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教育   65篇
各国文化   2篇
综合类   23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刘学智 《甘肃教育》2011,(17):64-64
关于“文化”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辞海对“文化”的解释是“文治和教化”;汉代刘向有“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之语,“文化”大致是与“武”相对的意思;还有人把“文”和“化”分开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82.
世纪之交中国哲学的发展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哲学、学术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关系;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科学的关系;三是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世界文化的关系。一方主导和多元并存将可能是未来中国哲学的基本格局。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与中国哲学的世界化、现代化发展统一起来,是中国哲学发展的可行的进路。在中西融通中通过吸收当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当代西方哲学,在世界文化的大背景下重建人的精神家园,是未来中国哲学的大致走向  相似文献   
83.
刘学智 《甘肃教育》2006,(7B):21-21
一、德育的基本要求和目的 德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体、全面发展的要求。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初步确立,各种社会思潮叠起,学生原本脆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就是通过一系列德育教育活动,把学生培养成品德高尚、知识丰富、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人格健全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84.
牛丽芳  刘学智 《考试》2009,(3):110-111
韩非术论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它对古代帝王巩固统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当今社会中,尤其对企业管理、决策和用人之道都有借鉴作用,同时由于其所处的历史环境,韩非术论不可避免的具有某些历史局限性,因此对于古代的思想文化应取其长避其短,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85.
商鞅吏治思想表现在选吏上废除世卿世禄制,以实际才能为用人标准;在治吏上主张以法治吏,刑不阿贵,用法律限制地方官吏的行为,对现代的依法行政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6.
关于司马迁的学术倾向,史家常习惯于把它归为历史上子学中的某一家如道家或儒家,而忽略了司马迁多次说过的欲“成一家之言”这一重要的立言宗旨。事实上,他在《史记》的字里行间也为此而努力实践着,尽力煅铸自己独到的史哲史识和学术见解。他也正是以此宗旨来“究天人之际”的  相似文献   
87.
佛典初入中土,先是经由西域僧人如安世高、支娄迦谶、支谦、竺法护、鸠摩罗什等人东行传法而得以广泛传播;再是由于我国僧人之西行求法而得以弘扬光大。前者对佛典在中国的传播固然起着先入为主的重要作用,但后  相似文献   
88.
“天人合一”有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双重意义.儒家的“天人合一”,其主流精神是指建立在道德心性论基础上的主、客未分的“天人一体”,而非以自然为本和表现为主、客分立关系模式的“天人和谐”.它所体现的主要是一种道德性命之学,其旨趣在于为人的生命存在确立形而上的根据.“一体”论与“形而下”的“和谐”论不仅有着明显的区别,且其分野亦标示着能否对中国哲学基本特征和其表征的哲学理路作出正确的把握.以“天人和谐”释解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是对儒家“天人合一”观念的一种误读.  相似文献   
89.
本调查研究主要从评估主体和客体的双重角度 ,根据理论研究的新成果 ,将专家的意见和态度编制成问卷 ,通过对实践工作者的态度调查反馈信息 ,确立评估标准的指示和权重。调查对象主要包括教育行政干部、教研员和中小学教师。课题组于1998年11月~12月 ,对全国部分城市(长春、吉林、沈阳、承德等城市)的教育实践工作者进行了问卷和访谈等形式的调查。主要了解调查对象对构成基础教育学校教学质量评估标准的三个维度 :教学条件标准、教学工作情况标准和教学效绩标准的态度看法。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 ,收回有效问卷160份 ,回收…  相似文献   
90.
立足区域实际,建立学业质量监测制度是规范地方教育监测行为,引导教育行政和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家长回归对学业质量本质认识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