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29篇
科学研究   4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41.
人才资源和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依托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助推高职大学生精神建设,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汇聚了作为后备劳动大军的高职大学生精神建设内涵,凝聚了建功新时代的磅礴伟力,助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形成人力资源强国和技能社会。依托“三个精神”助推高职大学生精神建设需要为劳模和工匠充分发挥作用创造必要条件;充分发挥劳动模范、能工巧匠的精神引领和技能引领作用;开展群众性创新活动,将“三个精神”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行业全过程。  相似文献   
642.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养、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同时,伟大建党精神对高校大学生具有筑牢其理想信念、提升其道德情操、强化其扎实学识及培育其仁爱之心等价值功能。因此,要构建“四位一体”的教学融入模式,实现伟大建党精神与高校思政课的高效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