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4篇
科学研究   1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基于1995~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以人均专利授权数衡量创新水平,通过构建工具变量回归模型,从全国和地区两个尺度考察了创新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全国尺度上,创新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先缩小后扩大,呈U型关系,拐点值为专利授权数等于5.884件/万人;在地区尺度上,创新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表现为线性特征。在西部地区,创新对城乡收入差距有缩小作用,在东部地区,则表现为扩大作用。  相似文献   
22.
深化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优化实验教学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宗旨,进一步深化改革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在以合成实验为主线的主体教学体系的前提下,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采用先进的合成方法和手段,增加有机实验的先进性、趣味性和研究性,并逐步在实验教学中实施绿色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23.
刘淑 《考试周刊》2011,(47):126-127
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我经常面对英语基础差、对英语缺乏兴趣和信心的学困生,甚至听到上英语课,就想逃之夭夭,特别讨厌学英语的学生。看到这些学生自卑恐惧的神情,一股强烈的责任感驱使我想方设法去帮助他们。那么,在英语学习中该如何去帮助学困生呢?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愉悦的状态下,往往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记忆力增强。  相似文献   
24.
高校基础教学实验室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本文对高校基础教学实验室现代人才培养问题作了浅要分析,指出观念更新、教学模式改变、实验室“全”开放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其现代人才培养的四大措施.  相似文献   
25.
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在病理教学中的应用,经一学期的实践,我们体会到PBL教学法的优点在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同时,它要求教师必须扩大知识面,尤其我们青年教师既要精通本专业的知识和发展前沿,又要加强相关科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因此,PBL教学法是一种教学相长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6.
世界上第一个设立的"绿色化学奖"--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Presidential Green ChemistryChallenge Awards,简称PGCCA),自从1995年由总统克林顿设立、1996年首次颁发以来,以其规模大、水平高、影响广而不断受到世人的瞩目。PGCCA共设立了变更合成路线奖、改进溶剂和反应条件奖、设计更安全化学品奖、小企业奖以及学术奖5个奖项。这些奖项为个人、团体和组织提供了一个机会,可以通过竞争总统奖来获取与清洁化学、绿色化学相关的基础性研究的支持。PGCCA自1996年以来每年奖励一次,吴玉龙和汪朝阳分别对1996-2002和2003年的获奖情况进行了总结和评述。  相似文献   
27.
28.
许军  刘淑娟  曾繁梅 《学会》2009,(6):50-50,59
<正>自2006年开始,中国科协、财政部每年拿出1亿元,在全国组织开展"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从2007年开始,山东省科协、省财政厅每年拿出500万元,配套实施"山东省科普惠农示范工程"。为促进科普惠农工程的裂变、放大效应,从2008年开始,市科协、市财政局参照国家和省里的做法,拿出专项资金15万元,配套实施"科普惠农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29.
<正>导语在即时通讯的时代,写信成了一件具有古典美感的事儿。一封封致信,字里行间是少年的纯真、青年的炽烈,而一封封回信,平平仄仄里,是长辈的殷切、国家的惦念。鸿雁往返之间,一纸轻盈的书信更化作内心沉甸甸的信念感,这信念,叫作“爱国”“奉献”“传承”“敬业”……书写者们把自己的无悔青春,寄与万里层云、千山暮雪。他们坚信——心有所信,方能致远!信寄给了远方,也寄给了更好的自己。  相似文献   
30.
<正>2022年倏忽而逝,在你我低头耕耘之时,新年的曙光已经悄然降临。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无数媒体人通过文字去回首过往,展望未来。让我们品读这些有力量的文字,把自己和心灵解封,到广阔的春光和未来中去!让我们一同沉淀素材,去蒸腾希望!吾虽古邦,其命维新!本刊在此与君共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