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教育   48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第二轮新课改之前,苏教版教材将《认识方向》的内容分成二大块,分别是二年级上册用东、南、西、北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以及二年级下册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等方向并用方向词描述行走路线。而现在,此内容被合二为一,全部安排在二年级的下册。这一内容的教学一直是个老大难的问题,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思维障碍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分不清实际的4个主方向及其多样化的表达;二是搞不清实际方向与图上方向间的联系与区别,常常将图上方向当作实际方向;三是看图说物体间的相对方向还行,可看图后解答用  相似文献   
33.
如何建立“关爱与成功”的心理培育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家都熟悉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主持人崔永元。他在所写的一本书中多次描述了他对小学数学的恐惧心理。崔永元在其他方面的辉煌成就却始终没能掩盖他学习小学数学的失败阴影。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悲哀。如何医治数学学困生失落扭曲的心灵,帮助他们走出自卑恐惧的深渊,消除消极自卑的学习心态,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和热情,获得成功快乐的学习体验,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这正是小数课程改革研究的重点之一。近几年来,我们积极开展素质教育、人格教育和数学课程改革,结合省级课题“教师———心理医生”角色转换研究,我们重点研究了如何建立…  相似文献   
34.
所谓“三全参与”是指在教师主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班级学习的群体效应,使每个学生在每堂课上都做到三个参与,即“全感参与、全程参与、全员参与”,使每个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用所有的感官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个性发展的生理空间、  相似文献   
35.
冯桂群 《江西教育》2007,(10):39-40
【教学内窖】课标实验教材《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 [教学过程] 一、共同探究 认识几时几分 1认识5时20分。  相似文献   
36.
除法竖式的“长相”比较特别,计算步骤比较多,学生理解算理不易,掌握算法更难。借助拟人化的方法让除法竖式变成一座有趣的“工厂”,借助分一分、画一画等直观操作使算理一目了然,借助比划、横式、口诀、儿歌等多元表征使算法呼之即出,借助由易到难的分层练习让计算模型真正内化,将有助于学生在亲身体验、探究、运用中逐步建构出除、乘、减的计算模型,从而促进他们有效培育数感、运算能力、模型意识等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7.
正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颁布与实施,数学建模思想已日渐被广大一线教师所熟知与接受。按广义理解,一切数学概念、数学理论体系、数学公式、方程式和算法系统都可称为数学模型。数学模型一般分为三类:概念型数学模型、方法型数学模型(如各种方程、公式、运算法则等)、结构型数学模型[1]。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是否可以帮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同时建构相应的算法模型、进而巧妙地渗透模型思想、发展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呢?答案是肯定的。下面就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二、  相似文献   
38.
参与数学新课改实践的教师,要扎根课改实践,通过“做”、“坐”、“作”的实际行动,进行反思性实践,发展自己的实践性智慧,实现富有创意的教育人生.  相似文献   
39.
拉弗德教授认为,思维是一个“想象---物质”的混合体,不仅仅出现在大脑中,也通过并呈现为言语、身体、姿势、符号和工具的协调。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除了画图、列表、列式、表述等思维表征方式外,引导学生借助线条、符号或文字进行的“标注”活动,同样是学生参与符号化过程和认知建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样会对内隐数学思维活动的直观可视化和具体流程化的表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样可以使学生的思维从内隐到外显、从无形到有形、由模糊到清晰、由局部到整体、从无序到有序、从有意识加工到自动化加工,从而优化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升数学理解力和思考力。下面就以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数学教学为例,谈谈这方面的教学实践,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40.
教学内容:现代小学数学第六册第81页的智力游戏:重叠问题. 教学目的: 1.理解重叠的意义,知道重叠问题的基本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