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2009年12月澳门回归十周年之际,中央电视台推出大型电视纪录片<澳门十年>.这部八集纪录片用影像记录澳门自回归十年以来的风雨历程,用人物故事见证澳门回归十年来发展中的"变与不变",向世人昭示中国政府"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针的成功实践,让世界看到了一个真正的澳门.  相似文献   

2.
回归盛典     
全书从“香港历史沧桑”、“澳门问题的由来”、“新中国成立是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根本条件”、“香港回归庆典”、“澳门回归庆典”五个方面,真实地记录了香港、澳门的历史,回归的过程和庆典的盛况。  相似文献   

3.
回归之路     
里蓉 《兰台世界》1999,(12):31-32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邓小平同志集中党中 央的集体智慧,经过深思熟虑提出的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的伟大战略构想.它的提出,使中国人民收回香港和澳门,进而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得以实现.那么,"一国两制"是如何在澳门从理论进入实践,由构想变成现实的呢?在这里,我们不妨追溯一下澳门的回归之路.  相似文献   

4.
回归之路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邓小平同志集中党中 央的集体智慧,经过深思熟虑提出的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的伟大战略构想.它的提出,使中国人民收回香港和澳门,进而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得以实现.那么,"一国两制"是如何在澳门从理论进入实践,由构想变成现实的呢?在这里,我们不妨追溯一下澳门的回归之路.  相似文献   

5.
继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地区行使主权以后,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将对澳门地区行使主权.这同样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而在澳门回归前夕,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倪波教授和澳门文化司署高级技术员吴国材先生出于对澳门的图书馆和博物馆事业作一"历史性回顾及总结"的目的而联袂撰写的《澳门图书馆与博物馆》(1997年9月版,澳门)一书,则为澳门的回归献上了一分专业上的贺礼.  相似文献   

6.
香港、澳门先后在阔别祖国150年和400年之后,终于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回归前,因考虑到港澳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国家决定在对港澳恢复行使主权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1条的规定,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并按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针,不在港澳实行社会主义的制度和政策.  相似文献   

7.
“一国两制”方针有力地推进了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1997年香港顺利回归祖国,是对“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今年,中国政府还将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今后解决台湾问题也必将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进行。大力宣传“一国两制”方针,报道好澳门回归盛事,驳斥李登辉的“两国论”,已成为当前新闻宣传工作的重点。为此,我们组织了这组专题文章,回顾、总结以往“一国两制”报道的规律和方法,对即将到来的迎接澳门回归报道提供新鲜经验和对策建议,为宣传“一国两制”方针的报道日常化寻找思路,让“一国两制”的宣传不仅体现在香港、澳门回归前,更要体现在回归后,体现在报道内地各省区处理与台港澳关系问题的具体作法中。  相似文献   

8.
12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澳门表示,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中国对“一国两制”的信心和决心都绝不会动摇。习近平是在出席庆祝澳门回归十五周年大会时做上述表述的。这也是香港“占中”清场之后,中共高层首次就港澳政制表态。舆论普遍认为,习近平此番对澳谈话,在很大程度上是同时说给香港和澳门听的,客观上对香港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9.
“十五”计划是香港、澳门回归后国家制定的第一个中长期计划。在全国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上,来自香港、澳门特区的政协委员们畅所欲言,积极谏言献策,他们深信祖国内地的快速发展必将给香港、澳门带来新的历史机遇;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港澳地区、祖国内地,携手并进,必然共创民族复兴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0.
《中国广播》2009,(8):I0001-I0001
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主办的“我看澳门回归十年”有奖征文活动于2008年11月启动,截至2009年6月,共收到来自全国1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海外的来稿300余篇。许多来稿通过作者亲历的人和事,真实地反映十年里澳门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变化,“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在澳门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11.
在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后,继续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最终解决台湾问题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重温毛泽东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自从香港、澳门先后回归祖国后,全球华人逐渐关注起面积仅为20余平方公里、人口只不过45万的澳门。文学评论家刘登翰先生曾在其主编的《澳门文学概观》中写到:澳门在世人的心目中,至今还是一个谜。澳门的文化、出版在当今世人的心目中更是一个谜。在探讨回归后澳门的华文出版路线前,让我们先轻轻撩起她的神秘面纱。 澳门早期华文出版 20世纪80年代以前,葡萄牙政府是采取比较殖民化的方式来管治澳门,对中国文化、华文出版是不提倡、支持和扶  相似文献   

13.
1月17日,第三届"中国银行杯"高尔夫邀请赛全国赛在海口观澜湖高尔夫球会完美收官。一百多位来自中国大陆、新加坡、香港、澳门的高球爱好者在观澜湖球会黑石球场参与了最终角逐。最终,来自新疆的选手吴永忠和来自香港的选手PHANG YIK FUI分别以75杆和73.6杆的优异成绩夺得总杆冠军和净杆冠军。"中国银行杯"高尔夫邀请赛始创于2010年,赛事覆盖中国大陆全境,并延伸进入新加坡、香港和澳门三地。自创办以来,已吸引了  相似文献   

14.
随着澳门回归的日益临近,祖国内地越来越多的人们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澳门。他们渴望了解澳门,认识澳门,一睹它的风采。作为内地媒体理应担当起这一职责,把宣传澳门,沟通澳门与内地的交流提到一个重要的议事日程。前不久,我们前往澳门进行了采访,取得了一些感性认识,获得了一些理性思考。我们深感宣传澳门一定要遵循“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体现本色,把握特殊,从而为澳门的顺利回归和社会稳定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 一、报道内容要体现本色,公正客观 澳门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澳门回归是继香港之后祖国统一大业的又一里程碑。但由于内地与澳门长期隔绝,对澳门一无所知的大有人在,即便是对澳门有所了解的人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误解。因此,作为一名记者,就有责任澄清事实,把一个公正客观的澳门展现在国人面前。 在内地人眼里,澳门是一个治安较差,赌黄泛滥的边陲小城。在去澳门之前,我们的脑子里也是一片空白,对澳门的理解更是模糊不清。受传闻的影响,我们对它也没有抱太高的期望,家人也一再交代要谨慎行  相似文献   

15.
共和国已经走过了五十年光辉历程,澳门也将伴随2000年辞旧迎新的钟声回归祖国母亲的怀抱,在1999年的最后一个季度里可谓双喜临门。对设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内的《新闻大学》编辑部来说,还有一件喜事,那就是恰逢复旦大学新闻系成立70周年的盛大庆典,同时第六年全国传播学研讨会将在这里召开。没有新中国的繁荣昌盛,哪来香港、澳门的回归,甚至也无法想象有今天蒸蒸日上、充满活力的新闻学院。饮水思源,我们忘不了共和国的缔造  相似文献   

16.
沧桑澳门史,档案为真凭."现实没留存明清澳门问题档案"的说法自被中国历史档案专家们的辛勤挖掘所否定之后,一批珍贵的有关澳门问题的明清两朝的原始档案已陆续面世.喜迎澳门回归之际,浙江富阳华宝斋古籍书社在中央第一历史档案馆的支持之下影印出版《明清澳门问题皇宫珍档》首次披露明清政府对澳门行使国家主权的珍贵档案.  相似文献   

17.
自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到祖国怀抱之后,澳门回归祖国又成为举世关注的焦点。这个有43万人口的国际城市,在国人心目中与香港有着同样的地位,都是繁华、充满动感的都市典型。然而笔者认为,香港、澳门二者相比,国人对澳门的认识远不及对香港那样全面、透彻。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作为新闻系的学生,我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媒介的宣传和舆论引导存在欠缺不无关系,在客观上造成受众印象的差别。自进入1999年以来,许多报刊和电视台都推出了有关澳门或港澳台的专版、专栏报道,如《羊城晚报》的香港·台澳新闻版、广州电视台的《今日澳门人》…  相似文献   

18.
王平 《新闻爱好者》2011,(23):63-64
电视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如今我们打开电视机,各级各家电视台节目中"LIVE"(现场直播)的标志越来越多,香港、澳门回归,神七上天、嫦娥一号奔月、"5.12"汶川特大地震,伊拉克战争等重大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播受到好评。在《24小时》、《1860新闻眼》、《直播南京》、《都市报道》等电视  相似文献   

19.
对香港、澳门主要大学图书馆短暂考察和学习,不仅开阔了视野,还能真正感受到"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真谛.文章着重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与港澳图书馆在特色数据库建设、馆际互借以及读者教育方面的差异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港澳台之窗     
澳门紧靠珠海,与珠海隔岸相望。在海峡近处,如果是游泳,从珠海拱北这边,一个小时可以游到澳门。 澳门离香港只有40海里,香港人把澳门当为休息和娱乐的场地。澳门五六十万人口,文化设施也是很齐全的。不过因为与香港为邻,报刊书籍与电视都同香港相通。读者多读香港出版的报刊。香港信息灵通,做生意者离不开香港的行情。澳门虽有电视,但住户与游人也收看香港电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