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2000年12月,在新世纪的钟声敲响的前夕,数百名新闻专业的大学生济济一堂,聆听中国著名新闻学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甘惜分教授作《中国记者的精神状态》的专题讲座。“在新的世纪里,中国不但要成为世界的经济强国,还要成为世界的新闻强国,要让中国的新闻材料成为世界的权威材料,让中国的记者成为世界上的名记者。只有这样,中国才能成为世界上真正民主、团结、进步、文明的象征。“这是年近九旬的甘惜分老人对跨世纪大学生的寄语,是中国老一代新闻工作者对中华民族的期望,更是祖国的赤子对新千年母亲的衷心祝愿。他的讲座掌声不断,鼓舞着莘莘学子为中国的新闻事业奋斗的信念。甘惜分,22岁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毕业后,又进延安马列学院学习马克思主义。1938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八路军120师政治部和晋西北党校担任政治教员和政策研究员。日本投降后,他调任新华社记者和编辑,1949年任新华社西南总分社采编部主任。1954年调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副教授,1958年北大新闻专业合并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在该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特邀理事。可以说新中国的新闻理论教育...  相似文献   

2.
甘惜分先生1916年生于四川省邻水县,今年是甘惜分教授90周年寿诞。甘惜分于1938年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后进入抗日军政大学(马列学院),开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抗日期间他在晋西北党校工作担任政治教员和政策研究员。1946年后开始从事新闻工作,做过记者和编辑,任新华通讯社绥蒙分社记者,参加《绥蒙日报》的创办工作。1947年任新华社晋绥分社编辑。1949年任新华社西南总分社采编部主任。1954年调北京大学任中文系新闻专业副教授,从此开始转向新闻学教育和新闻学理论研究,至今已经50余年。此后,在1958年的院系调整时,甘惜分随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  相似文献   

3.
2004年10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的一条《延安新闻纪念馆开馆》消息称:“由中宣部、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等单位共同筹资八百八十万元建造的延安新闻纪念馆今天在延安清凉山麓开馆,成为我国第一个新闻事业专题博物馆。”  相似文献   

4.
李能伟 《今传媒》2004,(4):18-18
全国惟一的新闻事业纪念馆,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发祥地——延安新闻纪念馆,由中宣部投资,新华社原社长穆青题名,已在革命圣地延安建成,它已成为国内外广大群众和新闻工作者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图为延安新闻纪念馆外貌。今延安新闻纪念馆@李能伟  相似文献   

5.
新华社的前身是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创建的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1937年1月在延安更名为新华社。在80年的发展历程中,党中央对新华社的工作始终给予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留下了大量关于新华社工作的指示、撰写的新闻作品和修改、审批的稿件。  相似文献   

6.
延安时期的新闻业务刊物——《通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9年12月1日《,通讯》创刊号出版,这是延安时期出版的第一个新闻业务刊物,它的读者对象是陕甘宁边区的通讯员。抗日战争时期,新华社曾在延安创办过一份油印的新闻业务刊物——《通讯》。当时,新华社与中共中央机关报《新中华报》一起驻在杨家岭,同属中央党报委员会领导。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见到小平同志□温济泽作者简介:在延安时期,从1943年初起,调做新闻工作。历任《解放日报》副刊编辑、主编,新华社语言广播部(延安、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编辑部)主任及编委、社委等职。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总编辑、中央广播事业局副局长、兼任中国...  相似文献   

8.
1943年1月,在延安,我从中央研究院调到了解放日报社。这是我做新闻工作的开始。解放日报社在延安有名的清凉山上。清凉山靠近延安城,在城的东北角,中间隔着延河,它就在延河之滨。在这座山头上还有新华社。我一到清凉山,就听说新华社每天除了发文字广播,还有口头广播,口头广播的电台叫做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延安台是在1940年底建成的。当时延安遭到日  相似文献   

9.
新闻专业期刊的繁荣 是新闻队伍建设的需要 改革开放的十几年来,由于我国政治稳定、经济高速发展,新闻事业兴旺发达,新闻专业刊物也呈现出我国新闻史上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目前全国公开发行的新闻专业期刊就有30多种。 新中国成立后,新华社、人民日报社先后分别创办了《新闻业务》和《新闻战线》这两个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的新闻专业刊物;1960年8月上述两家刊物合并,由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记协三家联合主办,  相似文献   

10.
王选新闻科学技术杰出人才奖 高连涛 1960年出生。1983年北京邮电学院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新华社技术局工作。现任中国信息协会信息安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新华社保密暨密码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新华社技术局副局长、新华社技术局运行指挥中心总指挥、新华社技术保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等职。2003年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工程硕士毕业。  相似文献   

11.
《甘惜分文集(三卷本)》出版暨庆贺甘惜分教授96岁华诞研讨会4月14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甘惜分教授是中国著名新闻理论家,中国新闻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他于1938年奔赴延安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八路军120师政治部任高级干部学习班政治教员和政策研究员、新华社任记者和编辑,1949年任新华社西南总分社采  相似文献   

12.
2005年12月30日,是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创建65周年纪念日。1940年12月30日晚上七点,从革命圣地延安的王皮湾村,电波传出了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响亮呼号,这座电台就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播音员报道了国内,国际的重大新闻和陕甘宁边区及其他边区的新闻。稿件是由设在延安近郊清凉山上的新华社语言广播部(简称口播部,新华总社分为文播和口播两大部分,文播用电报发出)编辑的,由通讯员送往王皮湾。  相似文献   

13.
一延安的7月,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1946年7月,不但天气很热,而且政治空气也很热。蒋介石破坏停战协议,国民党军队开始对解放区发动全面内战。新华社根据毛主席6月30日的指示,开始连续发表揭露蒋军向我进攻的消息。暂停两个多月的宣传战又重新升温了。正在这样的时刻,廖承志匆匆从南京中共代表团飞回延安,就任新华社社长。承志同志早在1936年就参加陕北红色中华社(新华社的前身)的工作。他当时负责国际新闻的全部翻译和编辑工作,1937年春才  相似文献   

14.
《报刊之友》2010,(6):87-87
赵兰英(1950年-),女:新华社高级记者,知名巴金研究专家:上海人。197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评论专业。后被分配至新华社上海分社,从事记者工作至今:上海市新闻专业高级职称审定委员会委员。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200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广播事业,始于1940年1月30日开播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当时,这家广播电台归属新华社的口语广播部门。后来,由于器材等困难,于194年春停播,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恢复播音。中共中央最早提出创办人民广播电台的任务是在抗日战争爆发前夕,此后曾多次提出要在延安建立人民的广播电台。当时主要是为了打破敌人的新闻封锁,使全国人民可以从广播里直接听到中国共产党的声音。但是,由于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顽固派对陕甘宁边区的严密封锁,广播电台的主要设备———广播发射机难以运进,致使广播电台一直…  相似文献   

16.
王永亮  柴葳 《记者摇篮》2005,(1):62-63,60
陆小华,男,1960年生于江苏徐州,1986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获新闻学硕士学位;后一直在新华社从事新闻工作,现为新华社高级编辑,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所长,中国最权威的新闻刊物《中国记者》杂志总编辑。  相似文献   

17.
穆青,老记者,中国新闻事业家与新闻摄影家。河南杞县人,回族,生于1921年,1937年参加八路军,1940年考入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1942年进入党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从事新闻工作,1949年担任新华社记者,此后历任新华社华东、上海分社负责人,新华社总编辑、社长、党组书记等职务,在党的十二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十三大上当选为中顾委委员,现为中国记协名誉主席、中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会长、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名誉会长。穆青是抗日战争以来这半个多世纪中,把被称为“易碎品”的新闻写成思想最深刻、影响读者时间最长、阅览人数最多之作品的记者,被称为中国新闻的擎旗人。他的作品有着深厚的群众根基,闪耀着朴实的文风,我党新闻史上许多具有重  相似文献   

18.
学习与深入     
学习与深入李新彦李新彦,中共党员,汉族,1945年5月生于河北省清苑县,1969年南开大学化学系毕业,分配到辽宁省本溪市机关工作。1974年调入新华社辽宁分社,历任记者、政文组长、经济组长,采编副主任、主任、副社长。1993年1月调任新华社贵州分社社...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16,(17):70-72
<正>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是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创办于延安。该台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家广播电台,台址在延安西北19公里王皮湾村的窑洞里,由中央广播委员会直接领导,建制上隶属于新华社,新华社为此设立广播科提供稿件。中央广播委员会首任主任周恩来,周去重庆工作后由朱德担任。解放战争时期,新华广播电台属于新华社的一个部门—口语广播部。  相似文献   

20.
从程序性报道看新华社的消息写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是1982年大学毕业后进新华社的。在大学学的是中文专业。进新华社后,先后从事过工业、文教、科技和中央政治新闻的报道,同时还在业余时间写一些小说、散文和报告文学,也写一点论文,并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记得进新华社后不久,听人说到过“新华体”,当时并不怎么在心。在十多年的采编工作中,经常讨论研究新闻写作、新闻业务问题,倒很少听到有人议论过所谓“新华体”,或许真是应验了“当局着迷,旁观者清”这句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