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悉昙章》是古代印度人学习拼写梵语的一种初级教程,中古时期随佛教传入中国后,在中国僧俗间受到普遍重视,并对中国的语言、文学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如汉语音韵学中的等韵学、文学中的诗文声律理论、敦煌发现的《悉昙章》歌辞等都是在它的直接影响下产生的。但翻检中古时期的各种内、外典目录,《悉昙章》几乎未曾被著录过,目前保存下来的《悉昙章》,也只有唐代智广的《悉昙字记》一种。那么,当时《悉昙章》传播的实际  相似文献   

2.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董志翘教授,研究中古汉语与训诂学成绩斐然,发表了一百多篇学术论文和《训诂类稿》、《中古虚词语法例释》、《〈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词汇研究》等专著多部,深得学术界的重视。2000年4月查先生所著《中古文献语言论集》又在巴蜀书社出版。 该书收21篇论文,大致分为五组。第一组9篇,属于中古汉语词汇史方面的论文,涉及《高僧传》、《洛阳伽蓝记》、《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等专书词汇研究、敦煌文献等中古文献疑难词语的考释、古汉语词汇与日本语词汇的比较研究等专题讨论、古汉语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等许多方面…  相似文献   

3.
唐初萧瑀所撰志怪集《金刚般若经灵验记》亡佚已久,据孟献忠《金刚般若经集验记》可补遗十五则,其文献价值弥足珍贵.萧书专记《金刚经》灵验故事,诚为“释氏辅教书”余绪,此书为研究唐初佛教信仰提供重要资料,亦是研习唐代小说不可忽视的重要作品集.  相似文献   

4.
鸡足山位于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境内,其山势以天柱峰为中枢,背西北而向东南,前列三峰,后拖一岭,因酷似鸡足而得名。鸡足山佛教历史悠久。相传,佛祖释迦牟尼的大弟子摩诃迦叶僧,抱金褴袈裟,携舍利佛牙,来云南传布佛教,入定鸡足山,开华首门为道场。根据晋代高僧法显《佛国记》所载  相似文献   

5.
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典籍,由于文字多是用梵文写成的,在我国古代有“梵本”、“梵夹”之称。从语言学角度看,一事物有两个名称是历史上常有的现象,但从图书史角度来说则颇不寻常。古代佛教文化活动曾在中国版本学、图书学上有着突出贡献,这其中就能昭示一二。 一、梵本 六朝时期汉文佛教著述里,“梵本”一词已经大量出现。在僧祐(445—518)《出三藏记集》中,“梵本”出现多达八十余处。如卷十三《安玄传》:“沙门维祗难者……赍《昙钵经》梵本来至武昌。”《祐录》(学人对《三藏记集》简称)卷六至卷十二共辑录了一百二十篇翻译佛经的序、记,这些序记一般是译经人在译事完毕所作的,其中一些写作年代在两晋,里面也往往有“梵本”之名,可见,“梵本”早在两晋就已是一个常见的名词,它直接  相似文献   

6.
一《冥报记》是一部唐代初期宣扬佛教因果报应思想的宣教小说集。《旧唐书》卷八五《唐临传》中云:"…所撰《冥报记》二卷,大行于世。"此书成书不久,便有郎余令的续作《冥报拾遗》出现,顾况的《戴氏广异记》中亦举其篇名,大型类书《法苑珠林》、《太平广记》等均有引载。宋以后随着佛教的衰颓,此书失传,只有其引载篇则偶有转引,且讹谬层生。然而此书正如《游仙窟》等在中国久成佚书的作品一样,长期以来被保存在东邻日本。清末杨守敬于日本访书,得此书的一个抄本,杨氏《日本访书志》卷八云相传是三缘山寺写本。日人  相似文献   

7.
晋僧法显于公元399年以64岁高龄西行取经,13年间,游历天竺30余国,取回大批佛经,历尽艰辛,归国译经。法显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陆路向天竺,然后由海路归国的取经者,也是第一个用文字记述天竺见闻的人。他所撰的《历游天竺记传》对研究中印交通、中印佛教、地理、民俗、文化等,是不可多得的宝贵史料文献。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版本错讹,典籍驳杂,使这一文献有关史实尚存在一些需要探究之处。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文献考证,对中国境内出版的近代第一份中文期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名称由来进行了论证,使得《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与《东西洋考》这两份名似相同,而实际不同的著作能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9.
晋代文字学家吕忱,《字林》一书的撰著者,史书无传,其生平事迹,久已湮没。汉字学史诸论著关于吕忱或阙或略,这是汉字学史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李增杰《字林考逸续补》附《吕忱小传》,出自清代方志,记其生平行历之大略,其为可考者非一,本文钩稽古籍,试为推正。  相似文献   

10.
《冥报记》为唐朝初年唐临所撰,是一部鼓吹佛教因果报应的"辅教小说"。其成书时间史书无载,依书中所录故事,大致可推测为永徽年间(650-655)。岑仲勉先生考之为永徽四年(653)。《旧唐书》卷八十五《唐临传》云:"所撰《冥报记》二卷,大行于世。"《冥报记》成书不久,即有郎馀令之续书《冥报拾遗》问世。道世所撰《法苑珠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