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8篇
教育   658篇
科学研究   107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31篇
综合类   23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8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遗德 《语文知识》2000,(11):81-81
①早在1997年,为适应农村实行股份制的需要,南海各镇都建立了档案工作。(1998年第10期《广东档案·阁楼——大厦》)动宾结构“建立了档案工作”在语义上搭配不当,应改为“建立了档案工作制度”。②安慰了大家的疲惫。(1999年第9期《党风·国庆征文》)  相似文献   
2.
署名小言论,也称专栏小言论,就是指设在报纸要闻版的短小的群众性言论专栏中发表的新闻性较强的小型言论。一般四五百字,短则二三百字。1978年1月《哈尔滨日报》创办第一个小言论专栏“大家谈”。目前,从中央到地方的各家报纸大都设立了这类小言论,如《人民日报》的“今日谈”、《河北日报》的“群言堂”、《四川日报》的“巴蜀小议”等,都发表了大量读者喜闻乐见的小言论。  相似文献   
3.
学生近视眼的防治多年来一直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有材料表明我国仅次于日本成为世界第二近视大国。造成近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总体可归纳为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因素的综合影响。近视产生的后天因素十分复杂,如睡眠时间过少、用眼过度、光线不佳、饮食不当、不良姿势、过度疲劳等诸多因素都能诱发近视发生,最新研究又发现:被动吸烟、咀嚼不够、环境噪音、环境色彩等也是导致学生近视发病率高的因素。 如何有效预防学生近视问题呢?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说:“心不在焉,则黑白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说…  相似文献   
4.
去年暑假,我在南方某报实习,跟一名年轻记者跑社会新闻,这位记者勤劳肯干,每月发稿量都名列报社前茅,对实习生也尽心指导。但我发现,在多次采访火灾新闻时,记者只是简单地向目击者了解火灾发生时间及现场状况后,便草  相似文献   
5.
署名问题     
万木丹 《新闻记者》2004,(10):45-45
本刊第8期发表两位通讯员的来稿《通讯员怎么了》,产生了一定反响。本期选编了两封读者来信(另见60页),以期进一步引起大家对这个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经典回放]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  相似文献   
7.
8.
晚自习的铃声响了,我快步走向教室。老师,有人把图钉放在我的板凳上。王凯大声报告,显得十分委屈。图钉!伤着了吗?我焦急地上前询问。幸而我穿了棉毛裤,只有一点儿疼。王凯皱着眉头说。放图钉戳人!说,是谁这么大胆?我恼怒地喝问。  相似文献   
9.
要闻     
八桂正式启动舆情隐患问题跟踪机制本刊讯日前,我区召开校园安全预防及应急综合管理平台启动工作会,正式启动舆情隐患问题跟踪机制将通过网络舆情发现的2015年200多起校园安全隐患问题,通报发放至各责任高校和县(市、区)教育局,并建立限时查实、处理回复、超期通报、完成质量验收及重大事项现场视频核查制度。会上,自治区教育厅还正式发布了网络  相似文献   
10.
<正>苏教版必修五第一模块"科学之光"中选入了著名作家周晓枫先生的《斑纹》一文。该文内容虽然翔实,文笔很优美,但选入课本用作教材应稍作修改,因为其中有五个句子是有毛病的。可当笔者备课时提出这个问题时,却遭到许多同仁的嘲讽。原因有三:其一,周晓枫是著名作家,所写文章是不会有毛病的,不能吹毛求疵,不该班门弄斧;其二,即使有毛病也不应提出来,这样不仅有损于著名作家周晓枫先生的名声,而且自己会落得鸡蛋里挑骨头、斤斤计较的骂名;其三,显得自己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