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新闻世界》2011,(3):7-7
由中宣部等五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的通知》,《通知》决定,2010年11月至2011年4月在全国新闻单位开展为期半年的"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活动。  相似文献   

2.
虚假新闻,是社会的公害,也使媒体公信力遭到极大伤害,尤如过街老鼠必须人人喊打。对此,全国新闻单位于2010年11月起开展了为期半年的专项整治活动,对于"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起到积极作用。从历史的情况看,我们与虚假新闻的斗争是持久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既要冒头就打,也要随时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3.
2010年11月23日,全国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召开各省区市视频会议,动员部署开展"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会议强调,要全面落实新闻报道真实、准确、全面、客观的原则,坚守新闻真实的生命线,杜绝虚假报道的产生传播。坚持新闻真实,是党的新闻工作的基本准则,也是新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近年来,虚假新闻仍然屡禁不绝,时有反弹,社会影响恶劣,群众反应强烈。本刊编发的这组文章分析了在新的传播环境下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和特点,探讨杜绝虚假新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旨在共同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提升职业道德水平,切实肩负起媒体的使命和责任。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绥化日报社遵循"凡不涉及国家机密的新闻图片、文字报道、视频影像等资料在互利互惠的情况下均可以同其他单位进行信息资源共享"的原则,在新闻档案资源社会共享方面不断探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在"绥化市纪念撤地设市10周年图片展"、"寒地黑土经济大型图片展"等一系列大型活动中,我社的新闻档案资源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下面,笔者对新闻档案资源社会共享问题谈一点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王鹏  庞雯 《东南传播》2016,(4):130-132
自媒体的兴起为人们使用网络传播信息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方式,但其中也不乏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虚假新闻,很多"把关人"为追求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不经考证便将各类虚假新闻加工成为"真新闻",这种新闻不仅欺骗了受众,还可能成为社会不良情绪的助推器。本文从虚假新闻定义出发,首先阐明虚假新闻及媒介把关人的定义,以及虚假新闻和失实新闻的区别,其次分别从2013年、2014年和2015年由《新闻记者》杂志评出的年度十大虚假新闻入手,分析探讨虚假新闻类型、产生原因及传播现状,由此得出媒介把关人在虚假新闻中起到的主观性作用,以及对其把关不严导致虚假新闻传播造成不良影响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最后明确媒介把关人的职责及其应对虚假新闻主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可是,近一段时期,《京华时报》等报刊出现的严重失实报道给社会造成恶劣影响,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损害了新闻单位的权威性、公信力。日前,新闻出版总署发出《关于采取切实措施制止虚假报道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报刊出版单位规范新闻采编工作,制止虚假报道,维护新闻单位的公信力。那么,在新形势下,虚假新闻有哪些特点?产生虚假失实新闻的成因是什么?如何防止虚假失实新闻的发生呢?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7.
张珍 《新闻世界》2011,(7):26-27
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虚假新闻现象似乎愈演愈烈。杜绝虚假新闻,新闻从业人员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职业道德,学会深入现场挖掘新闻,多看多问多听,并在各个环节都要注重提高"把关"意识。  相似文献   

8.
袁海涛 《新闻窗》2011,(4):53-53
杜绝虚假新闻已成为新闻界热议的话题。要杜绝虚假新闻,首先必须提高我们的认识能力,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加强新闻知识的学习,增强社会责任感,加强自身新闻职业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9.
当前,为维护新闻真实性,坚决治理虚假报道,一场以"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为主题的专项教育活动,正在全国新闻战线深入展开.这是新闻战线加强自律、不断推进自身建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确保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是对新闻从业者的基本要求。然而,这些年来,媒体虚假报道层出不穷,《新闻记者》杂志每年都会评选出"十大假新闻",这从侧面反映了虚假新闻的泛滥与影响。 虚假新闻不仅会对记者职业生涯、媒体的公信力产生严重负面影响,而且在社会矛盾集中出现的当下,还可能带来严重社会后果,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因此,杜绝虚假报道不仅是新闻行业的职业要求,更是媒体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1.
虚假报道的产生原因复杂,固然有部分媒体人新闻理念模糊、社会责任感不强、职业道德水平不高的原因,但法律和社会心理方面的因素也不容忽视,所以——去年11月15日,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下发《关于深入开展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的通知》,定于2010年11月至2011年4月在全国新闻单位开展为期半年的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活动。目  相似文献   

12.
王欢 《新闻世界》2010,(11):45-46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然而伴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虚假新闻日益增多,研究虚假新闻的成因,探讨防治的对策,对于提高媒体公信力,建设和谐社会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分析了当代虚假新闻的表现,并结合媒体自律和他律的方式,依靠营造健康和谐的舆论环境等方法试图找出解决对策,以便新闻媒体更好地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双重视角反思既有虚假新闻研究中呈现出的理论盲视,并结合相关虚假新闻的量化描述和最新个案,探讨了虚假新闻的形态学、社会基础以及规制问题.提出虚假新闻的存在具有非常复杂的社会基础,难以杜绝与根治,但可以透过构建有效的虚假新闻规制体系来控制其泛滥,消除其负面传播效应.  相似文献   

14.
金山 《新闻世界》2010,(8):33-34
本文由公民新闻的起源与概念入手,考察"公民新闻"三大要素在我国新闻业的存在与发展状况。通过中西方社会环境、媒介体制的对照,揭示西方"公民新闻"模式与我国社会之间的斥力与引力所在,旨在摒弃盲目的乐观和夸大的憧憬,理性看待"公民新闻"之于当前我国社会的实际效用。  相似文献   

15.
孙成 《新闻世界》2014,(9):23-24
近年来,全国涌现出"最美妈妈"、"最美司机"、"最美教师"、"最美女孩"、"最美警察"等一大批影响全国、感动全社会的"最美人物",一个个最美故事正在社会上广为传颂。然而,在一些"最美"类新闻给社会带来满满的正能量的同时,此类新闻中也存在着泛滥化、标签化、惰性化、虚假化、报道不平衡等问题。媒体应从慎用"最美"、坚持平衡客观报道、提高媒体人自身素养等方面对"最美"类新闻报道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16.
按照黑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下发的《关于在黑龙江省新闻界开展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大兴安岭各级新闻单位结合工作实际,精心组织,扎实推进,使管理机  相似文献   

17.
中央相关主管部门共同采取行动,当前正在全国新闻单位开展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治理假新闻,摆上新闻界的重要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8.
《中国广播》2011,(5):96-96
根据全国新闻战线深入开展“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的精神,自2010年12月23日开始,中国广播联盟各成员台陆续开展了多种多样的专项教育活动。为了让新闻工作者对虚假新闻报道的危害性认识更为深刻,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同时增强全体公民的社会责任感,中国广播报社决定在全国广播界举办“真实,新闻的生命”有奖征文活动。  相似文献   

19.
刘磊 《中国广播》2009,(5):39-42
虚假新闻一直是国内外新闻界的痼疾。2000年以后,虚假新闻在主体、客体和态势上呈现新的特点和变化。突出表现为:制造虚假新闻的主体日趋社会化和权威化,虚假新闻趋向舆论监督话题和国际事件,虚假新闻的态势日趋表现为多米诺式群体造假,这种现象再次表明:整治虚假新闻是一项系统工程,治理虚假新闻很难“毕其功于一役”。为此,新闻从业者有必要从社会环境层面深刻分析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寻找整治虚假新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虚假新闻违反了新闻伦理中最基本的真实、客观性原则,给社会信息环境带来了污染.本文将结合近年来的具体案例,针对违背新闻客观、真实性原则的虚假新闻进行具体分类并总结其特点,最后提出规避此类问题的一些方法,净化如今的新闻舆论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