但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