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钟旭 《情报学报》2000,19(2):187-192
文章从情报学、图书馆学、档案学的学科关系、工作内容与方法等入手 ,分析了 194 9~1985年三学科间跨学科研究的产生背景和基础 ,对三学科间跨学科研究的形式、规模、强度以及跨学科研究著者的著文分布规律等问题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共词网络是科学知识网络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总结了针对学科的共词网络研究的方法、程序和图谱绘制流程,采集了1900~2012年图书馆与情报学领域国际期刊的数据,将其中的高频关键词利用学科共词网络图谱展示出来。在剖析网络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得到7个子网络,其主题分别对应于知识管理、图书馆、信息检索、信息技术、文献计量、信息政策、电子商务等,7个图书馆与情报学领域的热点主题基本都是图书馆与情报学目前研究的热点主题。本文还设计了主题-主题共现矩阵,使用了以主题本身为节点的主题层级的网络图谱揭示了这七个主题之间的关联,分析了七大热点主题的核心关键词词频随着时间变化的演化图谱,最后着重对学科共词网络的研究方法的局限性进行了反思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选取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各4种核心期刊,构建近30年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引入学科隶属度和G-N聚类算法,对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的知识地图进行共时和历时分析。研究发现:该领域的关键词共现网络符合复杂网络的基本特征。共时分析发现:可将该领域划分为10个板块;属于情报学的5个(信息组织、信息检索、文献计量学、用户研究与服务、网络技术);属于图书馆学的4个(信息资源建设、文献学、资源共建共享、图书馆事业);两学科关注度相当的1个(开放存取)。历时分析发现:1990年以前图书馆学研究的体系性更强;1990-2000年,情报学的发展态势强于图书馆学;2000年后图书馆学则强于情报学。  相似文献   

4.
为洞悉“十三五”时期我国高校图书情报学期刊发展重点,推动图书情报学领域深入研究。文章以《大学图书馆学报》与《图书情报知识》为例,利用内容分析法、关键词共现分析法与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十三五”期间这两本期刊收录文献的研究主题与热点进行比较分析。《大学图书馆学报》注重读者用户群体、聚焦传统图书馆学科领域;《图书情报知识》则更注重信息用户群体、聚焦图书情报学学科新兴领域。“十三五”时期高校图书情报学期刊发展重点是:助力国家文化事业建设;坚守学科传统,创新学科理论;关注信息科学前沿探索。  相似文献   

5.
刘晓波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23):54-58,85
采用关键词共现分析方法,分别对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论文的高频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进而得出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的研究特征。在此基础上,从逻辑起点和基本支撑角度两个视角比较分析两个学科研究的差异性:图书馆学以图书馆事业为逻辑起点,以人文为基本支撑角度;情报学则以信息开发为逻辑起点,技术是其传统支撑角度。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情报学核心期刊中研究知识管理的文献进行关键词关联规则挖掘,并依据规则进行文献内容分析,得出情报学界对知识管理研究的现状与总体特征;通过与学术界知识管理研究热点内容进行对比,发现情报学界对知识管理研究的特色在于知识服务和人文特性,并对其研究价值进行分析,以期为情报学界对知识管理的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探索学科间知识交流活动,明确学科结构,对其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图书情报学科为例,观察其知识的流入与输出情况,包括知识从哪个学科哪些方面流入以及输出到哪些学科哪些方面。[方法/过程]选择图书情报领域12种核心期刊作为数据来源,以CNKI的学科分类为标准进行学科划分,使用可视化软件工具Gephi,从参考和引证两个角度探讨图书情报学科与其他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情况。[结果/结论]图书情报学科与计算机科学、基础科学综合、经济管理等学科联系紧密,学科结构趋于稳定;图书情报学科的参考总量远远小于被引总量;自引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和外部学科交流频繁。  相似文献   

8.
进行学术期刊关键词分析对于掌握学科主题和学科构成脉络具有重要意义,由此本研究利用网络嵌入技术提取了大型关键词关联网络的高阶信息,并利用聚类算法对“图书馆学;情报学”学科进行关键词主题可视化分析。首先,刻画了关键词之间的局部聚集和全局分布,并分析了最近四年中该学科的热度持续、热度增加和热度减退主题,最后通过国内外关键词关联网络对比揭示了中外研究热点异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作为一门与信息技术密切关联的学科,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为情报学带来了诸多影响。有效梳理和整合这些影响的发展脉络与应用场景,强化人工智能在当前情报工作中的角色与作用,能为情报学相关研究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启示。[研究设计/方法]聚焦情报学领域人工智能相关研究,从高被引论文、文献共引、主题词共现三个维度对人工智能在情报学中的知识基础及其演化和研究热点予以分析与解读。[结论/发现]归纳了人工智能研究对情报学的影响,主要包括促进情报学研究主题的衍生和情报学研究方法的革新两方面,并从理论创新、研究对象拓展、信息服务提升与学科建设四个方面探讨人工智能在情报学领域可能的应用。[创新/价值]通过对情报学领域人工智能相关研究进行深入量化分析和定性研究,探讨和揭示了该主题下研究热点、研究趋势和相关发展规律,为相关领域学者提供一定借鉴与启发。  相似文献   

10.
分别使用SATI与CITESPACE选取中国知网的数据对学科服务研究的论文进行关键词共现、作者共现等知识图谱的演绎,将两者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根据中文关键词特点将同义词合并,采用Ucinet、Netdraw软件进一步绘制了改进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研究得出学科服务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及核心机构。结果表明,国内的学科服务研究缺乏合作,未形成一个被广泛认同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中国知网(CNKI)中的中国引文数据库(Chinese citation database)引文统计功能,对历年《当代图书馆》被引文献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旨在说明《当代图书馆》不断提升的学术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12.
引文分析是图书情报学的重要贡献.引文分析的局限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对伪引的难以控制、对漏引的难以确认和对引用动机的难以辩识.引文分析局限性的根源在于“唯引是举”.引文分析是以整部文献为单元的分析,而互文性分析是以一个文本内部的话语为单元的分析.引文分析是基于形式的表层分析,而互文性分析是基于内容的批评性分析.互文性分析的目的在于揭示文本话语隐含的文化、心理、政治意义.互文性分析中的互文性类型包括语句互文、字词互文、体裁互文、修辞互文等.图书情报学理论应该关注互文性分析.进行互文性分析,有利于拓宽和深化图书情报学理论,有利于加强图书情报学理论的社会影响力.互文性分析与内容分析之间有区别.  相似文献   

13.
14.
在阐述贝叶斯分析在情报分析中应用的现状、贝叶斯分析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案例研究为主线,着重研究贝叶斯分析在情报分析中的应用,其应用步骤包括:建立假设群、估算初始概率、建立证据列表、估计似然比、通过贝叶斯公式计算后验概率、持续监控等。  相似文献   

15.
类书纂辑法和别裁法在表现形式上同为摘抄征引,裁篇别出,易被混淆,实际上二者不能等同.类书重在"抄",述而不作,但类书的这种抄录往往支离破碎,不关注著录源流的意义。"别裁"作为我国古典文献著录中的主要方法之一,在裁篇别出之后往往在每个篇目之下标有子注,申明所自。同"类书的纂辑"比起来,"别裁"能够达到"旨存统要,显著专篇"的功效。  相似文献   

16.
共词分析与共引分析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从共词分析和共引分析的起源、研究对象及性质、前提假设、影响因素、应用过程及范围以及存在的问题几个方面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得出若干结论.  相似文献   

17.
网络分析方法在引文分析中的整合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随着社会网络分析在各学科领域的不断渗透,复杂网络理论的兴起和可视化技术的进步,引文分析面临着研究范式从个体主义到整体主义的转变,研究方法从统计分析到网络分析的融合。本文通过对引文网络形成过程和本质属性的探究,以及对网络分析方法理论前提和分析原理的考察,探索网络分析方法在引文分析中的整合途径。具体包括测度引文网络整体结构特性,探究网络结构的形成机制和演化过程,分析引文网络的细分结构、可视化引文分析过程与结果等方面的整合。图1。表2。参考文献28。  相似文献   

18.
大数据分析与情报分析关系辨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包括大数据分析在内的大数据理念和方法引起了图书情报界的密切关注,成为情报学的热点话题之一。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大数据分析与情报分析有着天然的联系,两者既有共性,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共性表现在看重对数据的定量分析,关注多源数据融合和强调相关性分析三个方面。同时,两者在数据对象、数据规模、分析任务与分析时机等方面又各具特色。本文认为,应该充分认识这些共性与差异,把情报分析的特色与优势发挥好,以迎接大数据带来的挑战。表1。参考文献25。  相似文献   

19.
20.
以Web of Science中SCI-E、SSCI数据库1991~2010年的数据作为统计来源,对其进行计量分析,根据时间序列,将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分为4个时间段,运用关键词共现分析法,分析每一时间段的研究重点。同时对文献的合著作者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离析出数字图书馆研究中的主要学术合作群体及其研究的热点问题,多角度揭示数字图书馆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