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前,我国高校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仍存在管理力度不够、定位不准、课程体系设置不到位、教育方法和模式过于单一等问题。文章认为,高校应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全新认识,建设合理的课程体系,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完善和丰富教材内容,加强网络教育和咨询力度,推动建设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切实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西柏坡精神是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摇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深刻理解西柏坡精神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创新校园文化主题;提高学生精神境界,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强化挫折教育,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提升教师优良师德,培养学生优良学风;发挥社会实践的教育功能,在实践中继承和发扬西柏坡精神。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受个人发展空间、工作地点、工资收入、自身素质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大多选择直接就业,生源地与省会以上城市为他们的就业首选地,到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工作的居多.因此,促进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对策为:政府要从省情的高度进行调控,发展和扶持民营和中小企业,完善就业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学校要制订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毕业生要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4.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综合创新文化观反映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正确阐明了经济、政治与文化的辩证关系,解决了中国文化的基本性质和发展前途、文化主体和文化理想、文化方法和文化模式等重大问题,揭示了个性解放和个性发展对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根本意义,主张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正确解决中、西、马三种文化资源的关系。当代中国文化发展仍然要继续高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综合创新文化观的旗帜,以"实事求是"、"有的放矢"的态度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经济、政治、文化)相结合,在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都达到社会主义原则和民族特点的高度统一,为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崇高目标而贡献其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和态度调查问卷的分析,就心理健康选修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