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科学研究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四川省双流棠湖中学外语学校总结了全国新课程改革的经验,依据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原创性探索出“3+1”课堂教学结构四要素的教学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2.
五、只有守持住“育人”的根本,德育才能稳得住阵脚  相似文献   
3.
七、品格的最高形式是习惯,德育的最佳效果是良知的自醒 长期以来,强势的修智教育和意识形态教育挤占了修德的空间,人们对人格习惯培养的修德并不看重.德育,在最基本的着力点上严重失职,这是教育的悲哀.  相似文献   
4.
正青春期教育的难度来自两方面,一是学生对青春期的疑惑和对生理心理知识的贫乏,二是教育者自身对青春期教育未能做到正确认识和科学引导。要解决这个问题,教育者除了正确认识青春期的特点,更重要的是用有效的方式方法科学引导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试看以下几个真实的案例。用吸引人的方式讲道理《核舟记》一文中有句描写:"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每当读到"袒胸露乳"这一句时,总有几个孩子会偷偷  相似文献   
5.
以学生为中心,培养主体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学生的主体构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所谓主体意识,即学生作为实践活动的主体对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地位、作用、责任和行为调节的能动意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是否重视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一堂好的数学课,要以学生为中心,围绕着学生主体设计教学活动,把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6.
历史主动精神是党领导人民在自觉能动地改造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形成的精神品质,主要表现为激浊扬清的自觉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主动作为的担当精神、遵循规律的科学精神、以人民为中心的主体精神、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挖掘历史主动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有利于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深化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认同;有利于提升青少年的主体性,增强担当意识;有利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视角,强化学科自觉意识。历史主动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应着力推动其与党的精神谱系教育、“四史”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相融合。  相似文献   
7.
梳理当代社会思潮变动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研究进路,主要围绕当代社会思潮的产生发展、流派特征和转型趋向以及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主要挑战、维护路径及其重大意义等问题展开。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必要性、有效途径和制度保障,以及当代社会思潮变动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之间的微妙互动关系也有必要进行更深入地研究。当前学术理论界对这些问题的探讨虽然已取得了一些丰硕成果,但同时也存在轻视基础理论研究、轻视民间立场考量、轻视实践层面普及和轻视系统研究视角等四点不足,另外也还有诸多现实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与拓展。  相似文献   
8.
系统论及其科学属于现代社会的"软科学",对于研究社会科学理论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方法,当前灌输理论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从系统论视域出发,依据当今社会转型期教育环境的变化情况,探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传统灌输理论遭遇的现代困境,对于优化灌输理论结构、扩充灌输理论功能,最终增强灌输教育实效性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的关键点。是克服学生的原有语文经验与理解、感受这一篇课文所需要的经验之间的落差。笔者认为,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可以归结到一点,即帮助学生克服落差。对学生而言,必须学会新的阅读方法,形成与所读课文相适应的新的语文经验。要帮助学生克服语文经验与理解的落差.需要教师的巧问引导,让学生趣读、深读、思考的读、表情达意的读、有自我见解的读。从而缩短甚至消除学生对文本经验理解的差距。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竞争的日益白热化,我国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和责任制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但在执行过程中仍然出现施工进度与方法不当、材料管理浪费、人员管理不当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不善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