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410篇
科学研究   77篇
体育   44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5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01.
教育部2013年12月公布的“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又被一些媒体称为考试招生“总纲”,它包含了从初中到博士生招生的整个考试招生系统的改革,其中有关高考的内容更为具体: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探索“减少考试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等改革。普通高校逐步推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加快推行职业院校分类招考和注册入学,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一些报考高职院校的学生可不参加高考,学校依据其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职业倾向性测试成绩录取。  相似文献   
602.
《马达加斯加3》上映后,字幕翻译中是否该加入流行语的问题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本文在比较另一部多处用到流行语而备受好评的卡通电影《里约大冒险》基础上,提出流行语的运用符合卡通片的观众群体需求和影片基调,但是使用的时候必须要有限度,要考虑影片中的情景语境,并且选择为大众普遍接受的隐喻型流行语,才能被观众接受,为影片增色。  相似文献   
603.
信息技术已经完成了全方位渗透,无论是在经济社会发展领域还是在教育教学领域,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在现代教学思潮的影响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可以给课堂带来新鲜感和活力,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在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营造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进行认知构建、突破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提升级多维训练等,这样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了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604.
王霞  郭超 《唐山学院学报》2021,34(2):97-102
中国古代廉政思想起源于春秋时期,战国时期"廉"的含义由锋利、严峻扩展到俭素、清廉、公正等。为适应中央集权强化的需要,廉政思想中刻廉、刚正的一面逐步被弱化,转而以廉谨、廉洁等道德修养与政治伦理为统治阶层所接受并推行。廉政政治伦理的实现路径可以称之为垂范式履行和推予式渐进。战国后期,法家认识到施行廉政除了要发扬德性,还要不断完善制度设置、严明律法,这是先秦廉政思想建设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605.
606.
在中国高校招生考试史上,1977年恢复高考是最重要的事件。1979年高考也有时间固定、政审放宽等新举措。新三级大学生的文化水平、基本素质和所作所为,体现出恢复高考的意义和价值。新三级大学生总数95万多人,构成了中国历史上极度精英教育群体。79级大学生多数为应届高中毕业生且年龄较小,但也有不少与77、78级大学生相同的特征,有着共同或近似的精神特质,因此被视为同一个大的教育群体。国家和社会给予新三级大学生巨大的机会,他们肩负国家的重托与人民的期望,负有为国效劳、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后来,新三级大学生也没有辜负国家和人民的期待,报效国家的愿望和意识也特别强烈。已经逐步淡出的新三级大学生群体,被深刻地打上恢复高考的时代烙印,与改革开放密切相关,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  相似文献   
607.
准考证作为考生参加高考的唯一凭证,是高考制度的一个实物缩影。本文依据准考证上的关键信息,旁及相关的一手档案文献资料,从高考科目、高考时间、高考日期三个维度对70年高考制度的变迁展开探讨。70年来,保证人才质量和减轻学生负担是高考科目改革的核心要义,从分科考试走向选科考试体现了兼顾二者的不懈探索。高考时间从逐步增加走向科学合理,但由于高考时间缺少明文规定,1978年至1979年部分省份曾出现高考时间可以延长的特殊情况。“文革”前高考的开考日期变动不居,恢复高考之后则表现出较为稳定的态势。高考科目调整属于高考内容改革,触及高考改革的核心领域,牵涉面、覆盖面比较大,在改革中往往会呈现反复和曲折的特点。而像高考时间、高考日期等规范性改革属于高考形式改革,主要起规范和约束作用,呈现逐渐走向稳定和合理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