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9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现代人应远离造神?从对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造神术所作的简单评析中,我们可以毫不含糊地得出结论:神是人造的,现代人应远离造神。对此,我们不妨再作以下探析。  相似文献   
12.
《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由生活走向物理,由物理走向社会".这就要求教师要通过捕捉生活中的物理知识,挖掘其生活内涵,把抽象的物理教学与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经验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引导学生把书本知识转变为生活中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火爆嫩玉米     
暑假的一天,我和表哥向姑父学做“火爆嫩玉米”这道菜。姑父从口袋里拿出两个玉米棒,对我和表哥说:“你们俩各掰一个。”姑父先给我们做示范:用大拇指杀出一条路,然后大拇指横起轻轻地一掰,五六个“胖娃娃”乖乖地从玉米棒上跳下来……我和表哥照着姑父的方法去做。我拿着玉米棒使劲一掰,可玉米粒全破了。姑父对我说:“用来火爆的玉米很嫩,所以要轻轻地掰才不会破。”我照着试了一下,轻轻地一掰,这次,玉米粒真的没有破……姑父把我和表哥掰下的玉米粒清洗了一下,就放在一旁滤着。开始炒玉米粒了,姑父先打燃了火,端起锅安在炉子上,把油倒进锅…  相似文献   
14.
一、学龄初期儿童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再现学龄初期儿童对周围事物观察的目的性常常是不自觉的,是没有计划,也不会有系统地进行,但他们对周围的一切事物感到新鲜、好奇,是满怀兴趣地进行观察的。他们的观察是敏锐的,对每一件小事和小的特点都能注意到。所以,他们所画出来的东西,目的不是想表现什么,而是某一种心理展示。画面所涉及到的是那种要把一件新鲜的、有意思的东西展现出来的激动心情。儿童画画不是企图以一种不成熟的技巧去真实再现原物的目的。心理学研究证明,在发育的初级阶段,心灵的主要特征就是对感性经验的全面依赖,所以在儿童画中充满了没有具体细节区别的一般性东西。了解儿童的观察特点,知道他们的绘画特征,我们在教学中就不能过于要求他们画面的科学性。而是从儿童自己观察事物的特殊角度出发,引导并提高他们逐渐认识事物的兴趣和积极性。我们还要在教学中不断向儿童提出有目的、有系统的观察要求,使儿童的观察力不断发展起来,逐步形成一种自觉的、独立的、有计划的能够有意坚持的心理活动。二、学龄初期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和绘画的抽象性学龄初期儿童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儿童一般是通过形状、颜色、声音等感觉来思维的,他们对事物的本质不感兴趣,...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应在理性和抽象层面明确课程建设的逻辑出发点,找到课程建设的哲学与认识论基础;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应在实践基础上提出具有指导意义的概念和方法,甚至形成满足某种范式的开发平台。  相似文献   
16.
劲极者 《中国排球》2013,(11):I0008-I0013
动力改装一直是改装的重中之重,无论多么酷炫的外形,多么精良的悬挂,一旦动力改装项目缺失,往往会徒有虚表,流之于外形。  相似文献   
17.
18.
年轻的光绪死在了慈禧之前,两人之死相差仅一日,这让人们对光绪的死生出了种种猜疑。光绪之死到底是何缘故?这成了清末最大的一桩历史疑案。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的"大思政"观有五个方面的含义,即大视野、大课堂、大教材、大目标、大队伍。它既是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教学观也是方法论。从目标上看它主张从知识目标向人学目标转变,关注人的和谐发展,从内容上看它主张生活即是教材,关注思政教学的针对性;从教学队伍上看它主张全员育人,关注育人环境对人的潜在影响;从教学时间空间上看,它主张时间空间的现实、真实拓展,关注思政教学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20.
极徽 《成长》2006,(3):16-17
“鞭醒奴性的中国人”,是纪在某论坛的常用ID。我在版面上注意到他时,他正因为自己发的几个矿难悼念帖无理被删,跟版主闹得不可开交。第二天,又在某热帖见到他的身影,他正被一群女人围攻,硝烟四起。挑起混战的大致是女人误国之类的议题,他认为现今的中国人缺乏丝毫民生大义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