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教育   31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8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当社会陷于渐进改良进二退一式的踯躅时,青年人终于忍耐不住了。原来期望的路径迅速被激进的,自下而上的革命所淹没,使千万青年人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32.
轻松课间     
大步流星初次进城的老农,内急找不到厕所,向路人打听。路人用手一指:“前边那个牌子‘WC’便是。”老农奔进去,一边放松一边自言自语:  相似文献   
33.
在暴力面前,伴随着感慨、反思、总结、哀婉,—个启蒙的,属于知识者的年代,惭惭消褪了。  相似文献   
34.
乌托邦时代     
1912年冬天,在《论人心之桔窘》一文,著名记者黄远生以惨淡语气,回顾了辛亥前后人心的变迁、信念的破碎:晚清时代,国之现象,亦惫甚矣。然人心勃勃,犹有莫大之希望。……(今日)全国之人,丧心失图,皇皇然不知所归,犹以短筏孤舟驾于绝潢断流之中。粮糈俱绝,风雨四至,惟日待大命之至……这个观感,说尽了千万士绅、知识者的走投无路,中国社会的凄楚与绝望。在这样的背景中,一种异常灰暗、无比压抑的时代气息,悄悄地蔓延开来:一方面,范爱农、魏  相似文献   
35.
赫德觉得他面对的是一块古老世纪的活化石、有着一种令人窒息的霉烂味道。那么,赫德知道么?那个右眼微眯、精神委顿的老人,不仅是传统社会的最后一个圣贤,他还是西方物器的最初引进者。在那个华洋杂处、两种文明初初遭遇的年份,他绾接了二者,并成为后来渐行渐远、沧海桑田般剧变的起点。  相似文献   
36.
如果说,李大钊身上有着天地元气,如同远古诗者的话,那么,王光祈的身无分文、心忧天下,则让人想起范仲淹。历史以最神秘的深意,选择这两个最苦命的孩子,来充当20世纪中国最美好时刻的主角。  相似文献   
37.
在这样的苦苦探求之后,一条漫长而充满叵测的道路,渐渐地浮现出来了:陈炯明试图以自治、联省、联邦为三大步骤,以建国、建亚、建世为三大目标,构筑自己的安那琪人生,安那琪世界。  相似文献   
38.
在他们的烦闷中,一个对抗的、分崩离析的日本出现了:尊王和攘夷、复古和维新、锁国与开国、保存国粹还是文明开化,乃至代议制还是军国化、战争还是和平……旧的明治精神已经死去,新的大正信仰并未诞生。这个分裂的、碎片化的观念世界,正是关东大地震的表情来源。  相似文献   
39.
他们脱离家庭、解除婚约、退出学校、步入市井;他们一边工作、一边读书。试图以此通往一个最美、最乐的自由世界……  相似文献   
40.
那位不知名的3月22日运动组织的成员投掷出的这块铺路石,不仅是席卷法国的红五月风暴的先声,它还是20世纪法国、欧洲以及全世界的转折性象征。在它之后,世界从前现代迈入了后现代;它的主要遗产,就是我们今天所目睹、亲历并参与的这个多元、斑斓而世俗化的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