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教育   40篇
科学研究   5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提高教学效率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校企合作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和需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对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起着桥梁作用。为了使学生尽早地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更快更好的成为高素质的高等技术人才。校企合作是既切实可行的、又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22.
当前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中存在理论上人才培养定位模糊、实践上专业内涵建设脱节等问题,为切合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新要求,应积极构筑中、高职教育的"立交桥",加强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目标定位、课程与专业标准衔接、政策扶持、师资队伍、招生制度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从而不断健全和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真正培养适应区域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23.
高校工学结合教育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是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本文为实现校企合作办学,深化产学研结合,提出了针对"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组织与实施方案,对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的"定单式教育"的新型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4.
刘美荣 《教育与职业》2007,(32):152-153
成人教育大学英语一般注重阅读教学,而如何注重对听说技能的培养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文章从成人教育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入手,阐述了成人教育大学英语加强听说技能培养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若干途径.  相似文献   
25.
目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着厌学现象,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中职生心理素质不高是其厌学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主要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中职生产生厌学现象的原因和培养健康心理的对策。中职生厌学心理形成的原因首先,中职生存在自卑心理。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素质受高校扩招影响急剧下降,大多数学生没有一个初中毕业生所具备的知识水平,他们走入中职学校是出于无奈。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自卑心理常伴随他们。研究表明,自卑心强的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估价过低,办事缺乏信心,处处感到不如别人,无所作为,悲观失望,甚至对…  相似文献   
26.
论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原则和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教育要想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实践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搞好实践教学的关键是建立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基地。  相似文献   
27.
刘美荣  伍志辉 《教师》2008,(8):18-19
20世纪70至90年代初,大学英语听力课由于教学条件和教学资源有限,教学手段也相对原始,因而大多数教学都采用以教师为中心。近几年兴起的网络交互式学习方式,为听力教学提供了新的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对网络自主学习与传统教学这两种环境下的听力教学进行实验对比。研究证明:基于网络的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网络交互式自主学习环境的效果要优于传统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从而最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28.
从我国高职教育的目标和原则出发,使高职教育适应社会经济的需求,提出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中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几个方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新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探索和开创适合我国新形势下的高职教育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29.
青年职工是企业发展的生力军,是企业生产经营建设中重要力量,对青年职工培训,尤其是岗前培训,对国有企业发展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近年来,随着铁路新职青工人员的不断加入,如何让这些"新鲜血液"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和文化素质,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营管理知识,扎实提高本专业的工作能力,首先就要从搞好新职青工人员岗前培训开始,这是摆在职教部门需要认真思考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30.
文章为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企业管理专业教师指导学生深入校外实习基地,应用质量管理的统计工具,为企业生产车间对产品质量进行分析研究工作的探索,旨在帮助该企业引进质量管理统计工具,为质量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持,提高企业的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