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们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但不少教师未能真正领会新课标的核心价值.认识趋于简单化、绝对化,盲目学习别人的东西,缺乏分析、消化,常常是亦步亦趋,东施效颦,为了追求"时髦",在语文课堂上执著于热闹、贪多求全、表演"作秀"……异彩纷呈的语文课堂让人迷醉,更让人迷惑.  相似文献   
2.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校园内形成了反差较大的课堂现象:一是异彩纷呈,表演“作秀”,华而不实;一是充满活力,热情投入,扎实高效;一是教得辛苦,学得痛苦,效果甚微……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大的反差现象?我发现是由于许多教师对创设教学情境意义的理解还存在偏差。  相似文献   
3.
邓红清 《海南教育》2014,(16):16-16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各省市的、各年段的、各学科的教学都在发生变化。但认真审视,不难发现部分教学模式化,部分教师走进误区,偏向教学形式的模仿,隔靴搔痒、淹没本真的偏颇课堂还真不少。现象一:舍本逐末【案例】一节高中的历史课——《美术的辉煌》。一堂历史课,可谓是"名画大汇集":首先,由展示名画导入;接着分小组,派代表讲解《马拉之死》、《自由引导人民》、《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日出·印象》、《格尔尼卡》;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教育呈现出一派新景观,可谓气象万千。异彩纷呈的语文课堂让人沉醉,更让人迷惑。针对语文课堂的虚、闹、杂、碎、偏之时弊,有人提出语文课要简化头绪,淡化分析,化繁就简,削枝去叶,突出主干,突显主体,真真切切教语文。但这是否就意味着语文课就不能拓展.生成精彩呢?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教育呈现出一派新景观,可谓气象万千.异彩纷呈的语文课堂让人沉醉,更让人迷惑.针对语文课堂的虚、闹、杂、碎、偏之时弊,有人提出语文课要简化头绪,淡化分析,化繁就简,削枝去叶,突出主干,突显主体,真真切切教语文.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们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但不少教师未能真正领会新课标的核心价值,认识趋于简单化、绝对化,盲目学习别人的东西,缺乏分析、消化,常常是亦步亦趋,东施效颦,为了追求“时髦”,在语文课堂上执著于热闹、贪多求全、表演“作秀”……异彩纷呈的语文课堂让人迷醉,更让人迷惑。那究竟该如何教语文呢?赵志祥老师执教的《鹿和狼的故事》给我们以明确的回答,那就是:追寻简约教学,回归语文本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