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490篇
科学研究   248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69篇
综合类   10篇
信息传播   6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2篇
  1953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61.
隐藏的地震     
大地震不仅可以发生在切割地表的断层上,而且也发生在褶皱地体之下的“盲”断层上。  相似文献   
62.
等待胜利     
阿拉斯加湾将会复原,但是复原速速度不会太快。今年3月24日凌晨,埃克森公司的瓦尔德兹号油轮运载着120万桶原油驶向公海,在威廉王子湾的暗礁上搁浅,而阿拉斯加湾从那时起要从生态恶梦中恢复过来得花多长时间呢?该地区的动植物是否能够恢复其原有面貌呢?  相似文献   
63.
传统的古生物学观点认为,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介于10千米到14千米之间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在今天称之为犹卡坦(Yucatan)半岛的地方,造成了恐龙的消失。当前多数科学家认为,这次撞击造成的直径约为145千米的希克苏鲁伯(Chicxulub)陨石坑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KT-extinction)的导火索。  相似文献   
64.
某些观点     
类星体和射电星系或许是同一类事物的两个侧面。在道教传说中,有下列故事,先哲老子说过:“二者本为一体,但它们诞生之后,有了不同的名称。”也许,这种神秘的观念能够应用到类星体和射电星系吧!初看起来,这两者是极不相像的。类星体是高度密集的物质,它们发射着大量的光与辐射能。射电星系则是哑铃状的结构,主要发射射频辐射,而且远较任何普通星系为大。  相似文献   
65.
证实石雕艺术品的真伪是异常困难的。尽管鉴别工作的费用直线上升,地质化学家仍被请来处理艺术历史和鉴赏家用肉眼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6.
“请用数学表述。”这句话概括了物理学界对W.霍金在今年7月大加宣扬的一项声明的回应。在那项声明中,他说已经解决了黑洞信息悖论——他自己于30年前揭示的一个意义深远的关于量子物理和引力之间的难题。尽管在17日都柏林的广义相对论会议上,他展示了新理论的框架,但是迄今还没有拿出基于基本推理过程的带有详细数学步骤的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67.
如今给大的公司打电话,最开始你可能是同一台电脑对话。直到现在,选种自动语音系统也只能串起已经录好的短语。想象一下那种机器的声音“您拨叫的号码是……5……5……5……1……2……1……2”不幸,这种僵硬的声音让人心里发冷。同时,因为这种系统不能脱离他们已经做好的短语,所以其能力很有限。  相似文献   
68.
将二氧化碳泵入地下,避免大气变暖,但可能要遇到几个关键性挑战。  相似文献   
69.
在电力出现以前,最初的计算机是机械的,那是150年前Charles Babbage发明的“微分机”,它能解决对数和三角函数问题。现在,先进的量子计算机可能要重走微分机的老路,它将用数排纳米尺度的小棒作为运动机件。  相似文献   
70.
最宽的宽带     
光纤已经成功地取代了大多数长途电话、有线电视公司及公用事业公司主干网络中的金属电缆,那么为什么不把光纤线路一直延伸到用户的家里去呢?这样做可能会消除所谓的“最后一英里”(1ast—mile)瓶颈问题——该瓶颈限制了用户访问因特网和使用其它服务。目前在“接入住宅”系统中,用户能以高达每秒1亿比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