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洁 《今传媒》2010,18(10):80-82
相亲类电视节目的功能旨在为受众提供服务和娱乐并丰富受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但是电视相亲类节目在逐步走向开放自由、赢得广告收益的同时,却在传播取向上出现了受众本位意识瓦解、多元价值观为外壳的娱乐泡沫泛滥、收视率竞争指数至上的传播失位、异化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树立以社会责任为本位的健康自律原则,切实提升媒体从业者的职业素养、建立完善的市场,受众节目评价机制的应对策略,以期重塑电视文化传播主流价值的阵地。  相似文献   

2.
电视节目不仅为电视受众提供信息、知识和娱乐服务,同时获取受众的时间和注意力实现其产品价值.近几年来,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创办宗旨的原创文化类节目相继播出,成为电视节目形态发展的新亮点.本文以原创文化类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为例,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其传播技巧和传播效果,为本土文化类电视节目提高传播力、塑造媒介形象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周欣 《青年记者》2012,(11):68-69
近年来,随着社会民主化程度的提高,宽松和相对灵活的文化政策和民众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电视文化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直接促进了电视娱乐文化的繁荣.在收视市场导向和“娱乐文化”走红的大背景下,我国34个上星综合频道纷纷加大节目多元化借鉴研发,娱乐节目风生水起,其对电视节目的创新和凸显电视娱乐文化特色所起到的推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电视娱乐应在受众闲暇之余带去审美享受、思想启迪,寓教于乐.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各大卫视的电视娱乐节目出现异化、泛化、低俗化、同质化现象.  相似文献   

4.
张泽琪 《新闻世界》2010,(8):221-222
近年来,娱乐新闻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娱乐新闻满足了受众的精神需求,为受众提供娱乐、缓解压力。同时娱乐新闻影响着受众的价值观、社会观,影响先进文化的传播和社会氛围的营造。因此,娱乐新闻必须肩负一定的社会责任,发挥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媒体环境的深刻变革也使媒体塑造公众价值观失范现象凸显,新闻报道的碎片化、非专业性、娱乐化对受众认知社会产生负面影响。传播技术对受众思维的异化以及媒体新闻报道的思维模式化使受众情感价值判断产生偏差。而受众的认知和情感决定了其采取的行为,整个社会的行为连绵不断组成了整个社会的文化环境,反映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也反作用于人们的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6.
余静 《传媒》2014,(16)
正通过电视频道,各种体育知识、体育信息和体育赛事吸引着受众的眼球。信息化时代的电视节目,对广大受众来说,其积极意义在于对受众输送各种价值导向。笔者从体育类电视节目中对奥林匹克精神的价值导向、全民参与体育运动的健身导向、体育娱乐化倾向的休闲导向和体育消费的商业导向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当前体育类电视节目的导向功能研究提供参考。 奥运精神的价值导向围绕各种"奥林匹克主义"所展开的体育类电视节目,其内在精神品质和奥林匹克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7.
从方言电视节日看传媒文化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作为大众文化的方言文本,与具有多功能大众传媒特性的电视“联姻”,各类型的方言电视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方电视台播放。本文以方言电视节目发展的历史为背景,梳理方言电视节目由开始的兴盛到语言标准化后的沉寂;从市场竞争、电视传播的本土化和分众化、娱乐至上的时代文化精神、消费社会中的新闻认同形式等多个视角剖析这种“联姻”背后深层次的社会文化背景、受众背景和传媒文化的变迁。  相似文献   

8.
电视作为受众基础最好、传播范围最广的大众媒体,在社会大众中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同时电视也是人们获得信息的重要平台,其不仅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而且还引领人们精神文化的发展。电视节目的制作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需要构思、策划、选好题材、拍摄和后期剪辑,进而制作出一档电视节目。随着人们审美观念和需求的变化,潮流文化、娱乐文化逐渐占据了主流,虽然短期内取得了较好的收视效果,但是忽略了电视节目应具有的社会担当和文化引领的责任,不利于社会风气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为了追求目标受众的最大化,时下的电视节目普遍有一种娱乐化倾向。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受众渴望媒体为他们提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娱乐消遣。 我台大型人文类谈话节目《开坛》,以人文精神的张扬之地、知识才骏的精神大餐为自己的传播理念。由于它是一种窄播化的节目.因此受众范围相对较窄,成为屏幕上的“阳春白雪”,是一种雅文化。依托《开坛》栏目的大型文化活动金庸“华山论剑”,在雅与俗的统一方面做了可贵的探索和尝试,使文化和娱乐实现了一次成功的链接。  相似文献   

10.
电视节目主持人文化影响力,指的是主持人在电视节目生产和传播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具有文化内涵的信息传导在受众当中的效果反应,它是主持人作用于受众精神层面并施以文化影响的一种能力.从本质上来说,主持人文化影响力既是一种效果,是电视文化经由主持人作用于受众的传播效果:也是一种价值.是主持人的文化价值在使用价值上的价值体现.要想追求主持人文化价值在使用价值上价值体现的最大化,来自于主持人的文化自觉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查尔斯·赖特在《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一文中提出大众传播媒介的四大功能:环境监测、社会协调、文化传递以及娱乐功能。当下,很多电视节目十分重视对娱乐功能的挖掘,但在运作过程中对其意义的理解产生了偏差.将娱乐等同于感官刺激,一味利用“新”“奇”“特”的事物来刺激受众感官,吸引受众眼球,忽略了节目的精神娱乐。  相似文献   

12.
沈玉秋 《新闻世界》2013,(7):340-341
【摘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异化的概念。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们在继承了马克思的批判精神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立足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将马克思的异化概念在媒介批判中延伸。他们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的异化问题已转化为更高层次的文化异化,人们丝毫察觉不到自己被生产工具、技术机器所奴役,为文化工业所带来的娱乐所消遣,实质上我们生活在一个尴尬的泛异化时代。  相似文献   

13.
陈上康  张建功 《传媒》2021,(15):50-52
少儿电视节目传播的本质是优秀文化的传播,主持人则是电视节目的重要传播符号.当前主持人的娱乐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主持人肩负着文化传播者与文化产品制造者的双重职责,少儿电视节目的主持人尤其要深刻意识到自身的职责,抵制诱惑,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做好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如此才能赢得少儿受众的喜爱,才能更好地完成文化传播的使命.  相似文献   

14.
高天航 《今传媒》2015,(3):69-70
娱乐是人类生活和社会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媒体都把经济作为衡量业绩的硬性指标时,娱乐或者电视文化其商业属性便被迅速地放大。这种商业属性促使电视产业一味的迎合"收益"的标准,过度的"泛娱乐化"媒体产品因运而生,从而整体降低了电视节目与媒体的价值取向,危害了受众的欣赏品味与鉴别能力;同时,造成此种"泛娱乐化"形成的另一重要因素应该归结于政治,政治因素规范与禁止了过多娱乐以外的内容。在此两种大的因素下,电视节目终于以一种"娱乐盛宴"的形式出现在受众的眼前。  相似文献   

15.
李倩 《新闻世界》2010,(4):111-112
消费社会下,受众和媒介出现了异化现象,受众通过媒介的偏移宣传而倾向于异化消费,成为异化的受众;媒介也因过度追求商业利益而造成管理失范和假新闻泛滥,成为异化的媒介,受众和媒介的双重异化严重影响了整个媒介生态系统的平衡。  相似文献   

16.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个现象使我们深受触动:人们大多数抱着娱乐的动机去收看电视节目,受众对电视文化的“享乐期待值”很高。娱乐是大众的权利,电视传播自然应当为大众提供适当的娱乐。但是这种娱乐成分,经过受众的频道选择而被大大地浓化了。从传播行为来看,商品广告形成了强刺激。这种刺激的指向是消费。在为人们传递商品信息的同时,不以避免地在某种程度上助长着物欲膨胀的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17.
温景屏 《东南传播》2015,(6):115-117
现如今电视节目进入了"后娱乐时代",各卫星频道想要在这个时代占有一席之地便开始加速对电视节目的研发和创新。在2011年,中国电视荧屏上出现了一大新亮点:怀旧元素与综艺娱乐形态相结的具有代际元素的综艺节目。代际元素综艺节目超越了传统的综艺节目的界定,以不同历史年代的人们真情实感作为纽带,聚合了不同年龄阶段的受众群体的感情诉求,体现了文化传承与历史变迁,超越了一般综艺节目的立意层次,体现了主流价值与娱乐精神完美的结合。这些代际元素在综艺类节目的出现满足了不同受众的需求,丰富了现在娱乐节目的形式,使综艺节目的形式更具多样化。  相似文献   

18.
赵玉宏 《青年记者》2016,(35):10-11
影视翻译对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1.基于文化传播角度的理论阐释.作为大众传播的重要方式,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产品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桥梁.影视剧通过对白、场景、影视音乐等内容为受众提供各种信息,如文化知识、消费理念、价值观念及生活范例等,而不只带给受众一种娱乐体验.受众在娱乐之余更重要的是解读深藏在其角色、场景以及内容之中的文化及价值理念,物质文化信息、社会文化信息、宗教文化信息等也藉着语言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以接受美学为视角,通过对《国家宝藏》弹幕评论进行内容分析,讨论文博类电视节目受众的期待视野。研究结果显示,文博类电视节目受众的期待视野由文化期待、娱乐期待、身份期待、情感期待和社交期待等五种期待构成,其中文化期待、身份期待与情感期待尤能彰显文博类电视节目受众在期待视野上的特殊性。要保持自身的吸引力,文博类电视节目应与受众的期待视野保持一定的审美距离,不仅要满足受众的娱乐期待与社交期待,更要通过引导文化期待、平衡身份期待、强化情感期待实现对受众期待视野的超越乃至校正。  相似文献   

20.
虽然不断有数据证实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多数国家社会群体之间的隔阂与分裂在不断拉大.这似乎为电视的市场细分和适位传播提供了存在和发展的有力前提,但这些数据在电视运营和制作人员看来.意义并非如此显著。因为受众的社会属性虽然千差万别,但对于电视节目的价值诉求却惊人的一致,即“资讯”和“娱乐”。这样看来,电视频道的极大扩张和电视节目类型常常不成正比。美国电视业巨头的市场竞争,通常局限于非常有限的主题竞争,如纪录片、电视剧、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