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0篇
教育   92篇
科学研究   5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国外高等教育评估的趋同性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英国、日本、荷兰、韩国等发达国家都已建立了完善而各具特色的教育评估制度,而中国高等教育评估始于1985年,至今处于逐步建立和完善阶段,与起步较早的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借鉴国外高等教育评估的经验,对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2.
班级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的主力军,担负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任.开展班级德育工作有各种理论和模式,本研究借鉴整合理论,构建班级德育工作"三三"整合的新模式,试图解决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浅薄空疏的问题,以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3.
道教忏仪思想,是受到中国古代道德反思和神学礼拜传统的影响,以及在与佛教忏仪的相互借鉴中发展并成熟起来的。通过对比早期道教的礼忏仪式——《太平经》中的"首过"到《九幽忏》的忏仪思想发展,可以进一步认识道教忏仪中对罪、道德和欲望的思考,及其心理修行的某些内容,并对现代人心理调适和人格重塑仍然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34.
现行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问题及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现行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先后两次修订版CAJ-CDB/T1-2005、CAJ-CDB/T1-2006,提高了文后参考文献和注释的著录规范,但在古籍和档案、参考文献类型代码、正文中引文序号标注以及注释、文件、网站名称等问题的规定上,仍有相互矛盾或不足之处,亟待进一步完善。其中涉及参考文献体例和泣释体例的功能能否截然区分等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否另立规范,需深入探讨、慎重解决。  相似文献   
35.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对职业技术人才和劳动者素质要求得也越来越高,中职学校要在发展的大趋势中争得自身生存和壮大的空间,主要是看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否达到日益变化的就业市场对人  相似文献   
36.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的情况下,如何指导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一如何对不同层次的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房和指导,帮助学生处理好在学习、成才、择业、交友、生活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严峻课题。高等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学生素质的提高非常重要,应及早掌握大学生心理素质状况,早期发现心理问题,早期提供心理卫生保健服务,早期预防治疗。心理疾病。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37.
保持党员先进性,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把握好党员的先进性标准。准确把握党原先进行标准,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内在要求,是确保党原先进行教育真正取得实效,成为群众满意工程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8.
刘茗飞  蓝飞鹏  李强 《考试周刊》2011,(21):183-184
高职院校要利用自身特色,搭建由政府—行业—学校—企业四方资源整合的平台,完善高职院校社团活动的模式,使社团活动成为高职教育第一课堂的有力补充,培养学生的团队凝聚力、持续学习力、知识创新力、实践创业力等,以此更有效地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39.
和谐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核心要义之一。校园要充分发挥文化优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谓“大学”的精神,就体现在人与文化的和谐之美。因此,要从构建和谐的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特色文化入手,以和谐的理念建设校园文化,提升学校的品位。提升师生员工的素质,进而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40.
创新精神培养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精神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一些教育工作者却程度不同地陷入了对创新精神的误解中。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七个误区。误区之一:创新是高智商者的“专利”这种观点认为,只有极少数天才,即聪明绝顶、智商极高的人才具有创新能力。事实上,心理学研究表明,智力与创新能力之间并没有多大相关。创新就是“创造”和“出新”,想前人所未想,创前人所未创,在掌握前人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运用求异思维,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新理论,发现新方法,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潜在的心理能力,是教育、培养和实践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