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提升中国新闻传播学国际学术话语权是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应有之义。鉴于现有研究主要从国际论文发表的情况对国际学术话语权进行评估,本文将国际学术话语权界定为学术话语主体在国际学术场域所拥有的学术生产力、学术影响力、学术领导力和学术传播力的统一体,并通过国际论文发表、书籍出版、期刊建设、学术任职、会议交流等综合指标,对中国新闻传播学国际学术话语权的现状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新闻传播学国际学术生产力获得了大幅提升,但是学术影响力、领导力和传播力仍然弱小。未来,需要加强话语传播顶层设计,推动中国原创理论创新,重塑国际学术出版体系,使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相似文献   

2.
剖析了当前中国科技期刊办刊存在的问题:盲目随从,迷失自我;现行的评价结果与科技期刊的真实价值背离;注重期刊“国际影响力”,轻视期刊首发权;看重学术光环,轻视培养新人;重英文期刊,轻中文期刊.指出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许多方面已具有国际话语权;根据中国国情,提出需要增强我国办刊人的文化自信,提升科技期刊首发权、国际前沿科技信息的竞争力,回归科技期刊办刊初心,发扬蜜蜂和工匠精神,办好科技期刊.  相似文献   

3.
曾伟明 《编辑学报》2020,32(6):605-610
以互联网为背景的信息全球化给传统国家主权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发展中国家的信息主权正受到挑战。文章结合当下形势,分析了国际出版集团的负面影响,提出必须积极加以应对:形成价格联盟,降低采购价;构建健康合理的数字出版产业链;建设以我国为主、开放合作的大型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平台,并以此为依托,建立论文检索数据库和索引数据库,打造中国学术评价体系,掌握学术话语权,帮助中国科技期刊提升影响力,让优秀科研成果发表在本土,保证我国信息安全。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期刊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这却没能为中国期刊界赢得相应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究其原因,中国科技期刊在评价标准、出版产业甚至编辑规范等各个领域都被西方所垄断,这极大地限制了中国科技期刊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我们应积极寻求突破,在期刊评价标准、科技期刊理论和学术出版产业等领域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中国话语”.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2020—2022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为数据源,统计分析2020—2022年我国中文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发展概况、国内外数据库收录变更情况等。基于调查结果,提出稳步提高我国中文科技期刊规模、合理增加引文数量、充分利用国际出版平台、不断完善学术评价体系等推进中文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的中文核心库科技期刊及其发表的论文为研究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中文科技期刊原创指数进行实证研究。选取10个衡量期刊原创水平的指数(内核指数、黏性指数、贡献指数、特色指数、专业指数、全媒体指数、数字化指数、首发指数、国际作者指数、国际编纂指数),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4个原创因子(原创内容因子、品牌特质因子、媒体传播因子、国际化因子),构建具有3级指标的中文科技期刊原创指数体系。研究表明,中文科技期刊需以原创为本,培育品牌意识,治理学术乱象,增强核心竞争力,打造具有原创力的出版物,以此建立良好的原创生态圈。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背景下,探究国际图书情报学科领域中国学者的学术话语权演变,有助于传播图书情报学科的学术话语,提升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话语权。[方法/过程]首先,严格界定了中国学者的学术话语权;接着,从学术影响力、学术引领力、学术竞争力等方面分别剖析了国际图情领域中国学者的学术话语权演变趋势及演化路径;最后,总结分析了中国学者在图书情报领域的学术话语权特点。[结果/结论]研究表明:中国学者在国际图书情报领域的学术话语权影响力逐步扩大,最小努力运作机制是其演变的内驱力;学术话语权地位由滞后向引领演化,其规律呈现出典型的马太效应;学术话语权优势大并且优势积累的来源稳定,其演变契合信息偏好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8.
《评价与管理》2009,(4):80-80
从国际主要科技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不难看出,我国科技工作者每年发表的论文占世界论文总数的8.4%,居世界第二。遗憾的是,这些发表中国人研究成果的优秀期刊,大多数都是国外期刊。高质量的中国科技期刊的缺位,已成为业界公认的事实。中国科技期刊如何通过提高自身质量吸引顶尖科学家发表学术成果,这成为昨天举行的第五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的焦点话题。  相似文献   

9.
张业安  吴坚 《编辑学报》2018,30(6):632-635
基于我国中文科技期刊稿件外流、整体学术水平亟待提升的现实背景,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的《民族传统体育学》栏目为例,探讨通过民族特色栏目提升中文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的策略。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学》栏目发挥学科、人才优势,依托专家、专题支撑,推进新媒体、多语种出版的办栏策略,为中文科技期刊依托中国特有的民族文化品牌,通过特色栏目“窗口”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提供了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是当前业界的讨论热点.目前的研究焦点更多地集中于"如何办刊"以及"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含义和标准.但是,如何提升中国科技期刊产业在国际科技期刊产业链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也是"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一个重要命题.本文将在梳理中国科技期刊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深入探索中国科技期刊产业如何能在国际产业链条中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进而提升在国际科技期刊产业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相似文献   

11.
高校学报与社会性专业学术期刊相比,在实现学术培育功能方面有相对优势;因此,高校学报有必要把学术培育功能的能力建设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同时继续增强其学术传播能力,以更好地实现高校学报的价值.高校学报可积极利用网络手段来增强实现上述功能的能力.学术培育功能的网络化办刊对策主要是借助网络平台培育新学人和新学科;学术传播功能的网络化办刊对策主要是实现多元化出版和提高学报信息显示度.  相似文献   

12.
应该重视科技期刊论文中的"致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嵘 《编辑学报》2006,18(1):29-30
国内外科技期刊对文后"致谢"的重视程度差异很大,统计表明,国内外40种科技期刊中的16437篇论文,其文后有致谢内容的比例,国外超过50%,而国内仅为2%~3%.通过对国内外科技期刊论文的致谢内容、表达方式等异同点进行分析,认为:致谢不仅能体现科技论文的严谨性、真实性和科学性,而且能体现论文本身的价值和可信程度,更重要的是对他人和知识产权的尊重;因此,应该重视科技期刊论文中的致谢.提出了致谢编排的一般规范和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李林 《编辑学报》2018,30(1):77-79
在数字化、网络化的出版背景下,科技期刊除了要在内容和质量层面进行竞争外,在期刊传播力方面也形成新的竞争.本文以《环境科学》提升期刊传播力的实践与探索为例,探索提升科技期刊传播力的实践与方法,从互动、快速发表、专辑、推送、集成和新媒体等方面探讨如何提升期刊的传播力.《环境科学》传播力得到显著提升,影响力日益显现的初步结果提示,科技期刊应当注重提升期刊的传播力.  相似文献   

14.
陶范 《编辑学报》2012,24(3):222-224
我国学术界言必称SCI,中文科技期刊越来越不受待见,甚至被斥为"垃圾期刊"。中文期刊水平不高是学风不良、研究水平不高的结果,不能简单地否定中文期刊。学术界和期刊界应共同努力,爱我中文期刊,打造好我们自己的学术平台。  相似文献   

15.
中文科技期刊国外影响力的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文科技期刊评价中统计源期刊多局限于中文期刊而未能很好地反映科技期刊的真实影响力的问题,以Web of Science网络数据库为期刊统计源,从影响因子、引文频次及引文率入手统计并分析中文科技期刊国外影响力。通过比较分析发现,随着学术交流的不断国际化,中文科技期刊在国外的影响力已不容忽视,国外影响力大小与国内影响排名并非完全一致;因此,当前以中文期刊为统计源的中文科技期刊影响力统计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建议评价中文科技期刊的源期刊应该引入国外期刊。  相似文献   

16.
张朝军 《编辑学报》2018,30(5):454-458
读者是科技期刊生存的基础,为读者服务是期刊发展的前提。针对目前科技期刊一味追求SCI和影响因子,部分出版单位不考虑国内读者和自身条件刻意创办英文刊等问题,本文对其存在的症结和对策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目前很多期刊过度追求影响力,而忽略了传播力,其出发点产生了偏差。期刊的定位和读者群落不清晰是导致部分科技期刊盲目追求高标准的原因。基于《石油勘探与开发》的办刊实践,笔者提出科技期刊细分读者群落的思路,通过多种方式扩展读者群的范围和类型,实现覆盖国内外专家学者、产业工作者、社会读者等多种类型,并构建快速传播渠道和读者群数量稳步增长的途径,实现助推国家理论技术创新、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提升国际学术界话语权、传播科技、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等多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标准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陈冠初 《编辑学报》2004,16(2):98-100
从国际标准化的含义、实施国际标准化的历史回顾及实施中的问题和对策3个方面研究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标准化问题.  相似文献   

18.
对中文版科技期刊刊发英文论文的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洋  黄松 《编辑学报》2006,18(3):231-232
针对一些中文版科技期刊刊发英文文章的做法,从办刊宗旨、期刊出版管理条例、期刊定位、译文的质量和读者阅读几个方面分析这种做法的弊病,阐明中文版科技期刊应适应我国科技发展的需要,要立足国内、找准自己的定位,努力提高期刊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9.
从SCI看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倪天赐 《出版科学》2007,15(5):42-46
随着近年来我国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科技期刊不断融入国际舞台.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以2001-2005年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简称SCI,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主办)收录的我国科技期刊为数据来源,对我国科技期刊的纵向发展进行分析,同时将2005年我国科技期刊同其他国家被SCI收录的科技期刊进行横向比较.即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对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科技期刊编辑应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   总被引:12,自引:10,他引:2  
付中秋  吴利平 《编辑学报》2007,19(6):468-470
从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和编辑实务技能3方面论述了科技期刊编辑的素质要求,进而就这些素质的内涵以及对科技期刊编辑质量的作用和影响进行了论述,提出高素质的科技期刊编辑应具备良好的素质,并认为这是保证和不断提高科技学术期刊质量的根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