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君玲 《出版广角》2015,(8):117-118
在中国知识界中,鲁迅是一个孤独的行者,因此,在他一生以专制政府为目标、没有任何援手、充满各种风险和干扰的斗争中,需要特别的勇敢和坚毅.本文从三个角度探讨林贤治笔下的“一个人的鲁迅”系列图书中真实的鲁迅形象.  相似文献   

2.
实现依法冶档,使档案工作法制化,一直是我们档案人所追求的目标.近几年来,我们档案人对于档案执法工作进行了大量的探讨与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加大执法力度,实际上我们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档案执法仍然存在着难点.像有的单位十几年未曾归档立卷,有的单位档案管理网络不健全,有的单位没有库房、装具,有的单位的档案该移交不移交……等等这些情况都使档案执法有些无可奈何.或许有些人会说这是因为社会档案意识太低了,人们根本不重视档案工作.不错,档案执法的艰难固然有社会的原因,但是,这里面难道就没有我们档案执法人员的责任吗!  相似文献   

3.
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几十年,到底是为了什么?不少人懵懵懂懂过了一辈子,也没想过这个问题。我差不多就是这样的人,是快到人生尽头的时候才懂得对人生意义进行思考。如果早一点把这个问题想通,人生会少一些挫折,多一些愉快。许多人一辈子就忙着赚钱,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样做不算错,因为在市场经济里,一个人没有钱连生存都会有问题,不赚钱怎么能行。  相似文献   

4.
陆华珍 《湖北档案》2001,(11):22-22
社会上的人有各种各样的追求:有的追求名誉,有的追求地位,有的追求升官,有的追求金钱……工作在平淡、清贫、艰苦岗位上的仙桃市档案局的10位女干部追求的是什么?我曾经是她们的"班长",深知她们的处世为人之道.  相似文献   

5.
内容重要,还是渠道重要?这就像问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谁都有自己的答案.在纸书出版的时代里,关于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我曾和一位图书公司的负责人聊天.我说,这没有什么好争论的,因为有的公司属于内容驱动型,比如磨铁,自然内容为王;有的公司属于渠道驱动型,比如日知、唐码,自然渠道为王. 那么,在数字出版时代呢?在数字出版还没有成熟的赢利模式,还没有谁能够通吃天下的时候,谁又有能力驱动着数字出版的发展?打个比方,无论是内容还是渠道,在数字出版的大潮里,其实很像两人三腿游戏里的两个人,在内容与渠道尚不能达成和谐、举案齐眉的时候,谁的力量大、谁的步子大,谁就占主导.而另一个人,就像瘸了一条腿,心有余而力不足.  相似文献   

6.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都希望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奋斗中得以实巩在奉献中得以升华。比如,有的人追求事业上的成功,有的人追求仕途上的辉煌;有的人追求物质上的成功,有的人追求精神上的富有。于是,“追求”成为人生的永恒主题,“成功”成为人们奋斗的最终目标。那么,怎样的人生才是成功的人生呢?  相似文献   

7.
读者来信     
网易微博评刊 不是一个人的问题 不是一个人的问题,不是这么简单!你懂的! 偷油早已不算新闻这还算新闻么?我在大庆呆过,那里偷油简直就是人人皆知的事情,多少当地富豪都是靠这个起家的,专门开着油罐车大摇大摆地运,没有公安和政府的后台能行么?  相似文献   

8.
爱是付出     
我觉得人类,不管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作为人,共同的追求目标就是幸福、快乐,人是生活在人群里,生活在人群里就需要关心、爱和付出。作为一个动作演员,最近几年我经常在强调:暴力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我希望我的作品里能不停地带动这种思想。其实《霍元甲》有一个蛮重要的信息就是告诉大家:武力可能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但一定不是唯一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人生在世,各有所求。有的人追求名利,有的人追求金钱。高安市八景镇广播电视站站长席万根追求的是什么呢?他时刻不忘用自己的行动去履行入党时的誓言,实现了一个普通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广播电视事业的执着的追求,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信赖。1978年,退伍回乡的席万根被安排到镇电影站,成了一名普通的放映员,从此,部队里学就的一身无线电技术派上了用场。1995年底,已任电影站站长多年的席万根又面临着新的选择。镇领导征求他的意见,准备调他到广播站去任站长。当时,亲朋好友都劝他:广播站是个清水衙门,劳神费力又责任大…  相似文献   

10.
在新闻摄影中,人物是主要表现对象。怎样将新闻人物拍得生动传神,是记者们长期追求的一个目标。在国内的报纸上,好的新闻人物照并不多见,感人、能引起读者共鸣的照片就更少。究其原因,主要是照片没有摄出人物个性,没有反映出具体的、活生生的人。个性是指一个人的那...  相似文献   

11.
纸上储瑞耕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活法。有的人脸朝黄土背朝天,活在春种秋收的土地上;有的人绞尽脑汁心计,活在有权有势的宫位上;有的人运筹帷幄,活在决胜千里的韬略中;有的人呕心沥血,活在学术研究或科学发现里;有的人用汗水浇透了训练场,因而活在高高举起的金牌上;有的人在艺术的王国里细细研磨,最后活在永恒的魅力中……储瑞耕活在纸上。  相似文献   

12.
同是一张报纸——云南信息报;同在一方水土——昆明。不同的是,生产这份报纸的领军人,还有"都市报升级版"的理念追求。在丽江古都,陪我徜徉在充满民族风情的千里古镇里,谈"南都",谈"云信",谈人生,谈理想。双肩包,休闲衫,神情淡定,静静行走——一如跋涉的行者,向  相似文献   

13.
解释现实世界有很多方法,经济学只是其中的一种.现实世界里有穷人和富人,人们也许会问:为什么有的人会穷,有的人会富呢?是不是富人创造的财富就多,穷人创造的财富就少呢?如果富人没有创造那么多的财富,他们是怎么变富的?穷人又是怎样变穷的呢?  相似文献   

14.
请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是最喜欢请客的一个民族.从抢付车费,抢会钞(旧时,在饭店吃饭付钱叫会钞),以至于大宴客,没有一件事不足以表示中国是一个礼让之邦.我的钱就是你的钱,你的钱也就是我的钱,大家不分彼此;你可以吃我的,用我的,因为咱们是一家人.这种情形,西洋人觉得很奇怪,请恕我浅陋,我没有见过西洋人抢付过车费,或抢会过钞.我们在欧洲做学生的时代,因为穷,大家也主张"西化",饭馆里吃饭,各自付各自的钱,相约不抢着会钞.西洋人宴客是有的.但是极不轻易有一次.最普通的只是来一个茶会,并不像中国人这样常常请朋友吃饭.这些事情,都显得中国人比西洋人更慷慨更会应酬.  相似文献   

15.
生活絮语     
生活生活,首先得让生命活着,因此,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是生活的前提. 有的人的人生像肥皂泡,向往虚空中的光彩照人,结果什么也没留下;有的人的人生像揣着希望的种子,渴盼着在坚实的大地上经营出自己的葱绿,哪怕最终只有一星半点. 活得不明白的人,一生都在追求别人的喝彩;活得明白的人,追求的是自我的个性和内心的安宁.  相似文献   

16.
色彩的减法     
有一个国际摄影比赛,名叫“彩色比赛”(Color Awards),但它整个的腔调似乎在与色彩为敌,它选中的大部分获奖作品都是一些用色最简单、最吝啬的照片.有的全片只有一种主色调,有的几乎看不出什么颜色,简直像一张素面朝天的黑白片. 以色彩为主要元素的二维造型艺术,如绘画、如摄影,对色彩的掌控往往是其境界高下的分水岭.初级创作者通常会做色彩的加法,以色彩缤纷、鲜艳夺目为追求目标,就像农耕社会里妇女爱穿大红大绿一样:而高级创作者通常会做色彩的减法,摒弃色彩的杂芜,以单一主色调来控制和统领整个画面,使画面的色彩达到高度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7.
平时工作繁忙,很少看电视,而看电视时常会看到荧屏字幕差错比比皆是,让人感到遗憾.有的差错倒也罢了,无伤大雅,有的还错得有趣,只可惜笔者没有随看随记的习惯,没有记下来.而有的差错则让人感到莫名其妙,让人感到编导同志太不负责任了,对广大观众很不尊重.  相似文献   

18.
群山 《新闻世界》2007,(9):54-57
高尔基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发展的就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对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而言,他的目标不仅仅在于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更是在于追求文化管理、跨越发展和社会贡献的至高境界。  相似文献   

19.
叙述人,也叫叙事人,是指一个叙事文本中为听述者讲故事的人.叙述人是由创作者演变而来的,替创作者发言,是联系创作者和人物形象的中介,也是沟通故事和观众的桥梁.在口耳相传的时代里,勾栏瓦肆里的说书艺术,叙述人非常明确,容易辨识,因为说书人就是叙述人,就在观众眼前.电视剧不是面对面传播的,而是藉着电子媒介传播的,创作者不能直接对观众讲故事,因此就需要在文本中建构一个代言人,让叙述人代表创作者来讲故事,这就是叙述人.有的叙述人现身,有的不现身,但却是每种叙事都必不可少的,正如设有说话者的言语是荒谬的一样,法国叙事学理论家热奈特说:“无叙述者的叙事,无陈述行为的陈述纯属幻想.”  相似文献   

20.
我们这些年轻记者到一起常爱议论事业心这个话题,几乎无人不有自己的一番打算和雄心。无人不在悉心探求自己达到事业成功的道路。但是,我们当中时常可见的一些迹象却不能不引起我的深刻的反思。比如,有的人只热衷于写大稿子一鸣惊人,而对一些平凡的工作却不能认真对待;有的人急于求成,不愿下深入细致的功夫,甚至违背新闻真实性原则,写出“客里空”的报道;有的人一味追求新奇而忽视自己的报道可能产生不好的社会效果;有的人不注重基本功的训练,缺乏对工作一丝不苟的精神而屡出差错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