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7篇
科学研究   23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概念与语词的关系问题,似乎是一目了然、众所皆知的,事实上却并非如此,特别是在自然语言中,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显得相当复杂,有时让人难以分清这二者的真面目.  相似文献   
42.
不论是知识的获得,还是知识的传授,都离不开逻辑。从逻辑的角度看,我国教育教学存在不少的问题:首先教育教学理论在逻辑上注意不够,其次在教育教学研究中不注意逻辑方法的应用,再次不重视逻辑的通识和素质教育、不重视教育教学逻辑性方法研究与运用。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从事或即将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和研究的人们,应多学一点逻辑学、多运用逻辑学。  相似文献   
43.
语言与逻辑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诗歌是语言的一种组织形式,在经典诗句中都表现出对于逻辑概念和逻辑推理的巧妙运用。本文对比了在诗歌的创作和教学过程中,是否运用逻辑思维方式的不同结果,得出诗歌与逻辑的关系是不可质疑的。  相似文献   
44.
胡锦涛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锦涛同志2000年以来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内容、主要阵地和实施原则等作了深刻阐述,对其进行梳理和总结,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5.
从“知识经济”和“素质教育”这两个概念的提出过程 ,可以看出二者的产生存在相同的时代背景高新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并在人的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知识不仅仅为了掌握 ,更是为了创造 (特别是创造知识 )。一方面知识经济对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和目标 ,素质教育为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必须力求形成素质教育产业 ,成为知识经济产业的基础性产业 ,另一方面 ,素质教育在知识经济发展中有关键的促进作用 ,要发展知识经济 ,必先发展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46.
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看,一方面,人的相对有闲具有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优势,另一方面,社会的相对有闲也具有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优势。在相对有闲的社会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相对有闲人的增多。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这一时期与其它社会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相对优势。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否认,当今世界整体处于相对有闲的社会时期就是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7.
命题“名辩逻辑衰落了”不能成立,其因在于:“名辩逻辑”乃近人界定,并非先秦已有,何以能够衰落?“名辩”与“逻辑”、“名辩逻辑”不是同义词,有“名辩”思潮衰落之实,而无“名辩逻辑”衰落之实,况且“名辩”的思维形式与思想方法一直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文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8.
本文以逻辑学为工具,探讨了中国传统数学的逻辑起点,以及中国传统数学理论和中国传统数学著作的逻辑过程,力求对中国传统数学有所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49.
素质,素质教育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0.
<正>中国古代哲学向来有注重人生问题的传统,使得中国古代人生哲学思想非常丰富,绚丽多姿,对人生的各个侧面和各个层次都有过不少有价值的见解,但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前,中国人生哲学范畴的一些基本问题实际上没有也不可能得到科学的回答和解决。一方面,无产阶级人生哲学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人生哲学,它是随着世界各国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人生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很明显,中国无产阶级所领导的,全体劳动人民参加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也为无产阶级人生哲学的丰富和发展提供深广的沃土。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是无产阶级人生观系统化、理论化的产物,这与无产阶级革命领袖们为这门科学的形成和发展所作出的突出贡献是分不开的,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刘少奇等的贡献尤为突出。对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的人生哲学思想的研究与探讨已相当深入,但遗憾的是,我国学术界对刘少奇的人生哲学思想的研究与探讨重视不够,这与刘少奇对无产阶级的人生哲学所作的巨大贡献是不相匹配的。刘少奇对无产阶级人生哲学的各个范畴都有精辟的论述,他的许多著作或文章都算得上是无产阶级人生哲学的典范之作,尤以他的《论人的阶级性》、《人为什么会犯错误》、《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等最耀无产阶级人生哲学之光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