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5篇
综合类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发展县域经济是冲破"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和有效途径。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民营化为主体,工业化为主导,农业产业化为基础,努力促进县域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3.
近年来,为适应劳动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形势。益阳市在全省率先开办有组织、有领导、多形式、多层次、多功能的劳务市场。从而,在治理社会劳动力管理环境,整顿“地下”劳务市场秩序,改革劳动就业制度等方面先行一步,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4.
劳动力大市场模式既有其基本的政策涵义,也有其经济内涵,应予以科学的界定。在其宏观调控目标的重构中,应把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作为中心和基点。  相似文献   
5.
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首先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新时期生产劳动的丰富内涵,以利于走出对马克思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理解误区,不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学说。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作指导,破除防碍认识深化的种种教条和框框,结合新的实际和新的发展,推动马克思主义劳动学说的进一步发展。深化对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有利于消除人们对服务性劳动的偏见,高度重视科技、管理等知识劳动在价值形成中的巨大作用,更新劳动价值观念,促进收入分配关系的合理调整和改革。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建议》反复强调,要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并进一步指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必须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改革。可见,进一步深伤农村改革,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繁荣,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为何要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农村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双层经营体制的第一步改革,获得了推动农业快速增长的动力,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空前解放。农业丰产,农民增收,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勃勃…  相似文献   
7.
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首先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新时期生产劳动的丰富内涵,以利于走出对马克思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理解误区,不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学说.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作指导,破除妨碍认识深化的种种教条和框框,结合新的实际和新的发展,推动马克思主义劳动学说的进一步发展.深化对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有利于消除人们对服务性劳动的偏见,高度重视科技、管理等知识劳动在价值形成中的巨大作用,更新劳动价值观念,促进收入分配关系的合理调整和改革.  相似文献   
8.
作者主张以“大市场”作为培育发展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目标模式,并在对“大市场”模式的主要特点及轮廓进行初略描述的基础上,提出培育我国劳动力大市场的构想:①冲破城乡垒壁和地方保护主义的樊篱,模糊各“小市场”的边际,延伸劳动力市场的覆盖半径;②重构政府行为和劳动政策的目标取向,发挥政府在催化市场就业中的积极作用,③确立“大市场”的生长点,改善其生存环境,激发市场机制运行的动力。  相似文献   
9.
10.
城镇就业矛盾日趋突出已成为当前的一大难题。那么,如何缓解我国面临的严重就业矛盾?怎样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正确把握有利时期,加大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份量?本文企图对此作一些初浅的探讨和思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