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教育   30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任树民 《宜宾学院学报》2012,12(1):41-43,50
马瑞辰与姚莹是姑表连襟.他们的交游、酬赠诗文,见证了彼此的笃厚情谊.后人通过这些诗文不仅可以勘合马瑞辰的生平事迹,还可以进一步认识姚莹他们所处时代觞咏酬唱风气.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区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语言文字的生态建构是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和谐的语言文字生态可以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通过对吉林省吉林市4个城区语言文字生态的走访调研,发现当下城市社区的语言文字生态还有待于进一步建构。建设和谐的社区语言文字生态,既需要城市管理系统从上到下的宣传和监管,又需要社区人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3.
马瑞辰一生曾有两次谪戍经历,一次是谪戍盛京,一次是谪戍黑龙江。然而,马瑞辰的各种传记资料对这两次谪戍经历的介绍往往都是语焉不详,甚至存在着误解。详考马瑞辰两次谪戍东北的前因后果及其经历始末,看似偶然的背后,却潜藏着个性的必然。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文学传统研究需要从"物"的背景出发补充一个"物"的维度.中国古代的物体系建构联接着"天——人"两端,一方面基于可经验世界,以类相从,另一方面力图在"天人"架构下形塑成一个形而上的"类应"秩序.跃入先秦文史作品,这一"天人"架构下既连类又比类的物类呈现方式,已经形塑成了一个颇能建构的书写策略或曰作品生成方式.考索赋体的运思模式,先秦时期这一既连类又比类的物类呈现方式在塑成为一种书写策略后直接影响了赋体的体物书写.  相似文献   
15.
中外诗歌,都是借助于外在的“象”来抒发主体的内在情思。中国诗学当中的“象”,在与情感联系的背后不是逻辑思维下的推理过程,而是呈现为一种“景←→情”似的迁就关系。“象”具有一种当下的情境性。在西方,“象”却被塑成“得意忘象”的述情手法而被最普遍地使用。在西方诗学中没有形成“兴象”这样的诗歌创作和欣赏规律。经整合建构,殷皤在《河岳英灵集》中拈出的“兴象”这一诗学批评范畴,可揭示中国诗学物我情境互动之下“物”的层面的艺术特质。  相似文献   
16.
据2007年1月5日《环球时报》引英国广播公司1月3日的报道指出:德国科学家通过对雷州半岛湖光岩湖地质的研究,证明造成盛唐衰亡的主要原因是长期干旱少雨,造成谷物歉收,激起农民起义,最终导致唐朝衰亡。本文拟就唐文献记载的灾情史料,对这一震撼性气候说,略加补证,以期人们从历史警示中来直面当前全球气候的变暖。  相似文献   
17.
清朝前期,为了平息蒙古准噶尔部和南疆回部的叛乱,长期的兵连祸结,使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的西部边陲地旷人稀,农牧经济残破萧条。清政府从当时的政治、军事角度考虑,广兴屯田,兴修水利,植树造林。检讨清朝前期的西部农业开发,对今天的西部大开发,有着至关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诗经》和汉乐府,大都可以抽绎出"本事"。但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它们却重在"发"而非"事",往往舍"事"重"发"。汉末以降,身属"士——官僚"政教体系的文人成为社会活动主体,他们接续舍"事"重"发"的艺术构思,把诗当作抒发个体情感的手段,"良用叙我情",希望以个体遭遇折射时代,抒情诗体成了承载个体"我情"抽绎的首选,而对叙事诗体的把握,也是重"感事"而非"叙事"。偏于主观表现的先秦两汉情感言述实践奠定了中国抒情园地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19.
重章叠沓是《诗经》重要的抒情体式之一。塑成《诗经》这一复沓艺术的质素有三,即民间性、表演性以及场合性。这三个方面不仅共同塑成了《诗经》这一叠咏复沓艺术的反复使用,尤其是表演性与场合性决定了风诗与小雅反复叠咏。  相似文献   
20.
驿路文学是指以驿站以及驿路沿途风光为题材的一种文学现象。驿路文学是清代吉林流人创作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透过作者群的勾稽,创作心理的寻绎,艺术风貌的描摹,可以看出,吉林流人的驿路创作已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征,构成了一种文学现象。流人驿路文学在清代吉林文坛占有一席之地,促进了吉林文坛的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