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2007年全国高考语文北京卷作文题,是一道并不出人意料的"材料"作文题,又是一道出人意料并且缺失了"北京特色"和时代气息的"材料"作文题.如果说,"规则""转折""包容""说'安'""北京的符号"这一组北京卷高考作文题已经基本构成了"北京"特色的话,那么"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这道突兀而来的"唐诗鉴赏式"的作文题,不但与之前的"北京特色"的色调不和谐,而且与首都的昂扬精神、和谐社会、绿色奥运、勇于奉献的时代主旋律相去甚远.笔者对这道作文题的看法是:  相似文献   
42.
永恒的荷塘     
坐落于清华园老校区"水木清华"前的荷塘,几十年来不知吸引了多少中外游者去拜谒瞻仰. 不管是春夏还是秋冬,不管是阴天还是晴日,不管是清晨还是傍晚,"水木清华"前荷塘的柳树下、小路旁,总有来自远方抑或是近处的瞻仰者,当然还有清华园的学子们.  相似文献   
43.
近年的高考小作文以“描写”为检测重点,字数要求一般为250字左右,分值大约20分。小作文虽“小”,但如果平时训练欠佳,考生就无法拿到好分数。不少教师在高考小作文训练方面下了深功夫,取得良好效果。我们的作法是“读写结合”、“巧妙激发”,即在指导学生阅读...  相似文献   
44.
时间:1999年5月23日下午地点:江苏如皋白蒲高级中学师:(板示:致橡树舒婷;微笑着面对六人围坐形成弧形的六组学生)同学们,这节课是自读课,我们要自读的课文是舒婷的《致橡树》。自读,主要是大家自己阅读分析理解,在一种宽松自由的状态下进行,可以吗?(交代“任务...  相似文献   
45.
目前高中学段的学生,不太重视古诗文学习者为数不少。他们或因古诗文学习的难度较大,或因各学科的学习内容繁多而学习时间紧迫,或因考试时古诗文分数不易拿到而心生厌倦,或因个人情趣偏爱于理科而不愿意下功夫于古诗文的学习,或因教材所选古诗文与自己的学力有较大悬殊等而不重视古诗文的学习。这些对古诗文不感兴趣或学而无获的学生,成为高...  相似文献   
46.
所谓“六字”语文教育观,是指:“一标,六面、五阶”三个语文教学实践的哲学理念,这是笔者在教育实践中长期探索的结果。其具体内涵如下: “一标”,指的是一个明确的求实的教学目标——理解、运用汉语文。  相似文献   
47.
开放型题是指能让学生充分发散思维的题目。其特点有:一是重思维的训练。设计的练习能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去思考,求得所需结果;二是题少容量大。题目不多,但“精、巧、活”,能把学生所学的知识,通过少量的练习,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目的。设计开放型习题应注意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48.
一、教学生“会听” 教学生会听提示语。每一个语文教师,都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提示语”,诸如“请同学们注意”、“注意”、“一方面”、“另一方面”、“问题的关键是”、“还有”之类,这些提示语是在告诉学生,后面的讲述内容很重要或比较重要,应专心理解。有经验的教者,在使用提示语之后,有意地停顿一会儿,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有的教者还要用眼神去敦促中差生马上把精力集力集中起来,然后才讲述下去。这是暗示性的“教”,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注意”的好习惯,就能“会听”起来。对  相似文献   
49.
有不少人认为:英语、计算机、钢琴、小提琴、手风琴、电子琴可以考级,我中华民族共同语之作文——为何不能考级?对此,笔者有如下思考:  相似文献   
50.
“学堂·主人·训练”教改课题立项单位是国家教委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课题于1999年12月完成了第一轮实验。 一、构建形成了以“学法”指导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模式: 本课题以“学法”研究为实验核心之一,形成了研究“学法指导”体系:自学整册教材、自学一个单元、自学一篇课文。自学一类课文,比较学习,高效学习,重复学习,归类学习,五步自学法等等,使学生在半年至一年中,初步形成自学习惯,初步掌握一系列自学方法并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问题,较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 二、构建了以学组为单元,在班级的管理中以“自控·监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