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1篇
  202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想像是人类发展与创造的阶梯,在儿童发展过程中,想像的敏感不仅标志着人类最高级潜能开始发生,也是人的发展由此脱离原始性的必经一步。两岁前后,是孩子想像力迸发的时期,他们会在各式各样的活动中寻找想像的位置,品味想像的情趣。在父母的帮助和鼓励下,此时的孩子,不仅想像力会变得积极活跃、大胆频繁起来,他们初具雏形的“逻辑思维意识”和“形象思维意识”也将得以齐头并进地发展。所以,乐乐妈妈十分重视培养乐乐的想像能力,欣赏、鼓励乐乐的想像思维。从“像什么”开始妈妈常常从菜篮里挑出几颗土豆,和乐乐一起玩“像什么”游戏,这颗像…  相似文献   
172.
妈妈记得,乐乐1岁4个月才会叫爸爸妈妈,而他在七八个月时就已经能听懂很多话了。说话的前提是听话,还要加上发音机制的发育成熟。教乐乐说话,妈妈的做法似乎和大多数妈妈不一样。比如,妈妈很注意“词随事物、规范、重复”,看见马路上的汽车,妈妈不笼统地说“车车”或“嘀嘀”,而是说“大卡车”、“小轿车”;看到花,不说“花花”,而是说具体的花名“鸡冠花”、“菊花”;吃药,就说“吃药”,不哄着说“糖糖”、“甜甜”。妈妈认为,规范用词,有利于孩子对词义的正确感知。在教育乐乐的事情上,妈妈特别有耐心,还特别爱“唆”。…  相似文献   
173.
案例早春二月,春寒料峭,我接到一位父亲的电话,说是由孩子学校的校长推荐,为孩子的问题向我求助。从电话里听得出,这位父亲的心情也像春寒一样,冰冷了。小雷是一个六年级的男孩,从小由自己的父母带大。他自幼聪明,但好动,早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坐不住,难管教。父母曾带他去医院检查,被诊断为“多动症”,父母没有让其服药治疗。但现在的小雷不好动,喜独处,闷闷不乐,从不与同学来往,像小老头。做手工很快、很好。他早在二年级开始就不喜欢跟父母出去。每天晚饭后,爱看科幻书,有时一晚上可看完大半本。常看《钱江晚报》,跟着父母看电视“股市行情…  相似文献   
174.
小档案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生前是乌克兰共和国的功勋教师、原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被人们称为“教育思想泰斗”。他从教长达三十多年,专著有《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家长教育学》等四十多本。他的书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他所领导的帕夫雷什中学被列为世界上著名的实验学校之一。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最集中的也最深刻的一个观点是,要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而培养这种人需要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任务,即应使“智育、体育、德育、…  相似文献   
175.
儿子15个月,我们决定送他去托儿所。头两天,小家伙哭闹很凶。特别是第一天上午,他竟没喝一口奶、一滴水。3、4天后,看起来安静多了。经验使他知道,哭闹无济于事。他不再哭了,只是呆呆地等着我去接他。千万别小看了1岁孩子的能力,为了“跟”住妈妈,小家伙在做着怎样的努力啊!即便回家以后,在房间里玩,只要我伸手开门,他马上就扔掉手中的玩具,哭叫着跟上来。入睡前,也总是紧紧地拽着我的衣袖不放。小小的心,时时刻刻都在担忧妈妈的离去。入托引起母子分离的痛苦,使儿子恋母之情明显增强,近乎反常。  相似文献   
176.
俞群 《家庭教育》2004,(11B):38-39
对于爱探索的孩子,父母尤其要多选购可拆拼的玩具,以更多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而对于探索兴趣较少的孩子,父母也应有意识购买一些可拆拼玩具.以激发他们的探索兴趣。另外,选购玩具一定要注意安全性。乐乐的父母如果注意到这一点,做到事先关照,乐乐就可能避免这一事故。  相似文献   
177.
昨晚,我和儿子又玩“识字”游戏了。我们比赛认卡片上的字。玩法是:先生出示卡片,我和儿子抢答。谁先答出,卡片就归谁,最后,以卡片多者为胜。当然,让儿子赢还是输,主动权在我手里。每次卡片一出示,我先假  相似文献   
178.
儿子5岁那年,因为打扑克“争上游”输了而大发脾气,竟把扑克牌扔得满地都是。还有一次与表兄比画画,因比不过表兄,又愤愤不平。以至两人争吵起来。儿子的行为引起了我的深思:现在像我们的儿子那样的独生子女,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里都是听惯了表扬声的,这不能不使我思索产生上述行为与家长、老师们的“表扬”的关系。是的,表扬作为一种强化优点的教育手段,对儿童各方面的发展成长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但是,成人不适度、不得当的表扬,  相似文献   
179.
一、引言小学生问题行为,诸如不诚实、懒散、退缩、疲乏、缺课,不做作业、不守纪律、破坏公物等等,历来是我国(大陆)小学生德育的难点,而从心理辅导学的角度看,小学生的这些行为皆被定义为适应欠佳(或称偏差行为、问题行为)。所谓适应欠佳即指显著地异于常态而又妨碍了正常生活、学习的行为(吴武典1991年)。  相似文献   
180.
现在的父母应学会怎样和孩子说话,怎样准确地向孩子传达出内心的意思、愿望,使孩子能够及时知觉到父母“批评”“教育”中所蕴含的关爱和善意,减少由于父母“言辞不妥”而引发子女的抵触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