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后     
本刊本期有好些文章值得读者深思、细读,特予推荐。 例如林穗芳先生的《关于“著作”概念和著作方式的历史发展》,就是编辑学研究中重要的新成果。它是林先生有关出版科学基本概念系列研究的又一力作;文章论述的“著作”概念的产生与词义的演变、著作方式的历史演变与多样化发展、如何区分古代著作活动与编辑活动三个问题都是编辑学研究中争议不少的重大理论问题。作者以丰富详实的历史材料和实事求是的具体分析指出:古代编辑活动与现代编辑活动的内容、方式、范围不尽相同,但本质特征应当是一致的。无论古今,为出版而选择、整理加工自己组织来或别人投来的书稿,均不属著作活动。“撰”“编”“辑”“注”“修、纂”等在《古籍图书著录规则》中所以被称为“著作方式”,“著”“编著”“编写”“编纂”“辑”“编”“编辑”“整理”“编定”“编订”“选辑”“改编”“校”“注”“句读、标点”“补编、补遗、续编”等在《普通图书著录规则》中所以被称为“著作方式”,都是因为它们直接与成书方式相联系,而不涉及出版问题。文章还指出,在古代非著作方式的编辑活动存在于出版工作  相似文献   

2.
我多次在一些报刊上看到文章和报道,称新闻记者是“无冕之王”。如最近某报报道宣传系统招聘,在头版就作出标题:《3000学子竞聘“无冕之王”》;有的记者为民呼吁,沟通市领导解决了一个问题,在副刊写文章,题为《“无冕之王”的权力》;有的出版社出版的著作,书名就是:《“无冕之王”》、《无冕女王》……新闻记者果真是“无冕之王”吗?非也。说新闻记者是“无冕之王”,这是资产阶级新闻学者的欺人之谈。据《新闻学大辞典》(甘惜分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关于“无冕之王”的解释是:“西方新闻界自诩记者社会地位崇高,享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特…  相似文献   

3.
以“多面手”著称于世的高尔基高尔基1868年3月28日生于俄国下诺夫哥罗德城的一个木工家庭。幼年丧父,在外祖父家度过童年。他只读过两年书,11岁到“人间”谋生,当过学徒、搬运工、面包师、流浪汉等,从小饱尝了底层生活的一切艰辛,靠自学熟悉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著作,并靠自学多写变成写作上的“多面手”。他24岁时在《高加索日报》上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从此一发不可收。25岁时他进入《萨马拉日报》担任编辑,最初主编《阴影》、《随便谈谈》、《特写与随笔})等专栏,同时撰写了斥贵报界“报界蚊蝇甲虫们”的许…  相似文献   

4.
宁云鹏 《记者摇篮》2008,(12):14-15
他把全部心血倾注在办报上,把一朵朵“带露的鲜花”奉献给读者,被国内新闻界誉为“办报迷”——《刘黑枷:新闻工作者的榜样》这篇1.3万字的长篇通讯,于2004年4月8日发表在沈阳日报一版头题位置上,同时配发了《为党的事业奔走呼号》的评论员文章。稿件见报后引起了社会各界强烈的反响,  相似文献   

5.
《东北地区社会科学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研究》一书 ,于2001年秋由吉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系国家“九五”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东北地区社会科学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研究”以著作形式完成的最终研究成果。该书由正副主编毛昨非、杨沛超领衔 ,会同王翠萍、杨琳、张连志、宛福成、傅朗云等联袂著就。著作见仁见智 ,既显现出个人才华 ,又显现出整体实力和一种敬业精神。全书承载着编著者厚重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科研成果 ,是一部值得称道的学术专著。该书的问世受到社会科学文献信息界和图书馆界同仁的广泛关…  相似文献   

6.
何谓“第一责任者”,顾名思义,即对文献负有第一责任的著者。《文献著录总则》“10.1.6第一责任者是指在题名页上具有几个不同著作方式的责任者时,其中列居首位的著作方式的责任者。其他责任者是指除第一责任者以外的责任者。”这条规则说得非常明白,而由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六分委会根据《总则》原则于1984年3月报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普通图书著录规则(报批稿)》(以下简称《规则》)中,却找不到“责任者”这个术语,而以“著者”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里到底缺什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读书报》在 2 0 0 2年 1月 1 6日第 3版“家园”栏目中发表了两篇文章 :一篇是吴小如的《图书馆今昔》;另一篇是潘真的《“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这两篇文章分别通过纵和横的对比 ,对目前我国的图书馆界提出了批评。这两篇文章口气还算平和 ,但到了 4月 2 4日 ,在同一版上又推出一篇《大家都来议议“老大难”》的文章 ,作者马龙闪把图书馆问题直称为“老大难”,行文就不那么客气了。对图书馆的批评 ,很难见于图书馆界的专业期刊上。在此类期刊上 ,人们大都谈技术、谈方法论、谈知识经济等 ,要么细而又细 ,要么大而无当 ,而对图…  相似文献   

8.
刘卫芳 《大观周刊》2012,(51):25-25
通例归纳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在历史文献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而关于“例”的总结及阐发可以追溯到西汉初年经学家对于“《春秋》义例”的归纳,为历史文献的研究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方法。我们所要讨论的重点不在于经学意义上的“义例”归纳.更多关注于那些阐明文献内部理路、指示文献研究通则的著作.以期说明这些文献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是瞿秋白同志早期的散文作品,写于一九二○年至一九二三年。这两本著作虽然到现在已有六十年左右了,但读来依然动人心弦,从中可以得到许多教益。伟大的十月革命胜利震撼着世界。在我国首先热情歌颂“这新纪元的创造”的是李大钊同志,他在一九一八年新青年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而最早真实而具体地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后的实况的是瞿秋白同志。一九二○年十月十六日,他作为晨报的特约记者离开北京,去俄国实地考察,“自中国  相似文献   

10.
(八)史评1.“史评”类目的设立与史评体史书评论、考辨史事与史书的专门著作,称为史评体史书。“史评”作为史部类目,是南宋晁公武私撰书目《郡斋读书志》首先设立的。类内著录图书二十三部,视其内容,可分为三类:一是评论著作,如刘知几《史通》、吕大忠《吕氏前汉论》、杨桔甫《三国人物论》等;二是考辨著作,如刘放《东汉刊误》、吴旗《唐书辨证》与《五代史纂误》等;三是注释著作,如司马贞《史记索隐》、窦苹《唐书音计卜等。晁氏之前,注释类著作,大都随本书著录;评论与考辨著作,或随本书著录,或著录于“杂史类”。如《…  相似文献   

11.
“上书”三题王民权一所谓“上书”,确切地讲,应该是“书”。“上”是动词。“上书”实际上只是表示一种行为。“上书”为词,不见于《辞海》。《辞源》收之。现今档案界普遍将其视作一种历史文书名称,如潘嘉主编的《中国文书工作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即称:...  相似文献   

12.
樊增祥的政治法律类著作主要有《樊山批判》、《樊山公牍》、《樊山判牍》、《樊山政书》等。文章结合文献学知识对这些著作加以叙考,以期有裨于此类著作的有效利用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定位”这个词是由美国两个广告经理艾尔·里斯和杰克·屈劳特于1972年在《广告时代》杂志上发表了名为《定位时代》的系列文章之后而流行的。在他们以后的著作《定位:为了得到你的注意而战斗》中,里斯和屈劳特把定位看成对现有产品进行一种创造性的试验,他们将其定义为:“定位起始于一件产品,一种商品,一次服务,一家公司,一个机构,或者甚至一个人……。然而,定位并不是你对一件产  相似文献   

14.
王声骋 《视听界》2005,(6):81-83
我是在1989年初进入《视听界》杂志的。我亲历和目睹了《视听界》“一步步踏在泥土上,打上深深的脚印”,它也成为我一生中一段难忘岁月。从期刊发展的轨迹来看,“三证”的取得应是一本杂志从小到大的成熟标志。在我所处的那些日子里,《视听界》迈了三大步:第一步是领到“出生证  相似文献   

15.
1996年下半年,越南新创刊的《外国文学》杂志上,首次比较系统全面地翻译《文心雕龙》,共译33篇,由越南著名研究中国文学教授潘玉翻译,并作了一些注释。译作一发表,深受越南文学研究界的欢迎和赞赏。越南作家陈青淡撰文说,同意译者对“文心”两字理解为文章的本质和精粹,但不同意译者将“雕龙”理解为“雕虫”同义,这样人们理解为《文心雕龙》是一部“文学  相似文献   

16.
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时政类图书《“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是国内首部从国际关系角度解读“一带一路”战略的著作,其对“一带一路”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做了辩证而深刻的解析.文章以编辑策划手记的形式,对《“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的出版过程做了梳理,以期为出版同行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三联书店《读书》杂志与香港李嘉诚基金会共同创立的“长江《读书》奖”已进入实质运作阶段,评选工作正在紧张进行。首次颁奖时间拟定在2000年4月底。届时将评出3部著作奖和3篇文章奖,每部著作奖额为30万元,每篇文章奖额为3万元。 据介绍,该奖自2000年起,每年评选一次。奖项包括著作奖和文章奖两个部分。著作奖入选作品须是5年来出版的用汉语写作的人文、社会科学著作,文章奖  相似文献   

18.
《基础战术》一书是汉口自强出版社出版于1938年3月的抗日军政大学讲义,是一部论述民众如何组织起来开展游击战的军事著作。这本书与其他所有毛泽东著作的不同之处在于作者的表达方式,不是直接列出“毛泽东”或“毛泽东著”等,而是在“毛泽东”前加上了“讲述者”三个字。  相似文献   

19.
钱奇 《新闻记者》2004,(9):12-12
《文汇读书周报》出版一千期作品精粹,最近结集为“文汇读书周报文丛”,由文汇出版社出版。该文丛共三种,《辫子,还是辫子》是文汇读书周报品牌栏目“书人茶话”文章的精粹结集,关注“窗外风雨”,注重趣味性、可读性和思想性。《听听那风声》主要是“人物专访”、“人物志”等栏目文章结集,无论短小精悍的“书人小影”,细致入微的“大家肖像”,还是深情款款的“师友杂忆”,所记录的都是一段难忘的书人书事。《都是媒体惹的祸》所收均为文汇读书周报上发表的曾引起书界广泛关注的文化争鸣。如《红与黑》翻译问题讨论,张紫葛“传记”真实性讨…  相似文献   

20.
来函照登     
编辑同志:您好! 我很遗憾地获悉,贵刊于今年第1期发表了署名“杨真真”的文章《何其相似》,对我在《走向新世纪的西方哲学》一书中使用了杜小真著作的内容提出了批评。鉴于贵刊在国内学术界享有的广泛影响力,我认为有必要对此问题做出澄清,以正视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