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我在谢弗的《撒马尔罕的金桃》中隐约看到《酉阳杂俎》, 这部研究唐代外来文明的书灿烂、淫靡,书读完了,如夜宴散了,惨淡的白昼降临。 (谁能把一部学术的书写得灿烂、淫靡?) 《酉阳杂俎》散落在《撒马尔罕的金桃》的引文和脚注中,像一根细而长的金丝,在锦缎上闪烁不定。那时,在我的想象  相似文献   

2.
晚唐李涪深谙礼制并拥有"周礼库"之美誉,《刊误》便是其针对当时礼制沦丧所著之书。文章对李涪生平事迹与《刊误》一书版本进行考释,分析其史料价值,认为此书不仅史源近真、反映现实,又能补史之阙,是如今学界研究唐代礼制及社会习俗不可多得的史料来源。  相似文献   

3.
史籍所见唐代画家周昉家族世系,惟《元和姓纂》卷五云:江陵。金部郎中周行誉,陇西人。生姒娣,安西都护。姒娣生泌,陇右节度。泌生皓,太仆卿。岑仲勉先生在校记中提示周行誉、周行謩、周行謇三名待考,周姒娣应为周以悌,周泌应为周佖。校记关于周皓又云:《翰苑集》一四,称皓曾任丹延都团练观察使。皓官太仆卿,见《酉阳杂俎》一二。《元龟》八九○,兴元元年八月,以右武卫将军周皓为太仆卿兼御史大夫、宣慰回纥使。《白氏集》一四及一五有《宴题周皓大夫宅亭  相似文献   

4.
南北朝是中国类书发展的一个高潮,佛教类书在此时出现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由于史料的散佚,南北朝佛教类书渐渐被人忽略乃至遗忘,通过考察与分析,《众经要抄》《义林》《经律异相》《法宝联璧》《内典博要》《真言要集》等皆是南北朝时期的佛教类书,加深对它们的研究必将重写南北朝类书史。  相似文献   

5.
大熊猫是世界珍稀动物,是我国独有的国宝。其形象美丽独特,其性情温文尔雅,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成立时,特意将大熊猫作为其会徽标志。在我国古代,人们早已对大熊猫十分注意和珍爱。据有关专家认为,在《尚书》、《诗经》、《山海经》、《尔雅》、《史记》、《后汉书》、《华阳国志》、《说文》、《尔雅翼》、《酉阳杂俎》、《本草纲目》、《神异经》、《蜀中广记》、《兽经》等古籍及《酉阳直隶总志》、《巴东县志》、《洪雅县志》、《北川县志》、《峨嵋山志》等地方志中都对大熊猫有记载。而且在这些古文献中,大熊猫的名称多达20余种:如貘、  相似文献   

6.
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灵、宋真宗赵恒三朝,十分注重史料和修史工作。 三朝很重视史料的积蓄和征集: 一是抓《时政记》或《日历》。《时政记》创始于唐,是每日廷议奏对的记录,则天长寿二年(公元693年),姚(王寿)奏请,仗下所言军国要政,宰相一人专事记录。每日(一作月)封送史馆。《时政记》因每日记录,所以也称《日历》。宰相撰《时政记》,从姚(王寿)开始。宋王朝继承了录时政积累史料的作法。但时做时废。最初是赵匡胤曾令卢多逊负责录时政,每月封送史馆,“多  相似文献   

7.
干宝《晋纪》汤球辑本虽搜罗宏富,然颇有瑕疵,二十六则出自干宝《搜神记》的材料被收录在内,部分出自刘肜《晋纪注》的史料亦被网罗.究其原因,是因为《搜神记》记述了大量灵异征验之事,而干宝《晋纪》亦偶有言及,同时因《搜神记》所记灵异征验之事大量被《晋书·五行志》《宋书·五行志》采用,而二史皆不题出处,仅有“干宝日”、“干宝以为”字样,汤球据此认为此等材料出自干宝《晋纪》.唐宋类书引用史书注释,多直接引用注释文字而鲜有提及注家之名姓,故大量出自刘肜《晋纪注》的史料被误作干宝《晋纪》之文.以干宝《晋纪》记事下限为依据,仅有少数能辨清出自刘肜《晋纪注》,绝大多数究竟出自干宝正文还是出自刘肜注文,今已无法考辨.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徐梦莘撰《三朝北盟会编》二百五十卷,是记录两宋之际徽、钦、高三朝,宋与辽金关系与政局发展最重要的史料,与李心传所著《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同为研究南宋初期历史最重要的史料。对于徐梦莘的生平事迹与《三朝北盟会编》版本源流、史料性质及价  相似文献   

9.
唐代笔记的材料来源,大体有二,一是作者的所见所闻,一是已有的文字材料。所见,为作者亲身经历与目睹。所闻,为得于他人谈论。文字材料,有各类著述,其中包含他人笔记,也包含唐代国史。关于唐代笔记利用本朝国史的情况,历来罕有论述。周勋初先生撰《唐代笔记小说的材料来源》一文,对此问题作出了深刻阐述。笔者读后受到启发,因作此文,冀以补充,或不免续貂之讥。一、唐代笔记对国史的抄录《旧唐书·经籍志》曰:"天宝已后,名公各著文章,儒者多有撰述,或记礼法之沿革,或裁国史之繁略,皆张部类,其徒实繁。""裁  相似文献   

10.
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学识渊博,才思敏捷,所撰文稿先后被《张季子九录》《张謇存稿》、1994年版《张謇全集》,尤其是2012年的新版《张謇全集》集中收录,得以流传并供学者研究.但因张謇一生撰文无数,加之张謇研究热持续高涨,学者搜寻其散佚文稿的兴趣依然不减.即使在新版《张謇全集》出版后,仍有部分张謇散佚文稿被陆续发现.而在最近两三年面世的张謇文稿中,其中散佚时间长达一个多世纪,散佚经历颇为独特,学者非常关注,蓦然隔海眺望才见踪影的一篇文稿,恐怕非张謇壬午年(即1882年)写成的《朝鲜善后六策》(以下简称《六策》)莫属!我聊感庆幸的是,自己长时间坚持参与搜寻《六策》,屡屡碰壁,终于发现《六策》在海外的藏身之处,并促其回归张謇的故乡南通.  相似文献   

11.
李霁 《兰台世界》2013,(27):150-151
《荆楚岁时记》是南北朝时期楚地著名学者宗懔所撰写的一部民俗著作,是我国现存最早记载民俗的一部笔记体散文著作,也是一部时令档案史。本文以三月三节俗为例,从其来源、活动、内涵等方面分析探讨了上巳节的节俗形态。  相似文献   

12.
胡洁 《兰台世界》2023,(2):146-149
朝廷的外在约束和使臣的自我要求促使南宋使节大量创作使金笔记。在宋金每年多次往来、任务相对固定、出使路线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南宋使臣们从心态上开始敷衍作文,使金笔记呈现出前后抄袭的现象,其中周辉的《北辕录》与程卓的《使金录》有多处文字存在抄袭楼钥《北行日录》与范成大《揽辔录》的嫌疑。南宋使金笔记的敷衍抄袭并非个例,更像是一种潜在而又默契的时代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13.
唐代石刻文献资料丰富,价值极高,其中尤以墓志为最重要。仅宋以来出土的墓志就有四千多方,其中一部分已经毁坏于风雨兵燹或散佚于历史长河之中。本文根据历代相传之唐代石刻拓本及近现代以来出土的唐代石刻文献,从中勾稽汇辑有关隋唐经籍的史料,对照有关书目著录,甄别考辨著作的版本、流传及存佚情况,并参证石刻以外的其他文献如史传笔记等,对著作人的生平事迹略加考索。本题之研究,旨在弥补《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相关史料之缺漏,希望能有助于更全面地研究唐代文学创作的风貌,了解当时学术文化的盛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唐代墓志汇编》一书所收就有3608方墓志,大抵收录了除近年新出土者之外的全部唐代墓志,是目前  相似文献   

14.
一部普及史学的新著《大三国演记》近日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著者张贵祥经过十年的呕心沥血,“胼手胝足,以耕以畲”,深研了《辽史》、《金史》、《宋史》、《西夏记》、《续资治通鉴》,以及与这一段历史相关的古今史籍、研究成果,在浩如烟海的古史料中采撷、钩沉、梳理,写成了一部90余万字的《大三国演记》(上下卷)。这一著作的问世,对史学的普及无疑是个贡献。  相似文献   

15.
《静斋至正直记》是元孔克齐撰写的一部笔记小说。今有两种题名为《静斋至正直记》的作品,其一为孔克齐原著,另一种是杂抄《辍耕录》的内容,系伪作。关于本书的作者,其名、字、号也一直颇有争议,本文认为作者名克齐,字肃夫,号行素(居士)、静斋、阙里外史。  相似文献   

16.
《采菲录》是20世纪30年代姚灵犀编辑的一套关于中国妇女缠足的史料,是研究女性生活史、社会风俗史、性学史、身体史及士人心态史重要的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游记一体自魏晋正式诞生之后,中经唐代的累积与发展,至宋代终于走向全面繁荣。其中,按日纪游的日记体游记更是异军突起,蔚为大观,南宋陆游《入蜀记》、范成大《吴船录》均是为人们所熟知的名人名作。然而,自日记体游记本身的发展历程观之,北宋张舜民《郴行录》则具有导《入蜀记》、《吴船录》先路之作用,是为承上启下而在艺术上臻于成熟的奠基之作。又因《郴行录》是按日而记,于考证张氏诗文纪年也颇有助益。鉴于此录本身所固有的文学与文献的双重价值而又长期被忽  相似文献   

18.
一、从地方志与档案的起源谈二者间的关系 方志就是由史、书、志、记、录、传、图、经等各种不同体裁的书籍,互相渗透和逐渐融合而来的一种特定体裁的著作。一直以来,就有方志多源的说法。一是认为方志起源于史;二是认为方志脱胎于地理著作;三是认为方志起源于东汉时的《越绝书》。近来,还有的专家、学者认为,方志应当出现于秦汉统一的国家之后,它发端于《地记》。  相似文献   

19.
游仙是道教对于仙境传说的一个传统叙述题材。段成式《酉阳杂俎》中,亦包含了不少此类题材的故事。由于是成书于佛道已渐有合流现象时期,加上作者精通佛道的优势,使其游仙故事出现了佛光僧影,在传承前人的叙述模式中,又出现了自己创造性的情节设计。本文通过游入方式与仙境时空描写的变异,兼看仙境与佛教渗入,论述其世俗化的趋势与兼容并蓄的杂性,看出其创作艺术才华,突出《杂俎》文学性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据笔者考证,《唐六典》、《旧唐书》、《新唐书》在书手设置方面的不同记载,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人员数额的不同,二是人员的设置称谓不同。今以中书省集贤殿书院为例,略作考证。《唐六典》载设书直及写御书一百人,《旧唐书》同。《新唐书》则记有书直及写御书九十人。其差异主要表现在人员数额的不同。《旧唐书》成于五代,所能引据史料不及宋欧阳修作《新唐书》时完备,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