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有一篇文章是这样开头的“每天早上,拧开电视,千万别误看了《东方时空》,尤其是别误了看其中的《生活空间》栏目,这已成为许多人的生活惯例”.我就是这许多人中的一个.越看越想看,越看越有味,每看完一次,都有一种全新的感受.清新脱俗,没有人为的做作,也没有宣传、说教的痕迹,却  相似文献   

2.
读过很多书之后,读的书开始越来越少,对书也越来越挑,读的书也越来越“老”--一方面是书的内容老,另一方面是写书的人老。这是长期形成的阅读习惯,依个人的口味来说,我比较喜欢看老书、旧书、闲书,在这其中又最喜欢看口述类的书,访谈类的书次之。  相似文献   

3.
导语只有“亮”起来,才能让读者“一见钟情”,把读者牢牢地吸引住。 好的导语是消息成功的一半。毛泽东说过:我看新华社的消息看第一句,第一句看不下去,就不看了。这恐怕也是绝大多数读者阅读心理的一个真实写照。 万事开头难。作为消息开头的导语,是不易写好的。两次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美联社特派记者雷尔迈·莫林曾11次撕毁一篇特稿的导语,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实践证明,就是学识渊博的名记者,也常常为写好一条导语煞费苦心。那么,怎样让导语  相似文献   

4.
办报纸,编辑部设有第一读者。每张报出版前,第一读者先品尝。听名记者田流讲,他也有第一读者。有一次,他到福建采访,写成5篇稿子,其中有2篇就是被家庭第一读者否定了的,没有拿出来,他笑着说。“这叫夫人把关!”我写稿,家里也有第一读者。每次写出草稿,先交妻子、女儿、儿子看看,请他们提意见,发议论,看稿子能不能拿出去。有一次,我到牡丹江市采写了篇通讯《一个生机勃勃的细胞》,交大儿子看后,就纠正了不少错别字。这以前我写稿用字常不规范,而且并不在意,这以后,每写完一篇稿子,让家里人帮我挑错别字,及时改正过来。不然,当了几十年的记者,  相似文献   

5.
这题目是看了鲁迅的《花边文学,‘大雪纷飞’》有感而发的。一次,我看专题节目稿件,其中有一篇散文,令我难以忘怀,特别是文中对于‘早春’天气的描绘,给我的印象尤深。这里‘早春天气’是我概括出来的,作品本身只字未著,也没有言及  相似文献   

6.
据新华社2008年3月29日报道,英国<书商>周刊选出年度最古怪书名榜,排名首位的是一本自助手册,书名叫<如果想结束一段关系,请从双腿开始>,排名次座的书名叫<我被俾格米恋爱女王虐待过>. <北京晚报>4月5日对此有更详细的报道,列出了更多的书名.书名选秀,看谁最怪,这也是西方文化的一景.  相似文献   

7.
王祥夫 《记者观察(上半月)》2013,(7):34-36,32,33,129
我的朋友任勇是一位修养极为全面的艺术家,兴趣及涉猎的方面极广。艺术是相通的,极为广泛的涉猎与修养对艺术家而言,到后来注定会变为极为可贵的滋养。任勇以深厚的文学修养介入到摄影,所以,新著《光景》摄影集便显得特别耐看。这本摄影集的魅力,在于拿在手里,看一次,然后再看一次,想起来再看还想看,每看一次都让人心生喜欢,这就是一种魅力,让人难以放下的魅力!任勇的作品给我们打开的不是一个窗子,而是多个,四面八方的窗口都打开在你的面前,光景由四面排跶而入,内容就显得特别的丰富,而其中所配文字也得画龙点晴  相似文献   

8.
看温总理作报告时35次掌声鼓在何处35次!这是3月5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会上,温家宝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全场的掌声次数:“我们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又迈出坚实的一步”、“又有2897万农村人口解决了安全饮水问题”?这是为政府的成绩和努力鼓掌。“这两个约束性指标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不能改变,必须坚定不移地去实现。”??这是为温总理的坚定的态度鼓掌。“政府自身建设……存在这些问题,根本  相似文献   

9.
正面报道的负面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月2日,武汉某报及全国其他地方一些媒体先后10多次转载了一篇题为《孝子借款5万为母亲摆寿宴》,从内容上看,报道宣扬的是一种中华美德。但是仔细揣摩不难发现,这篇报道的宣传基调有问题,它所引起的负面效应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
艺术三昧     
有一次我看到吴昌硕写的一方字。觉得单看各笔划,并不好;单看各个字,各行字,也并不好。然而看这方字的全体,就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好处。单看时觉得不好的地方,全体看时都变好,  相似文献   

11.
有个企业的领导告诉我一件事:“前不久因为怠慢了一个记者,被他抓住了一次花费稍多的招待会登了批评稿,弄得沸沸扬扬,好像我们是这方面的老手。其实仅在本地,我们就是出了名的‘抠门儿’。”我不知道那个记者写批评稿的原因是否因为被怠慢,即便是真的,我看只要写得真实也没有什么不可以。就批评稿而言,主要看真实与否,有没有普遍意义,而不是看被批评者是  相似文献   

12.
《新闻爱好者》2008,(4):F0003
开封这座七朝古都,从古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此间它看遍了世间坎坷,也阅尽了人世沧桑。黄河浪涛一次次从铁塔顶漫过,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赋予今人以大河的秉性。而李公涛在历史长河中,更是一抹永不退色的风景。  相似文献   

13.
据台湾中央社1993年12月21日电讯,报道我的谈话:“毛泽东热莫明其妙”。我看了这条消息,不禁大吃一惊。 事情是这样:1993年12月17日,一位中央社记者来看我。她第一次来采访是今年上半年,是经过中国人民大学外事处同意的。以后隔几个月她来大陆,知道了我的地址电话,又来看过我两次,不是采访,未见什么报道。最近这一次来,也只说来看看我。先是谈两岸  相似文献   

14.
有个企业的领导告诉我一件事:“前不久因为怠慢了一个记者,被他抓住了一次花费稍多的招待会登了批评稿,弄得沸沸扬扬,好像我们是这方面的老手。其实仅在本地,我们就是出了名的‘抠门儿’。”我不知道那个记者写批评稿的原因是否因为被怠慢,即便是真的,我看只要写得真实也没有什么不可以。就批评稿而言,主要看真实与否,有没有普遍意义,而不是看被批评者是  相似文献   

15.
在八运圣火燃烧期间,《解放军报》推出了《圣火雄风──浦江传真看八运》专栏,对八运会赛事进行了全方位报道。我们认为军报对八运会的宣传报道是比较成功的。它有以下三个特点:阵容强大、气势恢宏。八运会是本世纪我国最后也是最大的一次体坛盛事,是继香港回归祖国后中华民族的又一次庆典,是全国军民在党的十五大精神指导下迈向新世纪的一次誓师。全军指战员和武警官兵对此次盛会极为关注。军报对八运会的报道,投入了很大兵力。单就派出的记者看,是历届体育赛事中最多的一次。这期间,现场记者们采写出许多高质量的稿件,拍下了大量…  相似文献   

16.
两次"茶水发炎"事件相隔5年,但却在采访对象、采访方式、具体手段方面惊人地相似。表面上看,两次事件的讨论焦点似乎集中在对"隐性采访"正当性的争论上,但仔细分析后才发现,真正引起关注的其实是"以茶当尿"这一细节设计而非隐性采访方式本身。"以茶当尿"的手法,暴露了记者的"外行",夸大了隐性采访方式在程序上的非正义特征。表面上看是新闻职业道德问题,实际上还反映出医疗报道专业化程度较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1月2日,武汉某报及全国其他地方一些媒体先后10多次转载了一篇题为《孝子借款5万为母亲摆寿宴》,从内容上看,报道宣扬的是一种中华美德。但是仔细揣摩不难发现,这篇报道的宣传基调有问题,它所引起的负面效应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古人对超越某种境界的描述。“记者换位看湘鄂”不仅对两省经济工作思路进行了一次“换位看”,而且对新闻业务也是一次新的体验。两省两报记者迥然不同的写作风格,彼此各有长处。应当说,各自都有创新,都比原来惯常的新闻写作方式有所突破。两报记者在这次活动中都认识到了,适应“三贴近”要求必须努力做到主动创新新闻写作方式。  相似文献   

19.
电影也游戏     
看这样的片子能享受奇特的视觉冲击力,但是,也有它的弊端,比如它的容量大,需要下载等等。所以,不论是对制作者还是欣赏者,这都是一次新奇的尝试  相似文献   

20.
把好看清样这一关一九八四年,我编发了一本文学理论书稿。这本书写得不错,著者是下了功夫的。出版以后,读者反应也比较好。但是,成书时却出了一个“纰漏”。由于某个原因,在看清样时,我忽略了几个页码排错的地方,书印出后,这几页的文字内容自然也就弄颠倒了。这是我到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以来发生的最大一次“事故”,其深刻教训是终生难忘的。反省再三,便产生了要写一篇文章来谈谈如何对待看清样这个问题的想法。举凡出版界的同行们都知道,某些图书出版后,不久便发现了若干错误:或别字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