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9年10月20日下午,由浙江传媒学院影视艺术学院影视文学系承办的“中国当下电影创作动向”研讨会在杭州紫荆花路397号云峰艺术天地二楼举行。参与者以影视文学系教师为主,浙江大学胡志毅、范志忠、刘翔、盘剑四位教授应邀与会。研讨会由吴毅(南野)教授主持,汪振城教授致辞。一、关于“中国式大片”的忧虑南野:今天研讨会的主题有这样一个背景:中国电影“金鸡奖”刚刚颁发,《集结号》再次获奖。同一部影片先后获得了政府奖(华表奖)与专家奖(金鸡奖),是否表明了中国电影学者眼下的一种价值取向,值得深思。其次是近期院线国产影片的票房涨势明显,是让许多人兴奋的现象,需要关注。向宇:首先,我简单谈谈大片在当前中国电  相似文献   

2.
高珊 《东南传播》2022,(3):79-81
话剧IP的影视化开发,成为当下中国电影产业融合大背景下的一个趋势,这也使从电影现象学的角度研究“电影经验”,分析戏剧改编电影与观众的互动关系变得十分重要。从电影现象学的视角出发,从戏剧舞台到“触摸电影”实现了戏剧改编电影作品的感知方式变异。电影主体的视角存在内在认同的强情感性和外在认同的强悬念感的两种选择,“观众身体”与“电影身体”的互动存在“纵向意识”与“横向意识”的混合影响认同模式的动态结构。  相似文献   

3.
影视文化三论(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就影视文化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作了较为系统、完整的梳理。关于“影视文化界定”,涉及到:①电影、电视与影视;②“影视文化”的三个系统;③电影、电视文化的共性与差异等问题。关于“影视文化(广义的)构成”,涉及到:①物质层面;②制度层面;③观念层面等问题。关于“影视文化(狭义的)几个基本关系”,涉及到:①社会历史与“影视艺术本体”之关系;②影视艺术本体自身的几个关系;③影视艺术本体与受众的关系等问题。本刊将分两期连载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4.
2005年,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作为国家一级学会,为纪念中国电影的百年诞辰,特地在2005年举办、协办了一系列学术活动:5月,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联合主办了“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之“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学术研讨会”;6月,参与协办了由北京大学艺术学系、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美国亚洲电影协会联合主办的“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电影与亚洲电影、中国电影百年纪念国际学术研讨会”;10月,与本刊编辑部联合主办了“百年中国电影与大众传媒”学术座谈会。这一系列活动充分体现了学会致力于“推进影视教育事业,繁荣影视文化与学术”的宗旨。为集中体现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纪念百年中国电影的成果,本刊特约请学会的会长、副会长从不同角度各自撰文,集结成这一“纪念专辑”,以纪念。  相似文献   

5.
在推动动画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各国均根据其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推广方式,如韩国依靠游戏推广动画、日本依靠漫画推广动画、美国依靠电影推广动画,而我国的动画产业是靠电视发展壮大,注定了电视媒体是推动动画产业不可小觑的重要力量.所以,审视动画产业的现状和思考动画产业的未来,必须与电视的发展结合在一起,纳入蔚为壮观的影视文化生态系统中.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中国动画电影故事内核、衍生产品和营销模式等局限于低龄化的发展方式已经成为阻碍整个影视产业链扩展的主要因素,如何实现儿童化与成人化、国内观众与国外受众同步影响和同步营销,迅速融入日益规模化、产业化的互联网影视文化生态系统,是当前值得思考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刘彤 《传媒》2021,(5):28-31
回顾国产动画历史,"中国学派"不仅奠定了中国动画的艺术高度,也为中国动画人才队伍的构建、优化和提升做出了积极探索.与此同时,"中国学派"在商业性营销、电影语言运用、现实题材和全龄化故事讲述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也成为其遭受欧美动画挑战和国内影视观众诟病的主因.全方位认识"中国学派"在模仿中蹒跚学步、在包容中独辟蹊径、在融合中开创未来的创作历程,对当下动画专业开展人才培养具有很强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昆  王臻 《编辑之友》2023,(1):102-109
奥斯卡电影是美国文化的“先行军”,研究其中的中国形象有助于把握美国社会对中国的态度及其背后的文化意图。奥斯卡电影里百年中国形象经历了从“东方古国”到“落后中国”“摇摆中国”再到“多元邻国”的嬗变,总体表现为多重性和复魅化的奇观社会。奥斯卡电影全球票仓布局与“两个美国”共同促成了这一形象的生成,美国电影文化力又按照自身价值体系改写中国文化,所塑造的“球土化”中国形象表征着西方对东方文化的拼贴与重组,也带给中国人身份认同的迷思和反思。  相似文献   

8.
关于动画影视艺术规律的一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于动画艺术工作者,特别是主创人员来说,动画影视的艺术规律是应当首先解决的认识问题。事实证明:对这一根本问题不作探究,总是让认识停留在经验上,创作活动就难免时时陷入迷惘。以下仅从动画影视的艺术特性和动画创作的对象性这两个基本视角出发,对动画艺术的规律及创作中的一些问题作一点探讨。一、动画影视的艺术特性决定其艺术规律每一门艺术都有其独自的特性,即这门艺术所独有或占居主体而其它艺术却不具备或并非主体的品性。“动画影视”作为一个概念,其概念主体是”影视”,因而它与其它的影视种类有着相通的共性。而“动画…  相似文献   

9.
秦洪伟 《传媒》2016,(20):76-78
本文在阐述景观艺术、电影艺术与意象经济媒介背景与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电影中的地域化景观艺术创意对电影艺术产业的推动作用.提出以具有传媒属性的地域景观规划设计为载体,能更好地传播中国优秀文化,进一步适应和促进我国艺术媒介经济全球化.  相似文献   

10.
电影和所有的艺术作品一样,有着自己独特的形式。“认知电影理论”创始人大卫.波德维尔对电影“形式”与“风格”方面的概念思考是缜密而周全的。在此,笔者将在大卫.波德维尔对电影形式认识的基础上,结合优秀影片分析,探析电影“形式”与“内容”“形式”与“期待”“形式”与“意义”的内在叙事逻辑。一方面论证形式在影视艺术中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帮助读者从过往直觉方式的观影惯性中跳脱出来,实现多维分析、理解创作者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11.
江兆健 《视听界》2001,(3):37-39
了解电影电视嬗变历史的影视研究学者或创作实践者,大概都很难会否认这样一个事实:作为电影和电视的科学门类中一个已经不再显得年轻、可事实上却又时常为学者与实践者所忽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剪辑分支学科,有着自身独特的“社会化”(借用社会学术语,即影视剪辑的“成人化”)的历程。剪辑从技术形态走向艺术形态、从艺术  相似文献   

12.
浅谈象征手法在张艺谋电影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励思 《新闻世界》2011,(7):238-239
象征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手法之一,最早是在文学作品中运用,后来扩展到影视艺术。张艺谋所执导的电影运用象征手法几乎达到了挥洒自如的程度,向世界充分展示了中国电影的崭新形象。本文以张艺谋导演的电影为例,探讨了电影创作中象征手法的多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与成熟,特别是基于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的数字动画技术在影视创作中的广泛运用,集群化控制技术的作用日益彰显出来,甚至成为许多影视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创作手段.本文通过对集群化控制在影视创作中的运用效果的分析,重点阐述了数字动画技术应用中,几种有代表性的集群化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4.
电视能不能称为艺术,电影、电视能不能合称“影视”,长期以来一直在业界存有争议。对此本文提出“影视是艺术”的判断,并且论证了这个判断的成立是由影视共用的一套符号系统所决定的。本文提出“符号”是各门类艺术的基本通性,影视艺术所具备的符号性具有多元化、复杂化、通感化、隐喻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邵猛 《编辑之友》2018,(3):56-61
中国电影当下处在一个“能指的狂欢”时代,文本中原有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被架空或重置,能指的狂欢和所指的消亡造成文本价值的空荡,唯技术论的低端奇观电影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景观电影大量出现;在这个泛影像化的时代电影生产者极力重构能指的炫耀性,商业面前话题性大于文本自身;众多跨界导演成为中国电影票房的主力军,表现出中国电影产业的不专业和不成熟;与创作能力相比,中国电影面对的是一场“中国制造”式的态度危机.  相似文献   

16.
上海“孤岛”时期的艺术报刊是研究中国在战争时期艺术史的重要文献.文章结合“孤岛”艺术期刊产生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对这一时期包括电影、戏剧、美术、音乐等在内的艺术期刊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由此勾勒出“孤岛”时期艺术期刊的发展概貌.  相似文献   

17.
国产英模电影传播的生态视域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模电影的传播是一个有机的文化生态系统.由于价值诉求的不同,代表官方文化、学术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电影宣传与评论在英模电影传播中突显矛盾和冲突是导致国产英模电影传播困境的原因之一.建构良性的传播生态与系统,从“主导”到“主流”,让“学术”化“大众”,变“断裂”为“系统”,三维统一、整体联动是实现英模电影传播价值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张爱玲的作品历来被影视导演所青睐,她的作品多次被改变成电影、电视剧、舞台剧等.本文将以张爱玲小说《半生缘》与许鞍华导演的同名电影《半生缘》为例,结合小说作为语言艺术和电影作为综合艺术的特点,通过探究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塑造与环境描写三个方面,分析小说与影视改编的区别与联系,为创作者在今后的创作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贡献于中国影视教育发展--中国高校影视学会20年功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星 《现代传播》2004,(1):98-99
在中国多如牛毛的社团学会中,从事学术研究活动的不知有多少,但中国高校电影电视学会确是真心关注学术研究的学术团体;在全国为数不多的影视艺术学术团体中,关注学术理论研究的不少,但像中国高校电影电视学会这样以国家一级学术团体身份确立影响的也算仅有;而在全国高等学校各种学术团体中,只有中国高校电影电视学会是国家确立的影视艺术一级学会.可见,学会在中国影视艺术研究中具有怎样重要的地位.走过20年学术历程的中国高校电影电视学会,在上个世纪的十余年间,为联络高校同仁,积极努力,对于从无到有的中国影视艺术教育事业的开展,起了重要作用,对于推动中国影视艺术学科前进,对于研究视野的扩大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电影是一种用摄影机“观看”的艺术,因此电影展现了摄影机“眼中”“窥看”到的世界.看电影行为本身满足了人们的窥视欲,这使电影创作中“窥视”题材层出不穷, “窥”这一特殊视角往往也被赋以特殊摄影技法.笔者就“窥”这一话题,剖析“窥”电影行为的审美价值导向并结合实例分析电影“窥”视角的艺术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