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科学研究   4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民国初年的劳资关系史远比目前的认识丰富。民初天津鞋业的两起劳资纠纷显示了当时劳方、资方、官方的三方互动以及在纠纷解决的过程中对立的双方都尽力寻求并扩大了自己的支援网络,这种支援网络力量对比的变化促使双方由趋于对抗走向了趋于对话,官方的力量的确更多地支援了资方,但其态度是应势而变的。  相似文献   
2.
也谈面向社会与走向市场内蒙古医学院何鹏,吴志国,赵云山过去我们虽然对现行教育体制作过改革调整,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并出现了影响高等教育正常运转的障碍。例如,现在各高等学校经费日益紧张;教师队伍流失严重,在教学第一线上的教师后继无人;高校中有些专业...  相似文献   
3.
新闻标题制作历来是新闻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闻编采功力的直接体现;新闻标题又有“新闻眼睛”之谓,可见新闻标题对新闻本身的重要性,本文将标题按内容分成四类并逐一作了简要评析,目的是要说明并强调,新闻标题制作必须遵从“准确、鲜明、生动”这一原则。文中所例举的标题范例,无一不体现了新闻标题制作的“六字原则,”而现实中那些平庸寡淡的新闻标题也无一不是背离了“六字原则”。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特别是近几年来 ,高校改革迈出大的步伐 ,高教事业得到较大发展。有的高校在国内外享有越来越高的地位和名气 ,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 ,事业兴旺 ,校内人和气顺 ,教职工切身利益有了大幅度改善 ,外界刮目相看。但改革发展是不平衡的 ,现在有的高校几乎没有进行什么改革 ,所以也就没有发展 ,有的高校面临倒闭的危险。作为学校改革 ,涉及诸多方面 ,如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调整、教学、科技、内部管理体制、专业布局结构调整、后勤、校办产业等改革。本文且不谈其它改革 ,主要讲专业布局结构调整和学生培养要面向市…  相似文献   
5.
教师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是着眼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寻找扩大闪光点,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不断增强学生成功的愿望,要做到这一点,至关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鼓励,其对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7.
吴志国  胡宗华 《湖北教育》2008,(1):F0004-F0004
在素有"鱼米之乡,江汉明珠"美誉的湖北省汉川市,有一所历史悠久、莘莘学子向往的学校——汉川市第一高级中学。学校创办于是1940年10月,上世纪60年代是湖北省108所重点中学之一。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汉川市委、市政府的关怀与支持下,学校于1998年9月整体搬迁到现在的校址。2005年进入湖北省示范中学行列。  相似文献   
8.
人类的教育活动,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目的旨在促进人的发展。现代社会是一个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社会知识化的社会,人的交际能力直接影响到他在这个社会中的生存与发展。口语交际是日常交际中最主要的交际方式,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中必备的能力。因而,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更是学校教育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学校很难从应试教育的泥潭中自拔,他们从学生的短期效益出发,只重视对学生的考试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对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了培养适应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已不再是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走过场。作为教育工作,应有新的教育理念,从学生的长远利益出发,重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很好地与社会沟通,“学会合作,学会生存”,施展他们的才华,实现他们的抱负。  相似文献   
9.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础,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词汇量,那么他(她)在英语学习的听说读写方面都很难有发展和突破。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在高中英语课堂中进行词汇教学展开论述,希望能进一步提高高中词汇教学质量,激发高中生学习词汇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过多的新闻官司会使本来就不容易开展的舆论监督工作陷入更难的境地,作者深刻分析了目前新闻官司产生的主观原因及客观表现,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有效避免新闻官司,从现实的几个方面阐述了作者的具体观点和看法,对时下的媒体如何正确认识和有效避免新闻官司,进而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下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