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教育   5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随着减负力度的加强 ,学生在校的时间少了 ,作业负担轻了。可减负后 ,学生在校外时间内干些什么呢 ?特别是双休日 ,学生时间充足 ,他们又在做些什么 ?开学两个星期后 ,我们向每个学生家长发了一张调查表(只要求家长留言 ,不要求签名 )。调查到的情况主要有 :①沉迷于电视。有的学生整天看电视 ,从来不管内容是否适合自己 ,有些电视节目看后有消极影响 ,危害不小 ,而且长时间看电视 ,眼睛也容易近视。②作业难以完成。有的学生双休日做作业时拖拖拉拉 ,结果作业书写不认真 ,错误也相当多。甚至于有学生忙于玩而不能完成有限的作业。③睡懒觉…  相似文献   
42.
“小数的意义”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份第四单元教学内容。该单元包括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和用小数进行单名数与复名数的化聚等五节内容。其中,小数的意义分三课时教学,第一课时小数的意义,第二课时为小数各部分名称和整数与小数的数位顺序表,第三课时为小数的读写及应用。“小数的意义”(第一课时)的教学是本节,本单元乃至整个小数教学的重点。一、相回教材特点,落实教学目标本课知识教学要注意结合学生实际,以学生已有的小数(三年级)、分数(四年级第一学期)初步…  相似文献   
43.
44.
45.
冒金彬 《新教师》2019,(11):34-35
试卷评测是一种传统的学生学业测评方式,它为教师评估学生的学业发展水平提供了直观参考。当前,为了适应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新要求,小学数学命题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原先的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与解决问题六大版块,已日渐整合成选择、填空与解答三部分,原先计算题占三分之一强,现已悄然缩水……除了这些显性的变化之外,还有许多内隐的变化。  相似文献   
46.
市里要组织小学数学命题竞赛,我县也组织了相应的竞赛活动。就老师们递交过来的参评试卷来看,喜优参半,感慨良多。也许是课改教材注重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与操作能力的培养,注重与学生生活的融合,因而在命题时要绘制更多的图形(表格或图案),而制图又太费事,好在现在教辅资料比较丰富,其中不乏好的,故而许多教师采用拿来主义,择优选用,真正自己动手命题的机会相对少了许多,也正因为平时命题机会不多,很多同志对命制一份好的试卷感到比较困难。  相似文献   
47.
说课是教师向同行介绍自己对某一内容的教学设计及其意图的一种教研形式,一般给定10分钟时间。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让同行听出这节课设计的亮点,需摒弃花哨的形式,抓住内容进行阐述。说课内容可以整合成三大板块:说教材时兼顾说学情;说目标时包含重难点;说教程时兼顾说教法设计与学法思考。说教程时,一般可以分成四个环节:情境导入、新知学习、巩固练习与小结提升。说课过程中,还要相机动态生成板书内容,一般包括课题(有时会有副课题)、例题的主要解答过程和相关的知识提炼以及注意点等。  相似文献   
48.
冒金彬 《人民教育》2012,(11):47-49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活动越来越多,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也愈见丰富。面对学生的成果,教师该如何收集和反馈?对此,江苏省如东县小学数学教学创新团队的老师们进行了沙龙研讨。以下是研讨实录,与读者分享。如何收集学生的成果冒金彬: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课堂反馈"问题。大家可以从三个维度来思考:一是教师该如何收集学生的成果,二是该以怎样的顺序反馈收集到的成果,三是提出一些提高课堂反馈效率的策略。下面,我们先来讨论第一个话题。  相似文献   
49.
我们习惯于从教师组织教学的水平来审视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往往忽略了作为课堂学习主体的学生。近期,我组织中心组的几位老师围绕学生显性的课堂学习行为“听、说、读、写、议”开展课堂观察,许是观察视角相对小了许多,也正因视点的“聚焦”,  相似文献   
50.
古往今来,课堂是由教师主宰的,学生只能正襟危坐,洗耳恭听。教师讲到哪里就听到哪里,不可越雷池半步。后来“放宽政策”,学生随教师所问,举手获准后可以发言。若偶有学生不举手就接在教师讲话之后插话(提问或释疑),就会被定为乱“插嘴”,有违课堂纪律。轻则挨批,重则受罚。笔者认为这种一概而论地斥“插嘴”为异端的做法是欠妥的。记得我讲《囚歌》这首诗,讲到“将我连这活棺材一起烧掉”这一句时,我话没说完,晶晶同学就插嘴说:“什么是活棺材?”我先一愣,这正是我接下去要问的问题,他既然提出来了,我便接过来问:“这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