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祥 《传媒》2017,(15)
高校校园媒体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大潮中如何适应移动互联网等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带来的挑战是转型工作面临的新难题.本文在分析了校园媒体在新媒体时代下遇到的困难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校园媒体平台融合发展、校园媒介协同创新、校园亚传播圈用户分类引导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移动互联网时代,报纸副刊的发展面临巨大挑战、本文梳理报纸副刊的发展历程及其当下发展困境,从媒体融合视角,探析报纸副刊融合传播的转型策略.适应移动互联网传播规律,实现全媒体表达,是报纸副刊突围重生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多样化移动终端设备的出现为主流媒体带来机遇与挑战,人民日报搭乘短视频蓬勃发展的快车,率先进驻抖音短视频平台。研究新时代主流媒体短视频传播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人民日报”抖音号作为主流媒体短视频的成功典范,其传播策略紧扣移动互联网时代高速发展和多样化移动终端的特性。本文采用随机抽样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选取“人民日报”抖音号发布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个例,总结出“人民日报”抖音号短视频作品具有“正能量的主题选择”“平民化视角”“共情式呈现”三大特征。进而将其置于“5W”视角下考察,得出主流媒体短视频传播必须遵循的三大策略:明确主流媒体的定位、创作高质量视频内容和密切关注受众需求。  相似文献   

4.
移动互联网时代,融合发展、创新转型已经成为了主流媒体的战略选择。本文以“新闻联播”抖音号为例,分析了新旧传播格局下传统主流媒体转型过程中的新闻生产及传播策略,旨在为主流媒体创新转型、扩大主流声音、提升舆论引导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新媒体环境下,棋类赛事在媒体传播中经历了根本性的嬗变,由先前短缺的赛事资源转变为需要进行营销传播的"过剩信息",这一背景对于棋赛组织者、举办者等推进赛事的媒体传播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2016年10月首届楚河汉界世界棋王赛分析其在诉求确立、亮点营造等媒体传播策略设计方面存在的瑕疵,提出了吸引网民参与、让公众"设计"赛事,丰富现场活动、让观众"欣赏"比赛等对策,希冀为国内类似棋赛提升媒体传播技巧、强化传播效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王佳炜  陈红 《当代传播》2013,(2):95-96,103
SoLoMo代表着移动互联网的未来发展方向,本文着重分析在全新的媒体环境中,品牌传播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机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品牌传播在SoLoMo趋势下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当下,我们正处于被移动互联技术深刻塑造的时代。移动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沟通渠道,而且对整个传播格局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本文旨在探讨移动互联时代下传播格局的演变特征以及由此引发的产业变革,探讨其传播效果、社会影响及其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方法】本文从理论研究的角度出发,对移动互联时代的传播媒介、内容、受众以及产业变革进行深入剖析。同时,通过对比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发展态势,评估传播效果的实时化、精准化以及社会影响的深化、广泛化。最后,针对信息过载与注意力分散问题、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挑战以及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议题,提出应对策略。【结果】研究发现,移动互联时代传播媒介呈现多元化与碎片化趋势,传播内容更加创新与个性化,受众细分与社群化特征明显。产业方面,传统媒体产业正在转型升级,新兴媒体产业迅速崛起并加剧市场竞争,产业融合与创新发展成为大势所趋。此外,移动互联时代的传播效果更加实时化与精准化,社会影响日益深化与广泛,文化交流呈现多元与互鉴态势。【结论】移动互联时代为传播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与机遇,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挑战。为应对这些挑...  相似文献   

8.
张春蕾 《视听》2018,(11):169-170
新媒体时代,传统书店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新兴媒体以及移动电商的发展影响了人们传统的读书习惯,也催生了诸多营销新模式。本文分析了以"单向街书店"为代表的传统实体书店在微信平台传播的特点,以期为当前实体书店传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策略。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融媒体时代民主党派新闻宣传报道工作面临的新挑战,以《团结报》为例,简要分析融媒体时代民主党派新闻宣传的基本特征,并针对民主党派新闻宣传的融媒体发展策略提出三点建议,即优化选题,拓宽媒体传播渠道;增强时效,紧扣时代发展脉搏;注重体验,搭建用户交流平台,由此开启融媒体视野下民主党派新闻宣传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0.
张培 《传媒》2021,(3):77-78,80
移动媒体时代,文化生产机制和传播机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移动化、碎片化、场景化等成为文化传播新的关键词,如何快速转变思维,实现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是当前国际传播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结合具体实践,重点分析了移动媒体时代中国传统文化海外传播的契机与策略,以期为优化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社交网络的出现对于传统的媒体来说必然是一个很大的冲击,社交网络的发展不断深化、移动网络和数据的使用日益快捷、宽带速度明显提升,都是造成大数据时代对我们影响越来越深入的原因。大数据时代,是互联网发展的产物,对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机遇和挑战。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社会媒体不断革新,整个新闻传播业都感受到了变革的气息。本文从大数据方法以及大数据新闻传播的概念入手,依据大数据方法的特点,提出了大数据方法对于新闻传播创新的影响,进而提出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路径如何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传媒技术的改善,加强了信息传播方式的更新,在当前网络传播时代背景下网络媒体的突起,在传媒市场占据了重要地位,使纸质媒体的发展遭遇挑战。本文主要对网络传播时代纸质媒体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一些相关的策略,充分调动纸质媒体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在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型信息技术、平台的力量以及传播的视频化对我国主流媒体传播体系带来极大的冲击,如何适应和重振传统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和价值,基于融媒体化下重构主流媒体传播体系生态格局成为可能.文章分析了技术、平台和视频化对媒体传播体系的影响,提出主流媒体的应变之道在于融媒体化,并从技术路径、方法路径、策略路径、经营路径等四方面详细阐述了大数据时代下主流媒体传播体系融媒体化之路,为我国传统媒体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王笑圆 《传媒》2021,(12):79-81
社交媒体时代是技术引领的时代,是平台化的时代,也是以用户为中心的时代.品牌建构在移动互联网传播领域面临营销革命.本文尝试从品牌传播视角出发,结合符号学理论,探讨社交媒体背景下品牌形象建构的创意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5.
随着各类媒介不断发展融合,融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报业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传统报纸新闻在写作方式以及传播思路上必须要全面创新与升级,才能适应融媒体时代媒体市场的发展大势。鉴于此,笔者在本文解读融媒体时代下传统报纸新闻写作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且提出一些有效应对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当前,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发展,传播方式、媒体格局、舆论生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传播主渠道,移动媒体也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新闻舆论工作正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就全媒体时代媒体融合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建立融合传播矩阵,打造融合产品。  相似文献   

17.
以移动互联网为平台与依赖的新媒体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信息流通平台,但这其中却隐藏着不少或虚假或浮夸等不实信息,这也折射出自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在快速、自由的发展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基于这一情况,本文研究了自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所可能存在的包括真实性有待考究、合法性尚不规范、客观性有失中立等风险,并结合当下实际提出了风险规避策略,以期可以给新闻传播事业带来具有价值性的文献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融媒体时代下,新闻采编工作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新闻采编人员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自身综合素养,提升采编工作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媒体形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当前融媒体时代下,新闻采编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新媒体背景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多元化,新闻传播途径也在不断扩大。因此,在融媒体时代下,新闻采编工作必须进行相应的创新与改革,才能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融媒体时代新闻采编工作的新特点,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移动互联技术的进步,推动了自媒体的发展,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互联网传播时代,传统媒体如何积极应对受众流失带来的挑战?本文在分析自媒体传播规律的基础上,认为传统媒体需要在新的媒体发展环境下有力发声,推进媒体融合,打造官方自媒体,占据互联网宣传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20.
宋强  刘艳 《东南传播》2010,(4):124-126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带来了网络媒体的飞速发展,同时深刻影响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与受众选择接收信息的方式。传统媒体在网络媒体诸多优势的冲击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机遇。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信息化时代传统媒体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并针对上述特点提出了纸质媒体发展的对策与策略,为纸质媒体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